实现弯道超车的不光是新能源车企,还有整条产业链

多年前国家的“弯道超车”战略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天看来该战略的效果已经初显成效。新能源汽车不光在国内市场实现了销售的倍数增长,还实现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而比亚迪更是在海外建立起了造车工厂。“中国造车”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以“新能源汽车”为战略基础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一次的弯道超车战略效果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制造”而是真正的“中国创造”了,说不定咱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崛起能堪比当年日本汽车制造业席卷全球的局面。


当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都是那些车的品牌和造成企业,有一些从传统车转型过来的传统车企也有很多造车新势力。这些聚光灯下的明星品牌和明企业其实只是国家“弯道超车”战略的一部分,这个战略中更令人振奋的还有那些明星造车企业背后的一整条产业链上的大小企业。这一次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这个高科技产品中我们已经看不到那些“卡脖子”的技术,车内几乎所有的核心部件的技术和知识产权都由咱们国家自己的产业链上的企业掌握着。

还记得上一代“中国制造”的一些印象: 中国造冰箱造空调,压缩机这个核心部件被“卡脖子”必须进口;中国造燃油车,发动机这个核心部件被“卡脖子”得进口;中国造电脑,最核心的芯片被“卡脖子”;中国造手机时,芯片依然被“卡脖子”。那时的中国制造似乎更像中国组装,因为那时我们能组装出产品,却没有核心产业链能供应核心部件。


这一次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战略,是否已经摆脱了“上一代中国制造”的组装者印象呢?我们可以看到电动新能源车的核心“三电”特别是动力电池我们国家已经培育又大又强的全球第一的电池厂家。

如果这样描述还不太令人信服的话,有个实际工作中的小案例能展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全球形象: 一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初创型新材料公司,为动力电池包提供安全防护材料。他们与一家法国老牌汽车公司进行合作时,法方作为老牌的主机厂居然主动接受我们的技术建议而改变他们的原始设计,因为在动力电池包安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上,我们已经领先了欧洲老牌豪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大量的落地产品实际验证都超过了欧洲老牌主机厂。我们团队有从传统汽车配件企业过来的人,他们感慨到以前与海外主机厂做生意是“低头哈腰,啥都被压一头”,没想到现在可以“以配件厂身份指导老外主机厂的工作了”,这种转变就是整个国家形象和行业形象的转变。咱们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在全球的形象就是“领先者”和“创造者”。


#11月财经新势力# #中国产业名片# #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弯道   新能源   产业链   老牌   中国   部件   核心   战略   国家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