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酸菜坛子


去过很多的地方,看过很多的风景,吃过很多的美食,但是让我最怀念的依然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让我最留恋的是妈妈那温暖的怀抱,最想念的是妈妈做的饭菜。想念妈妈腌的那些一坛坛子的酸菜,妈妈腌的酸菜可好吃了,那香、脆、酸、爽的味道,至今想起来依旧让人垂涎欲滴, 又酸又辣,又开胃又下饭,从小吃到大,可以说我是吃妈妈腌的酸菜长大的。


妈妈的酸菜坛子,放在老屋厨房的一面墙的下面,一排过去,大小七八个,排列得整整齐齐,那些围坛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洗礼,似乎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年年月月就那么静静的待在那,品味世间百态,尝尽人间烟火味。那些围坛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我家前后搬家几次,很多东西都丢失了,但是酸菜坛子却一个也没丢,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妈妈用她特有的本领,在坛子里腌出一坛坛酸香可口的酸菜,让我们度过了那些清苦而又快乐的童年。



妈妈的酸菜坛子,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里面都腌满了各样的酸菜。妈妈腌酸菜的手艺可好了,颜色黄澄澄的,味道又酸又辣,清脆可口。在妈妈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腌的。春天的芥菜,菜苔,大头菜,野竹笋,夏天的黄瓜,辣椒,豇豆,扁豆,藕带;秋天的萝卜秧子,生姜,葱头;冬天的白萝卜,大白菜,包菜,等等,很多很多,只要是能腌的菜妈妈都腌过。


在那些菜品单一的日子里,母亲的酸菜坛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味觉体验。我们姐弟仨小时候都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酸菜,每当妈妈打开酸菜坛子时,那种特殊的味道,让我们兴奋欢喜。看着妈妈捞出酸菜,然后冲洗干净,切好。再撒点葱花,用油炝一下,霎时间香味扑鼻,即刻让我们食欲大增,多吃几碗饭。小时候,觉得那些酸菜坛好神奇,可以从里面掏出各种各样的酸菜。每次吃饭,餐桌上总少不了一两盘酸菜,酸酸的,脆脆的,最开胃的下饭菜。妈妈腌的酸菜在那些岁月里就成了我们的美味佳肴,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


在那个年代里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零食吃,小时候,母亲的酸菜就是我们的零食。放学回家饿得急慌慌,书包一甩,伸手就揭开了坛盖,掏出来的腌菜散发出无比诱人的香味。那些个酸菜经过盐水的浸泡,时间的发酵,芬香异常,吃起来又酸又辣又香又甜,晚上饿了,就跑到厨房,捞半碗酸豇豆、酸萝卜,或者酸辣椒吃,吃得津津有味。有时还会跟着弟弟们抢着吃,妈妈的酸菜坛子装满了我们儿时的欢乐。



记忆中吃得最多的酸菜就是酸豇豆,酸萝卜,酸白菜了。这几样菜妈妈每次腌得是最多的,因为也是地里最好种,种得最多的菜,每次妈妈都是用大围坛腌,腌满几大坛。记得我们上初中时,这几种菜是我住校时的主菜。每个星期天下午,我就背着两大瓶妈妈炒好的酸豇豆或酸萝卜丁到学校住读,那是一个星期的下饭菜,因为只有这样的菜才能放得时间久一点。那时我们姐弟仨都在读初中,妈妈只有腌更多的酸菜才能够我们吃。


记得每到年前,趁着天气好,妈妈总得抽出一两天的时间来腌萝卜和白菜,寒冬腊月,河里的水冰冷刺骨,妈妈把从地里扯回的的白萝卜和绿油油的白菜挑到河里洗干净,再挑回来摆在门前的竹排上晒得半干 ,白萝卜还要切开晒,这样容易晒干,腌制时也更容易进盐。晒得半干的菜一颗一颗的码在早已清洗干净,哂够了太阳的围坛里,一层一层的码好,码一层,按压结实,再晒上盐,再码一层,再按,晒盐,直到装满坛子为止。看着腌好满满几大坛子的菜,妈妈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妈妈腌酸菜的的方法很简单,把要腌的菜洗净晒七成干,然后撒适量的盐揉搓上坛。就是简单的盐,有时加点白酒。其余什么也不放。但是妈妈腌的酸菜就是特好吃,特回味。


妈妈腌酸菜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很讲究。腌菜的坛子最好使用陶制,且气密性好的。肚大口小透气性要好,盖上坛盖再沿着坛沿倒上一圈水,就杂菌难入了。捞腌菜的手或筷子不能沾一点油腥,否则酸菜容易坏。坛沿里不能缺水水,妈妈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看看坛子少水没,水少了就加上。


小时候我们农村的蔬菜种类很少。所以妈妈的老围坛里除了家里种的菜外,还会出现酸野竹笋和酸藕带。


我最喜欢吃妈妈腌的野竹笋和藕带了。每到春雨时节,春雨绵绵,山上的野竹笋好像一夜就冒了出来,滋滋的往外长,这时妈妈就套上雨衣,穿上雨靴,去山上抽野竹子。每次都能抽到几大蛇皮袋,回到家,顾不得脱下湿透的衣服,就剥起了笋衣,笋衣剥完后,就放在一口大锅里煮熟透。煮熟后就捞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得半干,再码进坛子里,加些盐,倒一些之前泡辣椒留下来的酸辣水,盖上坛盖,过一段时间,打开盖子,一股特有的香味立刻就会逸出来,让人直咽口水。


到了初夏,小荷还没露尖尖角的时候,就可以去自家的藕塘里挖藕带了,春夏之交,度过休眠期的藕上冒出嫩茎,若是想吃嫩藕带,得趁这时候把还在泥里的嫩茎挖出来。回家清洗干净,沥干水份,然后用手折成一段段码进有辣椒水和生姜的坛子里,再加些盐,就可以盖好盖子等着它发酵了。那时候我家种了藕塘,妈妈每年都会腌一大坛子酸藕带,这是我们饭桌上再受欢迎的一道菜,经过炝炒后的酸藕带,一到饭桌上,都一抢而光。吃起来酸辣脆口,回味无穷,想在回想起来都咽口水。记得那时候,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就辍学跟着表姐去南方打工,远离家乡的我最想念的就是妈妈腌制的酸笋和酸藕带了。


现在想来,母亲会腌那么多可口的酸菜,还不是因为生活迫使她练就了那样的本领,她的愿望就是想让我们原本单调的餐桌上变得丰富一点,让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一点。母亲把她对一家人的爱,全部装进了大大小小的酸菜坛。


出来工作后,特别想吃妈妈腌的酸菜,在外面也吃过几次酸菜,大家都说好吃,但是我却觉得缺了什么味道,后来一回味,明白了,没有经过老坛酿造发酵,没有那种纯粹的酸爽味,没有时光的凝练,缺失岁月的厚重、香醇,所以就差点味。这是现代化工艺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时间必须一点点慢慢走,滋味必须一点点地发酵酿造,才能酿出馥郁、馨香的味道。


几十年过去了,清苦的日子早已绝尘而去,如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越来越丰盛。但是我和弟弟每次回家还是会嚷嚷着要吃酸菜,这时妈妈就会笑眯眯的从坛子里摸出一把把我们渴望已久的酸菜。妈妈的酸菜,都是妈妈的味道,是经年往事的味道。妈妈的酸菜坛子,是我们一生的挚爱,也是我们最为幸福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酸菜   坛子   春雨   妈妈   豇豆   腌菜   竹笋   吃得   萝卜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