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识」糖友出现手脚怕冷、麻痛需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杨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近几年常常双下肢怕冷,大夏天也要穿秋裤。两个月前开始出现手痛、脚痛,走路不稳,就医后得知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近天气转冷,她两脚发冷疼痛,于是冲了热水袋捂脚,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发现脚上被烫出了一个大水泡。后来医生告知,这也是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惹的祸。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后,病友们的手脚对温度感觉不敏感,常常会被烫伤,而且烫伤以后,伤口不容易长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大约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最大的问题在于血糖控制不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约2个糖尿病患者中就会有1个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周围神经病变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常见原因,因此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病因:血糖控制不佳是核心

糖尿病确诊后10年内,高达60%-90%的患者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而吸烟、年龄超过40岁或者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更高。它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高血糖引起的代谢紊乱是发病的核心,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微血管病变,组织缺氧缺血,神经得不到相应的血液供应和营养,最终导致神经损伤。

症状:手脚疼痛、感觉异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隐袭起病,逐渐加重,30%~40% 的病人有神经病变但无症状。如有症状,主要为四肢末端(手、脚)的疼痛和感觉异常。
大部分患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表现多样,如烧灼样、针刺样、电击样、撕裂样疼痛或者蚁行感,并且多为夜间疼痛加重,同时可能伴有痛觉过敏,譬如穿袜子、穿鞋子或盖被子时,因接触皮肤而感到异常剧痛或针刺感等。
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感觉异常,表现包括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病人不能感觉到鞋子是否过紧,浴盆内水温过热还是过冷。
几种症状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以单一症状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可表现为明显的疼痛、麻木、肌无力和肌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针对个体、多学科联合,效果更好

一旦发生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延缓其进展,使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率降低60%,截肢发生率降低8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三大主要方面:血糖控制、病因治疗和疼痛管理。而积极严格地控制高血糖并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和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最重要措施。目前,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的指南和建议并没有提供一个统一的共识,国内外的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代谢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
从目前治疗现状来看,药物治疗虽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但很难从本质上缓解病人的症状。除了传统方法之外,微创介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医患的视野。包括颈/腰交感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脊髓电刺激调控治疗、外周神经减压术等,通过改变神经系统信号传递、干扰神经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疼痛介质产生与释放、扩张血管和改善局部血供、阻断疼痛的传导等从而达到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发冷、缓解麻木等症状。尤其对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最明显,手术精准安全,并发症少。

预防:控制血糖、戒烟限酒、足部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不可怕,早期预防是关键。要想远离此病,要严格遵守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延缓神经病变的进展;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烟草中的物质会导致血糖、血压升高,降低药物的疗效;

加强足部护理:选择软皮皮鞋、布鞋和透气性良好的运动鞋;选择棉质品的袜子,避免袜口过紧;洗脚水温要适宜;足部易干裂时,可用润肤霜均匀涂擦等;

定期进行筛查及评估:建议所有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和已诊断1型糖尿病5年以上的患者,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或伴随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应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

作者:林福清 王纪鹰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疼痛科

审核:马 柯 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周围神经   糖尿病   并发症   血糖   手脚   糖尿病患者   症状   足部   患者   疼痛   神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