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盐更好?味精致癌?大蒜防癌?这些调味品,劝你别乱吃

说起做菜,调味品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物品。不过,如今的调味品品类五花八门,吃法各有讲究,关于它们的传言更是层出不穷……那些说法究竟孰真孰假,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好好探讨一下~

很多人为了控制血压,保护血管,会尽可能地选择低钠盐。

一般低钠盐中的钠只有普通食盐的60% 70%,且一般会添加10%-35%的氯化钾。钠少了、钾多了,很多人觉得就等于能降压了,还保护心血管。

的确,对于钠盐摄入过多人群,低钠盐在控制血压或者预防高血压方面是有一定好处的——钠和钾都是人体必需的电解质,钠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而钾能够促进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对维持心血管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另外,BMJ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相当于减少了11%。

但肾功能受损的人,本就不能及时将钾有效排出体外,易造成高血钾,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律异常、心衰竭等情况。所以相对来说选择普通盐更好。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而有传言称:“谷氨酸钠加热到120度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具有一定的致癌性”。

但实际上,焦谷氨酸钠只会让味精失去鲜味,且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其致癌性,也不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的四类致癌物名单中。

鸡精:升级版的味精

至于鸡精,其实是味精的升级版——在味精的基础上添加了盐、糖、淀粉、糊精等成分,或者鸡肉粉、鸡骨粉、鸡蛋提取物等。

因此,鸡精和味精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选择食用哪一种,看个人需求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做菜时若同时放入食盐、味精等调味料,很容易导致钠含量超标。因而平时添加味精后要减少食盐的用量。

另外,鸡精中含有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摄入。

皮肤的颜色取决于家族的遗传或是黑色素的多少,身体里黑色素越多,人的皮肤就会越黑。

酱油尽管呈褐色,但是进入人体肠道后经过消化,会形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而且,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酱油也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也不起任何作用。

因此,吃酱油并不会使皮肤变黑。

酿造陈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里面含有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而从养生角度来说,又有以下三个优点:

①食醋具有抑制有害菌的作用。研究证明:食醋对常见的致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②食醋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烹饪时加点醋,可以抑制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对减肥人士也非常有益。

③食醋有保持营养的作用。比如:做土豆丝时加点食醋,可以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吃醋有一定的好处,但没有强大到能“软化血管”。而且若吃太多,还会对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可能得不偿失。

在一些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表明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和含硒化合物对防癌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尤其是一些胃肠道恶性肿瘤,比如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因而很多人不仅做菜吃,还经常生吃。

但是也有很多研究反驳这些观点,认为上述实验存在漏洞。且有专家指出,有防癌成分并不代表可以直接预防癌症。

而且蒜里面活跃的成分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处理方法失效。所以并不建议大家通过大量食用大蒜来预防癌症。

注意:很多人做菜时,有用大蒜炝锅的习惯,但此过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对身体有害,所以最好尽量避免。

来源:养生大国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钠盐   味精   大蒜   食醋   黑色素   食盐   心血管   酱油   调味品   皮肤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