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

作者 袁爱华

随着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更新换代,使用短信的人越来越少,短信逐渐被一种叫微信的新生网络载体所代替。有了微信,有了微信朋友圈,继而又有了微信好友群。通过使用微信,我感触颇多,合理使用微信,方便交流,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好处多多,如果使用不当,会给自己招惹是非,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起初,使用微信出于好奇,好玩,加上自身对别人缺少防范意识,时不时会在字里行间暴露个人行踪,经常遇到一些人和事不由在朋友圈发表个人观点或感悟,当初,不以为然,觉得微信是一种很好的记录,使用时间一长,发现微信不仅是新媒体时代的一个传播载体,还是一个自我宣传的窗口。

 以前,身边总有人说我喜欢在朋友圈发表说说,不知道保护个人隐私,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一些使用方法,我变了,却发现曾经说我的人开始在朋友圈晒照片,晒游记,晒美食,晒衣服,每天打开微信,就会被不同的信息内容包围,想删除好友吧,有点纠结,因为毕竟加了好友,再把人家删除,这好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举动会让人心里不舒服。不删除吧!微信通信录里还有一种人,虽说认识,多少年都不曾见上一面,更没机会交往,我在想:我干嘛被无谓的人覆盖干扰着?想到这里,于是,我果断删除了一些所谓的好友微信。有的是不再看彼此朋友圈动态,有的几乎跟不存在一般,有的还当面质问过我:“你怎么把我微信删除了,我没得罪你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不伤和气,我每次总会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借口,目的只有一条不伤对方颜面,彼此不尴尬。

 

手机屏幕

因为使用朋友圈,因为爱写生活感悟,我莫名其妙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卖过,仅我知道的就有三起,三件事竟然都是跟书画圈有关,一次是我写的专访文章,因为空间开放,莫名被好友转载给对方看,看后,我并不知道,等我把电话打给被访人要求他看文章时,对方称,在我打电话之前,已经有人把我空间文章转载给他看过了,我当时还纳闷:谁这么好心?大致是被访人怕我追究吧!本来要刊登的文章,被讨好他的人转载后,再无下文。事后,我这个宣传人不仅一幅作品没得到,竟落下被访者的怨声载道,对方不仅不领情,还说我文章写的太实在,不知道掩盖事实,不知道如何美化他,不会吹嘘他,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也不再主动跟这个不知好歹、不知感恩的老画家联系了。

 第二次被人出卖,还是因为采访,夏日的一个上午,我按约定去省文联采访一个书法家,采访当日因有朋友打电话,我为了做到实事求是,我就把采访书法家的视频片断发至微信朋友圈,几日后,并没发现异常,文章写好,按被访者要求,我把文章电子版传至他的学生那里,由他的学生代交他本人阅览,这本来很正常的事,因为赶时间,要做第二册《中原名人访谈录》,于是,我就打电话催促对方,问:“某老师,我为您写的专访文章您看过没?”谁知道对方在电话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不是在微信里说了我什么坏话?这些天好几个朋友在我面前提到你!”闻讯,我当时一头雾水,问:“我们之间没有互加微信,你又不使用微信,您是怎么知道我在微信中发表的内容?”他理直气壮地说:“这你别管,有好几个朋友告诉我。”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消除误会,我把当日发表的微信说说转给他看,我就是纳闷这好事者添油加醋说了我什么让当事人如此误会我!于是,我反问他:我既然要宣传你,能说你什么坏话?事后,我要求找传话人当面对质,见状,他再无下文,这件事不了了之。

 事后,倒是有两个认识我,也认识他的人给我先后打过电话询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我表示了自己对此事的观点和看法,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搬弄是非的人有一种心理是见不得别人好,唯恐天下不乱,但凡有点头脑的人,对这个传播是非的人都应该一笑了之,有点内涵的人都不会再把这件事再传到我的耳朵里。”

 第三次,是因为有位书画圈的老师,建议我有空去采访一下文联一位书画家,几经预约未能谋面,未做他的采访,事情过去很多天了,这件事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淡忘,忽然有一日傍晚,有个陌生女人打来电话客气地跟我说了一番话,意思是她老公最近确实展览多,公务繁忙,让我谅解。还说毕竟刚上任,火候不到,这个时候是出业绩的时候,宣传的事以后再说,希望我能理解。我也表示支持他们的想法了。晚上,临睡前,我就在朋友圈写下了当时的感悟,我记得我当时微信说说里有一句话大致是这么说的:“这女人,真是的,我又不是跟她抢老公,说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话干什么,我又不认识她老公,我也没见上他的面,她担忧什么呢?”谁知道,这句话刚发表不到20分钟,刚才那个自称书画家爱人的女同志一个劲给我打电话,发信息要求我把刚才发表的微信朋友圈说说赶快删除掉,我当时由于正在洗澡,未接她电话,于是,手机又响了,一看电话我知道是介绍我去采访她老公的介绍人打来的,我走进卧室,打开手机,接了电话,说明了原因,在通电话的过程中我知道我要采访的那个人及其家属都不是我的微信好友,我们也不曾谋面,可以说不认识,我纳闷的是:他们从哪里能看到我的朋友圈信息?明显是被人出卖,据说还不是一个人。通过这三件事,我对微信朋友圈有了一丝敬畏,我对所谓的微信好友有了新的认识,有的人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看似当面有说有笑,背后捅刀的小人无处不在啊!这些人喜欢坐山观虎斗,喜欢搬弄是非,喜欢走关系,不然做这些无聊的举动,动机何在?

 通过一系列微信事件发生后,我改变了发微信朋友圈的习惯,尽管每天还会被成群的朋友圈干扰,我把自认为是朋友的人组建到一个群里,小范围交流,至少,出了问题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发现,我是太天真,太透明,太无知了,有的人不过是出于礼节上的寒喧,其实,生活中,所谓的数字朋友,酒肉朋友随处可见,真心的朋友,可以交心的,同频互动的朋友可谓:寥寥无几。

 成立微信群以来,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好友,我每天把光顾微信群,发表自己的见闻和说说当成了一种工作,更确切地说是养成了一种习惯。也许是我一个人,沉默太久的缘故?孤单到无处倾诉的地步?不管别人心中的我是什么样,不管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很长一段时间我处于一种状态:自言自语,我行我素地行使着我惯有的特权。看到一篇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就想马上与人分享,听到一首不错的歌曲也会分享给大家,每天早上我第一个给大家发出问候,晚上,还自作多情地跟大家道声:晚安,好梦之类的祝福。以前还有一些群友时不时敷衍或互动一下,久之,随着群友的更新,来来往往,群里从以前的信息不断变得逐渐安静了起来。在我心里感觉,群友已然成为名存实亡的僵尸,好像这里只有一个我是动态存在的,很多群友只是认识或是交往过,印象不错,可是,进了群,好像他们都是日理万机,就我一个人无所事事一般。其实,他们也不完全了解我的动态,有时候我是干活累了,或写文章结束,玩微信,时不时迸发一些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但是人与人毕竟不同,感悟自然不同,有人认为我这是在抱怨生活,发泄私愤,把微信群当成一种攻击他人的武器。听到有群友这样说,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转念一想,只能理解万岁!我干嘛要让每个人去了解我的内心?我干嘛非要别人去认可我?我活着又不是活给谁看的,我不过是在做真实的自己而已。也许我这个状态在某些人眼里就是白痴。

 因通讯录里的好友来自不同的行业,为了交流方便,我分别成立了七个微信群,使用微信以来,成立最早的微信群是《谈天说地》,我把这个群当成工作之余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接着成立了《豫商在线》、《女人花》《文艺园》《生活节拍》《人在旅途》《自留地》,我也被不少朋友邀请到他们的群里去过,但是,待了几天,我就待不下去了,因为每天都是无聊的陌生人在说着不咸不淡的话,于是,我选择了默默退出。搬至新居后,我被物业方群主邀请进了一个有五百多人的业主群里,每天被不认识的群友干扰着,前期全是家装方面的广告,待了三天后,我选择退出了。通过进别人的群,我不由想到自己的群,我想到我的群友,大多数人都是处于潜水状态,群里有这些人其实不过是个名单和数字,有的人不退群,不过是碍于面子,我想他们大致是怕以后再见面会尴尬吧!所以,选择沉默。

沉默有以下几种:1.表示此人成熟有内涵。2.沉默是金,以静制动。3.表示本人公务繁忙,有可能不在微信。4.因为不熟悉,所以,最好不说话为妙。因为古有俗语:“祸从口出”。不说话,就不会犯错。5.潜水也是一种常态,群友你看我,我看你,有群友在群里喜欢谁,看谁顺眼私下添加,私下聊,私会,这是微信群友惯用的伎俩,不管以何种方式认识,总之,认识了。也有的微友在群里认识后,自己再成立一个群,把投缘的群友再邀请到自己群里。这里呢,保留位置,一是不断信息,二是还可以认识新朋友。三是几乎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挂着或多或少的微信群,不多你这一个。

 有的群友表面见了又说又笑,其实每个人愿意走进群的初衷却不尽相同,有的人喜欢面上做事,有的人是面上做人,背后做事。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有的人生活中是一个样,走进群后说话是另一番景象。有的人比较会做人,在熟人面前一个样,在陌生人面前又是另一个模样。估计是想在众群友心中留个好印象吧!不像我,生活中什么样,群里还是什么样,不管不顾,不考虑别人感受,我行我素惯了,自作主张,我感觉自己活得很真实,我内心很轻松,很纯净,也不想知道现实中我在别人眼里究竟是什么模样,什么印象,我感觉这好像对我不是很重要。其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缺少的是自我约束能力。我一直以为大家都是老熟人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管别人内心到底对我是个什么评价,所以,什么心里话都想分享给别人听,我天真的以为,走进一个群,真的就是一家人,其实,现实生活告诉我,人心叵测,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处世态度不同,喜好不同,审美不同,太多的不同之处,我拿什么让别人认可?我怎能勉强获得别人的苟同?我又如何做到对每个人苟同?不现实。

 通过使用微信,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是个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活得太过透明,我甚至能想象得出有时候我在说心里话的时候,群友正在背后骂我的模样,想过他们不屑一顾的表情,想过他们嘴角扬起的冷笑,甚至想过把那些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恃清高的人全都踢出去,但是,理智告诉我:不可以这么做,这是一种极其不成熟的表现。于是,几经纠结,我还是坚持没这样做,实在对某个群友不想再伪装时,我会选择分流或是把他踢出我的视线,这样大家就像互不相识一般。毕竟生活中的每个人各有各的朋友圈,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这样以来,互不干扰,各自心安。

 通过使用微信,通过不同的方式沟通交流,我发现了自身诸多不足,通过使用微信,让我再次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看清了朋友,明白了何为生活?通过近期的冷静,沉淀,我坐下来静心思考,梳理自己的思绪,我深刻反思自己,从之前的随时随地在群里发表说说到最后的沉默不语,从之前的没心没肺到现今对所谓的微信有了新的定义,其实,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和事上去,经过深思熟虑,我毅然取消了四个群,退出了几个群,我把跟自己生活没有交集的人悄悄删除,把部分家人和微友精简到三个群里,继而告诫自己:远离干扰自己的人和事。

 写下这篇感悟后,相信我会有所改变,摒弃之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回归现实,还原本真,做表里如一的自己,合理使用网络,合理使用微信,把它当成一种通信工具来用,相信,我的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朋友圈   干扰   沉默   采访   老公   好友   电话   喜欢   朋友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