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5):江城浮影终有别,黄鹤已去换新颜

#头条创作挑战赛#

荆楚大地的美丽风光和文化古迹让人流连忘返,而短暂的国庆假期也最终快要走到尽头,从万里长江两坝水利枢纽重地宜昌到历史文化古城襄阳再到汽车之城十堰,祖国大好河山我也仅仅是浅尝辄止的匆匆“足迹”。挥别武当山,我也踏上我的回程之旅,不可避免的我将重返省会江城武汉,从这里出发,准备好我的回乡之路。

作为调整后荆楚大地之行的最后一站,留给我在江城的时间也只剩下短短的一天,而持续了整整三天的冷风冷雨终于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有所停歇。作为华中第一大城市,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万里长江穿城而过,哺育了江城两岸一千多万人民;中国近代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曾在这块土地上创办了多处救国实业,但终究没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大清王朝,当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中华文明的历史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如果想要全方位深入地了解武汉这座城市,可能你花上一个星期都还不够。人生第一次的江城之旅,我把这宝贵的时间留给了武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建筑——黄鹤楼,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在诗人的笔下熠熠生辉,名扬四海;“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太白与好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下的依依惜别;“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是崔颢寻访黄鹤楼见鹤去楼空的些许怅惘。


黄鹤楼最早的历史要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23年,孙权修筑夏口城,于城西南角黄鹄矶建军事楼一座,用于瞭望守戍,即最早的黄鹤楼。在经历了将近1800年的历史岁月,这座饱经风霜、富含传奇色彩的中国名楼经历了损毁、坍塌、重修等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在1985完成重建,这便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全貌,如今的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也成为了武汉市绝对的地标性建筑!
如今的黄鹤楼所在地已经修建为了黄鹤楼公园,供武汉当地人民以及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当我们从景区的大门进去,便一路向前,走在蛇山的脊背之上,向着心心念念的黄鹤楼走去。十来分钟的步行路程,这座在我学生时代记忆中的名楼从课本里“飞”了出来,真真切切地站在我的面前,抬眼望去,这通体的金黄,颇具皇家气派,巍峨高耸立于蛇山之巅!


重建后的黄鹤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高51.4米,人是可以登上去的。在黄鹤楼前匆匆忙忙的拍照留影之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我们的登顶之路。一层、两层,我们跟随着不算太拥挤的人群,沿着登顶路线一步一步向上,当我们最终登上最高的第五层,俯瞰江城全貌,尽收眼底。
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处,极目而望,不远处便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这座在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的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放眼望去,长江之滨则是高楼林立,一座现代化的超大新城在黄鹤楼的脚下拔地而起。新的武汉,新的气息,黄河楼的历史沧桑,则牢牢刻在了这座城市里!

当川流不息的车辆在长江大桥上飞驰,这天堑变通途的丰功伟绩已经迈过了65个春夏秋冬;穿越时空的画面,我顺着太白先生的视线眺望远方的江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份豪迈之情,经典永在!

荆楚大地之行最终在黄鹤楼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我也用光影记录下这一次珍贵的旅行。封存在记忆中的山河名川、楼台高阁也许会在某个时候被打开,那光影世界里的我,证明我曾经去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武汉长江大桥   黄鹤   长江大桥   太白   黄鹤楼   长江   全貌   地标   武汉   大地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