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要恢复、重建?那个深藏在记忆深处的供销社又要回来了?

其实供销社一直都在,从未离开过,也包括在记忆中。只是那群经常去买东西的人不去了,它不过也是逐渐凋零了罢了。

作为79年出生的“70后”,只要看到供销社这个词,我脑子里就会立马浮现出家乡供销社的景象:长长的一排大瓦房,房前好几排高高的台阶,房后一排高大的杨树,挺拔粗壮,直插天空,远远的看去,在晴朗的天空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

这是我儿时在家乡见过的最好的房子,处处透出严肃、威严的气息,就如不苟言笑的干部一样。以至于我每当来到这排房子的台阶前,都胆怯徘徊不敢上前。

进门后迎面横着一条很长的玻璃柜台,又宽又高,擦得干干净净,里面分好几层,都放满了商品。这样的柜台有好几条,中间隔开的位置是通道,可以去到后院。红砖铺的地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抬眼望去满眼都是各种新东西,地上、柜台里、墙上到处都是。还有一股奇特的新东西的味道,没错,新东西是有味道的,这个味道一直在我脑子里,经多年不散。

最近,一则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报道,在网上火了,也成功地激起了我很多的回忆。

已经进城打工多年的我,自父母离世后,已多年没有回过家了,兄弟姐妹们就如烟花一样四散各方,家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供销社是家乡留下的为数不多的清晰记忆之一。

那时我们买东西就说去合作社,买东西的地方就叫合作社,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说买东西的地方还叫合作社,直到我进城打工多年才改过来。

那时候要买东西只能去供销社,东西齐全,几乎所有农村的用品都能买得到,除了生活用品之外还有农资农具、五金等,不但能买东西,也能卖东西,粮食、烟叶都收。

家乡的供销社设在隔壁村,是在村外的一条大路旁,这条大路是我们外出去乡里、县里唯一的道路。我家离得也不远,我经常跟着大人去,出村后沿着河边的一条土路步行两公里左右就到了。

一排瓦房的最右边几间是卖生活用品的,油盐酱醋、衣服鞋帽、布匹针线、点心糖果等等,当然没有买菜的,因为我们都是自己地里种菜。这里去得很少,往往是过年前才会来。过年前我跟在父亲后面来买布做新衣服,买日历、鞭炮、红纸、黄纸。过年后要买成包的点心,让我带着走亲戚。这些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可父亲已去世14年了。

中间几间房子是卖五金、农具的,大扫把、铁锹、木掀、叉子、耙子、铁钉铁锤、煤油……,我记得来这里最多的是买煤油,家里有好几个煤油灯,就是那种用装药的玻璃瓶自己做的煤油灯。其他的东西很少买,大件的工具都是父亲自己或者找人做的,最多会买铁钉锤子。这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进门扑面而来的一股煤油味,那时我觉得这个煤油味很好闻。

最左边的是卖农资的,化肥、农药、种子……,进门一股化肥味夹杂着农药味扑来,刚进来时熏得睁不开眼。这里最常来,记忆里这里什么种子都有,除了粮食种子外,还有各种蔬菜的种子,蔬菜种子买的得最多,粮食种子都是父亲自己留的。父亲喜欢买各种新品种的蔬菜种子,那些蔬菜种子用小塑料袋装着,外面印着彩色的图片,在那时可谓包装精美,我觉得很是好看,明明都是一样的菜,为啥比我们地里种的要好看啊。我常常因为在回去的路上,看这些袋子上的图片入迷而跟不上父亲,被父亲在远处一喊,抬头一看,父亲已走很远了,我赶紧跑起来跟上。

通过柜台间的通道可以去到后院,那里是仓库、办公和住宿的地方,很少有人能进去,父亲有几个熟人,所以我也经常进去。我跟在父亲身后,穿过柜台间的通道,再下了台阶,就进入了供销社的后院了。

那是个很大的院子,还有三排一样的大瓦房,犹如四合院一样组成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院子中间全是水泥地!没错,是一整块的水泥地!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面积的水泥地。每一排大瓦房前面都是一排高高的大杨树,门前有几个带水泥池子的压井,这可是新鲜事物,我也是第一次见,我们家里可是要去河边的井里挑水的。

记忆里那个院子里很繁忙,我经常见到装满化肥的大货车在卸货,还有拉粮食的大货车在装货,要是赶上收烟叶的时候,这里更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父亲进来和人说话,我就在院里到处看,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上班的人都是我们眼里的头面人物,白衬衣、黑裤子、黑皮鞋,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忙忙碌碌的,每个房间都有人忙,有一个房间里噼里啪啦的算盘声音传出好远。

这里也是很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很多拖家带口的,还有很多的小孩,房间门口一垛一垛的煤球也是我没见过的。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菜原来也可以买的,因为我们都是地里种的。这里的一切,和我的所见所闻那么的不一样。

多年过去,买东西的地方越来越多,我们村子里慢慢地也出现了几个小卖部,东西一样,离得近价格还便宜,尤其是我外出上学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了。但是父亲宁愿多跑路,还是去那里买东西。但是农资方面供销社还是无可替代的,后来我听说供销社被人承包了。

多年后我坐车路过,看见当年供销社还是以前的样子,还在营业,只是显得破败了。不管如何破败,看到供销社,我就想起当年我跟在父亲身后,来买东西的情景,不禁眼睛湿润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供销社   水泥地   煤油   瓦房   柜台   种子   家乡   深处   父亲   多年   记忆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