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的家乡,到底还有多少隐藏的绝世美景

第二次去理塘了

很多人开玩笑地问我是不是又去看丁真,我想说根本就不存在“又”,上次去也不是为了看他,这次就更不可能了。虽然说确实是因为丁真才注意到了理塘,但丁真和理塘之间,并不能划等号。之所以再次前往,也是因为上一次的旅程,让我被这座隐世的天空之城惊艳,了解到了理塘不止有丁真,还有小巧精致的藏文化窗口仁康古街、原汁原味的千户藏寨、摄人心魄的格聂雪山、沁人心脾的高山湖泊,和唯美浪漫的草原花海。

所以,才有了这第二次的旅程。

这一次又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季节不一样——关于理塘的气候,有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理塘一年到头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是的,因为海拔的原因,理塘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冬季,六月飞雪是常态。只有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一个月的时间是最温暖的时候,最高温度在20度左右,是真正的避暑天堂。去年的那次理塘之行我选择了人少的冬季,而这一次,我选择在最美的季节和理塘相遇,看到的,自然是更惊艳的风景!

游玩方式也不一样——因为季节不一样,游玩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不一样。冬季的理塘寒冷干燥,几乎不能在户外长时间活动,所以很难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夏季的理塘舒适如春,许多大型活动如赛马都在这个时候举行;而第二次去到理塘的我,几乎已经成了半个理塘人,当地的牧民朋友争相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带我们去骑马看风景。这也让这次的旅行成为一趟全景沉浸式的旅行~

沉浸式的旅行,从入住下则通村的温泉酒店开始,就一次次地给我们惊喜~

距离我去年来理塘才过了短短的一年时间,但村子里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游客的持续增多,现在家家户户都修建了现代化的民宿,村子的规模也因此扩大了许多。而我们入住的温泉酒店无论是从设计感还是硬件设施上都达到了精品民宿的标准,也能提供24小时热水,这真的是巨大的惊喜。要知道去年我入住村口另一家小木屋酒店时还未能通水,今年也解决了用水的问题。不得不感慨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之大~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担心过度开发游客暴增等各种负面的问题。然而理塘又一次给了我们惊喜——或许是因为海拔、距离等原因,即使正处旅游旺季的理塘,也并没有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而距离县城还要三个小时地下则通村,则显得更加宁静。网红打卡地格聂之眼,一眼望去,也只有寥寥数十人,这让我对理塘的爱又多了几分——景美人少设施好就是完美的旅行目的地啊~

那一天的阳光无比灿烂,圣洁的格聂雪山骄傲地矗立在远方,“眼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我们开心地在草地上奔跑、跳跃,一切都美好得像童话。

格聂之眼玩完后我们本打算回酒店泡温泉,结果在半路被一位则巴村村民达哇的截胡,说则巴村的风景更美,离格聂雪山更近,还给我看了他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确实离雪山更近。丁真也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则巴村的风景很美。于是我们当机立断决定前往则巴村,与格聂雪山近距离接触~

很快,路上的风景就告诉我这个临时的决定无比正确。车窗外不时掠过的是宛如瑞士般的美景,群山之中有宛若玉带般蜿蜒的河流,翠绿的高山草甸上点缀着色彩斑斓的野花,经过一个个转弯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之后,格聂雪山的南坡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达哇果然没有骗我,丁真也没有骗我,南坡几乎整个被冰雪覆盖,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发出耀眼的圣光!达哇将车停在了一片平坦的草地上,这里是村民们耍坝子的地方,也是山下的最佳观景点。在这里看格聂雪山,感觉就不是“遥望”了,而是触手可及。雪线之上,冰川的形态非常清晰,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冰舌。四下无人,我们开始激动得欢呼、尖叫、疯狂拍照。正当我们激动得不知所措时,达哇提醒我们,这里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我们的目的地在山上,需要等几个村民过来骑摩托车带我们上去。那里离冰川更近,风景也更美丽。疯狂的我们这才恢复了理智,在草地上静静地等待村民朋友们的到来。

没过多久,村民朋友就陆续到来。我们将交通工具从汽车换成了村民的野摩托,开始朝着格聂雪山进发!

摩托车在山间小路上飞速前行,我们刚刚平静的心再次激动起来。上山的路是根本不能称之为“路”的羊肠小道,遍布着石块和土坑,稍有不慎就会翻下悬崖。这也让这次的雪山之行变得更加惊险刺激!虽然还没上山就经历了爆胎,虽然一路颠簸一路吃土一路担惊受怕,但是在漫山花海中朝着雪山行进的感觉真的太激动人心了!!!


远远地,我们望见了一颗颇有意境的树,树的后面,就是如壁纸般美丽的山坡和雄伟的冰川!此刻的我们,已经被眼前的美景惊艳到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按动着快门,想记录下这摄人心魄的美!

高原的风从耳旁吹过,却并不寒冷。我看了看手机,这里的海拔有4200米。遥望远方,大朵的白云漂浮在碧蓝如洗的天空,阳光倾泻而下洒在我们身上,不断地为我们注入欢乐。我和最爱的闺蜜在一起,看着最美的风景,这一刻,我们仿佛拥有了世间的一切美好~

后来发生的事,就是沉浸过后,我们的兴奋值又一次到达了巅峰。在海拔4200米的雪山下,开心得和村民们跳起了舞;下山的路上又偶遇了骑马的则巴村民,看着他们骑马的矫健身姿和兄弟间的欢声笑语,我们也按捺不住翻身骑上了马背。我激动得唱起了藏歌,对着格聂雪山大声地喊出了“阿秋拉尕”(藏语我爱你)!虽然在下山的路上我不幸翻车了,还受了轻伤,但这也无法阻挡我们溢出来的欢乐啊!

有了第一次高原摩托的经历之后,我们的心就开始膨胀了。我和闺蜜说,轻伤不下火线,海拔不下四千是我们以后出行的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决定再次坐摩托车上山,和村民们一起去挖松茸,当一回真正的“村民”!

在草原花海牛群中穿行了许久,终于到了山顶上一片低矮密集的树林里。我们这才知道,挖松茸的环境是如此的艰苦,全程只能弯腰低头在树下不停地翻找。话说这昂贵的松茸还真是不好找,其它普通的菌菇都生长在地面很是显眼,我们还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黄色蘑菇,唯独松茸特别难找,因为松茸一般都是埋在土里的,颜色也和土色差不多,没有特别的眼力还真的找不到。而今年由于雨水少,就更是难上加难。一位大叔带着我们找了小半天,也只找到了两个 。

经过了这小半天的劳作之后,我们真心理解了松茸为什么那么贵,也深切体会到了村民们的不易。

劳作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晃眼已经快到中午,我们要返程回理塘县城了。此刻光线正好,斑驳的树影投射在我们身上,如油画般美丽。我们抓住机会,用相机记录了这美好的时刻。


在理塘的最后一日,我们住到了甲洼镇的康岭咖娘民宿。用闺蜜的话来说,我们住到了此行最好的酒店,遇到了最温暖的一家人。

甲洼镇的益西弟弟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我们去他家品尝了阿妈亲手做的藏式家常饭,我们也见到了这温馨有爱的一家人。奶奶年事已高,行动不大方便。益西一直贴着奶奶的耳朵轻言细语,呵护有加,场面温馨到让人嫉妒。

离甲洼镇不远的山谷里,有一座遗世独立的藏式碉楼。饭后我们提出想去碉楼看看,然而因为是临时决定,益西一时找不到人骑摩托带我们去。益西说他家里有一辆大马力的电瓶车,如果我们愿意,可以自己骑车去。这话瞬间又点燃了我们躁动的心——自己骑车在山野间穿行无异于把我们这次旅行的惊险刺激程度推上了新台阶!于是我们断然决定自己骑车去。

这一路在无人的河谷里穿行,摩托车不时地要淌水而行。我们一路尖叫一路欢笑,欢声笑语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路过的牦牛和藏马鸡似乎都在向我们点头微笑。我知道,他们也在羡慕我们,能抛开一切俗世的烦恼,来到这世外桃源享受美景,放空自己~

返程的时候我们都十分不舍,和益西家人一一道别,约定了来年夏天再见。本以为,我们这趟旅程就要在不舍中结束了,没有想到却因为我无心的一句话,让我们的这趟旅程再次掀起了高潮!

返程的那天益西阿爸开车送我们去亚丁机场,出发前我随口说了一句想近距离拍一下塔黄,阿爸很认真地记下了,说他知道有个地方拍塔黄很好,到时候会停车让我们下去拍照。

过了海拔将近4700米的兔儿山之后,阿爸将车停在了一处高地。远远望去,有不少塔黄矗立在草地上,像是一片“塔黄林”。我们兴奋地跑入塔黄深处,蹲下来和塔黄近距离合影。塔黄是一种高原植物,只生长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石滩及湿地。以前虽然也在高原见到过塔黄,但是都没机会近距离接触,更没有见过如此大规模的“塔黄林”!更别说在塔黄林深处,还有旖旎的湿地风光和大片的野花,这让我们不得不感慨,理塘真的是个宝藏之地!


离开的这一刻终究是到来了。此刻车内响起了一首熟悉的旋律,天后在歌中深情地唱到——如果全世界我都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我看着窗外惊心动魄的美景,回想着这几日遇到的人和事,嘴角浮上了一丝微笑——这世界如此美丽,有如此多的善意,我为什么要放弃?

值得珍惜的,是相遇。理塘值得,人间更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理塘   冰川   阿爸   近距离   海拔   雪山   村民   美景   冬季   家乡   风景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