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辞去高薪办农场

乡村旅游 书写村美民富新画卷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久在樊笼的你,是否也想趁秋高气爽之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研学采摘游、生态休闲游、田园民宿游、红色文化游……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农业产业和生态资源潜力,乡村旅游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为乡村振兴赋能。

一条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个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一处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旅游书写着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人物故事

“80后”农场主的“掘金”密码

金秋时节,建安区桂村乡五福农场瓜果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农耕活动与休闲农业、传统农业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等,形成了以旅强农、以农促旅、文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大学毕业生辞去高薪办农场

五福农场位于建安区桂村乡桂东村东北方向,距离许昌市区大约20公里。“十一假期期间,我们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节’,不少游客结伴来到我们农场采摘、游玩。”五福农场负责人罗千贺告诉记者,该农场种植有水果番茄、水果玉米、黄瓜、哈密瓜、葡萄等多种农作物,九月、十月陆续进入采摘期。

罗千贺是一名“80后”,老家在平顶山市郏县,拥有本科学历的他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2013年,罗千贺辞去高薪工作,应桂村乡邀请到桂东村创业,和两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五福农场。

五福农场对接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果树研究所等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引进省农科院优质果木品种,确保瓜果品质好、口感好,致力打造绿色种植基地。优质的农产品给游客带来了更好的采摘体验,借助我市发展乡村旅游这一契机,农场聚拢了人气,渐渐形成了一条颇受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线路。

经过多年辛苦经营,该农场荣获了“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许昌市十大农产品品牌”等荣誉称号,罗千贺被评为“许昌市十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采摘游”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五福农场采用“公司+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该农场走休闲、观光、采摘发展路线,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充满乐趣的休闲胜地。同时,发展中小学生学习实践基地,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我们农场大棚内的产品主要以番茄、彩虹西瓜、哈密瓜为主,大棚外种植了10亩黄桃,10亩葡萄,10亩李子、杏。”罗千贺说,为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农场还与许昌耘禾农业有限公司、保民家庭农场合作,分别种植了400亩水果玉米、200亩黑玉米,每亩收益均能达到3000元左右。

2021年春季,五福农场举办了“第一届乡村旅游节”,以赏油菜花为主题,游客在赏花的同时可以采摘小番茄、草莓,浓郁的乡村风情吸引了五六万名游客,线上直播更是引来了100多万人“围观”。

“下一步,我们农场将围绕‘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配合建安区‘西部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规划,努力把农场打造成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基地,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务工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罗千贺说,他计划带动周边40户群众种植2000亩黑玉米,由农场提供种子技术,负责产品回收销售,预计每亩收益在3000元左右。

该农场还计划打造网络直播间,邀请网红前来直播带货,带动桂村乡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同时,打造休闲餐饮区、儿童游乐区、玉米迷宫、向日葵迷宫、油菜花迷宫等项目,丰富客户采摘旅游活动内容,增加乐趣。

乡村旅游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五福农场只是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为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推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我市从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思路,探索形成了古镇古村型、特色民宿型、休闲观光型、健康养生型、农耕民俗型、红色记忆型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向个性化、精致化、主题化方向发展,形成多点支撑和全域延伸的发展格局。

襄城县雷洞村、禹州市张家庄村、大木厂村、盛田农业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禹州大鸿寨景区运营总经理桂千红被评为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禹州市张家庄村支部书记张春生被评为2021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27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个园区被评为省级休闲观光园区,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家民宿被评为河南省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已成为许昌旅游的新名片、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数说成就

我市结合城乡发展布局、生态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梳理形成了传统村落型、民宿引领型、节庆活动带动型、农耕文化体验型、特色运动体验型等10余种乡村旅游发展类型;策划推出张家庄槐花节、闵庄杏花节、首山油菜花节等30多个乡村节庆活动;打造1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涵盖50余个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点,将乡村非遗美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线路的参与性和文化内涵大幅提升。

坚持把乡村旅游、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探索形成独具特色“旅游企业带村,节庆活动带村、旅游合作社+农户”的“两带一加”旅游扶贫模式,辐射带动贫困人员4000余人,促进农民创业就业1万余人。让乡村旅游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优势更加突出,价值日益凸显。

专家点评 乡村旅游创造 美好生活方式

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郑泰森在谈及许昌的乡村旅游时表示,许昌的乡村旅游为市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方式,为农民创造了新的生产和增收方式。“瓷都”神垕古镇更是为全省古镇游树立了标杆。

许昌以襄城县雷洞村为代表的生活体验游,以禹州市槐树湾村、玩花台村为代表的乡村文创游,以建安区乐佳生活美学农场为代表的农场体验游……诸多旅游发展类型,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乡村旅游书写了一幅幅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记者 毛迎 通讯员 何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禹州市   农场   建安   许昌   河南省   大学毕业生   我市   乡村   高薪   游客   特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