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白鹤瀑、白鹤寺和金溪

钱国丹

白鹤瀑发源于乐清城西郊的丹霞山。从崖顶突奔而出的瀑水呈人字形向两边飞驰,颇似白鹤展翅。也有人称白鹤瀑为“双瀑”的。到了半腰,双瀑合二为一,变得慓悍粗壮,然后如矫龙一头扎进深潭。潭里漩险流急,潭旁石矶平洁。潭旁建有“观瀑亭”,供游客休息坐赏。峭壁上有“双瀑飞泉”及“双瀑赋”等摩崖石刻。

宋乐清状元王十朋曾作《双瀑赋》,其中有“飞泉汹涌,怒流湍激。喷烟雾于苍岚,吼龙蛇于大泽”句。历代文人学士来乐清,鹤瀑是必游之处,也留下不少诗篇。

白鹤寺坐落在丹霞山的怀抱里,离鹤瀑不到200米。东晋有个叫张藨(字子雁,号文君)的乐清人,隐居在丹霞山里修道炼丹。他家祖宅后面有茂林修竹,环境雅致,空气清新。相传王羲之曾慕名前去拜访,忙着炼丹的张藨不想见客,将丹药掷入溪中,自己则躲进了竹林。因为张藨倒药入溪,至今鹤瀑下面的溪石上金星闪烁,此溪故名“金溪”。张廌抚弄过的竹子,做成笙簧箫笛,吹奏起来乐音悠扬,堪比天籁。

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张藨将祖宅和田产全卖掉,筹资兴建了白鹤寺。寺成之日,张藨骑鹿遁入竹林,从此再无踪影。就因为张藨的倾力作为,乐清才有这历史最悠久的、和杭州灵隐、宁波天童寺齐名的白鹤古刹。

北宋时,白鹤寺高僧信南觐见仁宗皇帝,仁宗问他来自何地,又是何人?信南回答:“臣僧所居,乃王子晋吹箫之地,张文君入竹之乡。”仁宗当即明白,说:“是必温州之乐清僧也。”宋人焦千之有诗作写乐清和白鹤寺:“曾是文君宅,幽深锁翠岑。涧松迷白鹤,溪石隐黄金。丹灶今犹在,箫峰尚可寻。予来不能厌,谁共听清音。”

白鹤寺是个庞大的建筑群,那高大的山门,黄墙黛瓦;各个殿宇,飞檐翘角。前殿,后殿,偏殿,后面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的殿宇,皆雕梁画栋,各类菩萨宝像庄严。大雄宝殿面阔5间,通面宽18米,通进深14.2米,白石台基高1.10米,我从上面跳下去都十分困难。

寺后配数十间方丈楼,供有些名头的大和尚居住;还有几间非常宽大的二层僧房和客舍,住的是数百众僧和男女香客。

1939年,乐清县创办第一所国立中学。当时正是抗战期间,烽火连天,哀鸿遍野,经费自然短缺。白鹤寺就被借用为校舍。

形势好转之后,乐清中学就越发地师资雄厚,学风严谨了。迄今为止,乐清中学还是乐清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

我的大舅曾是乐清中学教师。我7岁那年家里遭受变故,母亲把身为长女的我寄养在大舅家。那是我第一次走这个宫殿般的古刹。有人把我带到由僧房隔成的宿舍群,我大舅家就在西边的第一间。

走进陌生的小屋,我想起临出门时母亲的嘱咐:大舅家虽好,你也是寄人篱下,凡事要识相点,干活要主动点。我眼窝热热的就想哭,怕舅舅舅妈看见,就趴在大舅家的西窗将脸向外。

那是秋天的枯水期,鹤瀑没了春天那种咆哮气势,倒像是温柔的游龙在婀娜,像琴瑟在弹唱,我的心绪就好了点。晚饭后,舅妈催我早早睡觉。我关上西窗,水声越发小了。我上了舅妈替我准备好的一张小床,听着水流的催眠曲,一会儿就安然入睡了。

白鹤寺的用水很特别,全是用一劈两边、去掉竹节的毛竹爿一支一支从墙外的山泉里接龙过来的,这水是用来烧水做饭的。物件脏了,基本上都是拿到山门外的金溪里去洗汰。在舅舅家,我必须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的碗筷,自己的衣服,不能麻烦舅妈洗。金溪畔的阿姨们洗汰衣物的方式很奇怪。他们把不打肥皂的床单平铺在溪水下的卵石上,用两块大卵石压住上头,自己扭头就走了。我看着溪水从被单上潺潺流过,被单在水下活泼泼地弹跳着,半个时辰后主人回来,拿着冲洗得干干净净的被单拧干,再绑在溪桥的石栏杆上晾晒。

我没有她们的本事,我也没有肥皂。我把在卵石上搓洗好的衣服拿回校园随便晾晒。

一学期结束我回到家里,母亲翻看我的小包袱,欣喜地说,衣服、毛巾洗得比我都洁净啊,有长进了!她不知道,那全是金溪水的功劳呢。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金溪   白鹤   竹林   乐清   飞泉   进深   大舅   卵石   被单   舅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