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话》|中国产业坐标:珠峰上的5G

10月29日,央视《对话》栏目播出“中国产业坐标”节目。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作为主嘉宾,为大家介绍了“中国高度”——位于海拔6500米珠峰前进营的5G基站。


今天,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珠峰上的5G基站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国移动如何运用包括5G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珠峰上的5G


在6500米珠峰前进营地,有座中国的5G基站,这是全球最高的基站。



这座5G基站,于2020年4月建成投产,基站所发射的信号可以覆盖到8848米的珠峰峰顶,在建成的三年时间里,支撑了珠峰高程测量、珠峰科考、央视直播等各项重大活动。最近一次服务是在今年4月份,支持了珠峰科考高程测量。


杨杰表示,“高寒高海拔地区对设备有特殊的要求,从整个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到运行维护都比在一般地区的基站更加复杂,也更加艰难。”


狂风、高寒、高海拔……自然条件恶劣,维护成本高,种种困难之下,依然没有阻止中国移动将5G信号覆盖世界之巅。


因为国家有需要,人民有需求。


正是因为珠峰测量、科考、登山运动等项目需要有网络的参与,中国移动才有求必应,克服困难在珠峰上建设5G。


夯实新基建,提速数字经济


这十年来,中国移动投入近2万亿元进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已建设590万个基站,覆盖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全国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9%;光纤宽带已经覆盖6亿家庭。


其中5G基站达110万个,中国移动的5G基站北至黑龙江漠河,南至海南三沙,高至6500米珠峰前进营地,低至地下900米煤矿,高山、海洋、雪山、草地……都有中国移动5G基站的存在。


从2003年中国移动第一次在珠峰建设基站;2007年珠峰6500米基站建成,使得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珠峰燃起的画面顺利传递到世界各地;到2013年在珠峰大本营开通移动4G网络,再到如今5G上珠峰,正是通信技术发展的缩影。


杨杰指出,“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再到5G领跑,现如今,我国在通信方面从标准、技术、产业、应用等各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建设好中国信息的高速路、打通信息大动脉,提升通信产业的连接能力,对于整个产业的拉动和辐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数字经济也起到了提速作用。


作为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引领者,中国移动坚定不移建设高质量网络,致力于让信息服务惠及国计民生。


转型发展,赋能社会经济


杨杰在采访中提到,中国移动的定位是“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要做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主力军。最关键是三个转变。一是业务发展从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变;二是业务市场由To C向“CHBN(个人移动、家庭、政企、新业务)”全向发力,融合发展转变;三是发展方式由过去的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中国移动正系统建设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以“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发力两个“新型”,运用包括5G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自2021年起,中国移动与宁德时代在5G+智能工厂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建设一张覆盖福建、江苏等6省、9市、43个工厂的5G企业专网,可以在生产、管理、运营、销售服务过程使得工厂的生产更加柔性化、精准化。


通过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通设备控制的各个环节,员工只需要一台平板电脑就能对一台大型设备进行实时的精准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利用5G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可以对设备进行实时的8K高清视频采集、AI质量检测、闭环控制,提升产品一致性,对宁德时代智能安全、智能质量和智能工艺等智能生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5G商用三年来,已经融入国民经济的22个主要行业,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移动5G应用场景有14000多个,除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还在智慧港口、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移动与招商局合作,打造了深圳妈湾港的智慧港口。传统的港口总是有很多龙门吊,所有机器、车辆都要靠人来操作,不可避免会产生疲劳问题、安全问题、效率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对这里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目前,妈湾港已经全面实现智能化,龙门吊上不再有工作人员,大家都撤到了后台,一个人可以同时控制4台机器,人员节省75%,效率提升30%以上,安全提升50%以上,碳排量减少90%以上。



还有蕾丝布料的生产,也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注智赋能,在高清摄像头、机器视觉、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这些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下,实现无人化,工厂质检效率和效益均提高30%以上。


在中国移动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5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5G应用不断走深向实,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种种案例不断证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推动了产业智能发展与绿色发展的融合升级。


正如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所说:“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仅是单纯的基础性技术,是一个信息大动脉,还是一个聚合性的技术,跟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可以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让算力成为社会级的服务


算力建设方面,中国移动落实全国8个算力枢纽节点建设要求,优化“4+3+X”数据中心布局,打造全国20毫秒、省域5毫秒左右、地市1毫秒的三级算力时延圈;推进移动云“N+31+X”建设,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近60万台。


杨杰强调,算力也是生产力,所有的应用背后都是算力在支撑。例如,过去游戏公司需要买很多服务器、存储器,还要买开发软件,请开发人员进行游戏开发。现在前面的步骤一概不需要,只需要直接请几个开发人员,依托中国移动提供的算力和能力进行游戏开发,可能3-5天就开发好了,很快就可以通过网络让游戏上市了。


杨杰谈到,电力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基础设施,但我们在用电的时候不用关心它是水电、核电、火电,也不用关心这个电厂是在哪个地方,只要通过电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电力。算力网络要像电网一样,使算力成为社会级的服务,即取即用,非常方便快捷。


那算力网络与数据中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杨杰谈到,现在各个数据中心相互是没有关系的,数据中心的算力只能在当地使用,而算力网络能灵活调用不同数据中心之间的算力。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进东数西算,也要基于算力网络才能够实现,通过这样一个有机的系统,实现东数西算、东数西存、东数西训。


在信息文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算力时代,算力和网络的融合,将带来广阔空间、无限可能。中国移动开创性打造了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多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算力网络,达成“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愿景。



杨杰提出,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能量和信息是驱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两条主线。信息在整个信息文明时代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所以中国移动推出了一个公式,就是C= [E+I+F(E I)]。C是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 是求和,表明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能量信息的一种累积积淀。E就是能量,表明人类获取应用能量。I是信息,当然这个信息是广义的信息。E I表示能量信息的融合创新,加上函数F,表明了它的多样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杨杰谈到,中国移动下一个坐标,或者说使命,就是如何让这个F(E I)能够做得更好,能够使得能量信息融合得更好,能够让信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基于这些考虑,中国移动想把整个的能量信息,包括今后的着力点,努力的方向,用这个公式呈现出来,求解这个F函数,让它有无限可能性,让它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珠峰   中国   宁德   基站   信息技术   坐标   中国移动   能量   央视   智能   产业   网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