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3大证据扯下美芯“遮羞布”,外媒:中企正在说再见

在全球芯片领域,美企优势明显。以移动Soc芯片举例,高通就是该领域的王者,几乎所有的国内手机厂商都在使用高通的芯片。但芯片市场的平衡和宁静,却因为老美对华为的断芯而打破了。

在美修改了芯片禁令后,华为无法通过外购的方式获得5G芯片,自研的麒麟芯片也没法被制造,这就让华为彻底陷入无芯可用的绝境。然而,硬币是有两面的,华为无法外购芯片,上游的芯片供应商以及芯片代工企业都会受到影响,美芯片企业首当其冲。

还是以高通为例,在无法自由向中企供货后,高通方面承认,每年的损失高达80亿美元。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3大证据彻底扯下了美芯的“遮羞布”,正如外媒所言,中企正在释放不好的信号,要跟美芯说再见了。

证据一:高通不再是唯一选择,国产芯片“站”起来了

熟悉数码圈的小伙伴应该注意到了,国内高端旗舰机不再以高通芯为先,联发科的芯片已经获得了手机厂商和市场消费者的认可。且就市场份额数据显示,联发科已经连续好几个季度反超高通,稳居全球第一,高通正在失去“霸主”地位,高通芯片不再是唯一选择,国产芯片“站”起来了。

证据二:国内手机厂商“抱团”取暖

在芯片规则被修改后,国内手机厂商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国内手机厂商加大了对国内芯片企业的扶持,比如联发科,越来越多的国产旗舰机开始搭载天玑芯片。另一方面,国内手机厂商也加大科技研发,开始布局芯片产业,并且加入自研芯片的队伍。

除了华为之外,其他友商也很给力,在自研芯片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小米自研的澎湃系列芯片,目前已经有了4款。ov也推出了自研的马里亚纳X芯片。

证据三:美芯片企业遭遇“寒气”

在美修改芯片规则,搅乱了全球芯片市场的发展后,美企也损失惨重。不少美芯片企业都遇到了“寒气”,且直言“离不开中国市场”。高通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英特尔为了节流也砍掉了130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而英伟达、AMD等企业的市值也出现了严重下滑。

很显然,老美阻止中国科技的计划落空了,扶持本土芯片企业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相当可笑。

在老美的鞭策下,中国科技企业加快了自研,且多元化发展,正由于我们手里的筹码不多,也没啥可输的。而畏手畏脚的美芯企业则发展受阻,且中企的“去美化”给了它们很大的压力。一旦中企实现了芯片自给自足,美芯就没机会了。

“造不如买”的观念已经被淘汰了,中企也已经醒悟,事实证明,如果美企还想像几十年前利用科技霸权阻止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最后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证据   华为   遮羞布   寒气   中国   手机厂商   芯片   损失   国内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