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断芯反效果出现,美软件巨头宣布决定,外媒:大势已定


自从华为断芯事件以来,EUV光刻机等核心制造设备材料就成了国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该类设备复杂且昂贵,以至于有不少网友表示,只要我们突破了荷兰ASML对EUV光刻机的垄断,就能实现高端芯片的国产化。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很显然,并不是。芯片是一项庞大的产业,光刻机只是芯片制造环节的其中一项,相比之下,我国在芯片架构领域的薄弱似乎更让人为之担忧。

作为芯片产业最上游的环节,芯片架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架构授权,就不会有接下来的设计、制造以及封测和商用。

全球最主流的架构有两款,分别是ARM和英特尔的X86,X86主要应用于PC端和服务器领域,而ARM则在移动终端一家独大,华为、中芯国际等大部分国产芯片厂商,之前采用的都是ARM的架构技术。

然而,随着老美多次修改规则,这两款主流架构如今已逐渐对华为等高科技中企关上了“大门”。但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对华为等中企断供将会出现“反效果”,促使中企加快自给自足的步伐。

果然,在老美关上主流架构“大门”的同时,中企依靠自己的努力,又在架构市场打开了“一扇窗”,而“这扇窗”所指的就是RISC-V架构。

相比X86和ARM,RISC-V虽然起步较晚,生态体系不够成熟,但它却拥有着开源、免费、简洁、兼容性强等诸多优势。更关键的是,在RISC-V架构的14个高级会员其中,有11家都是中企,基本不用担心会被“卡脖子”。

也正是因此,倪光南院士多次发出呼吁,希望国内企业能够适当聚焦RISC-V架构,为国产芯片的发展创造新机遇。

好消息是,在近两年时间里,中科院、阿里、华为等国内机构企业,纷纷开始加大在RISC-V赛道的投资布局,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中科院基于RISC-V架构打造了纯国产的“香上”处理器,阿里以RISC-V为基础,不仅推出了领跑业内的倚天710芯片,而且还发布了全球首款高性能平台“无剑600”。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RISC-V架构的发展。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RISC-V架构更符合未来发展潮流,而且,以它目前的崛起速度,完全有机会打破X86和ARM的垄断地位,成长为全球第三款主流架构。对于正处爬坡阶段的国产芯片而言,这无疑是我们突破美芯封锁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

而就在近期,美软件巨头宣布的一项重磅决定,则再次证明了RISC-V架构如今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认可度。

据悉,谷歌已正式把阿里平头哥的RISC-V补丁纳入到了安卓系统的底层代码中。这意味着,未来安卓系统将会支持RISC-V芯片。

有谷歌这种体量的科技巨头加入,RISC-V架构的崛起速度必然会更进一步,而且,这也有利于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但需要强调的是,谷歌安卓系统在过去与ARM架构在移动终端市场一直都是高度绑定关系,在老美的唆使下,谷歌安卓更是很早就对华为实施了断供。那么问题来了,这家美软件巨头为何会突然向RISC-V架构抛出“橄榄枝”呢?

原因很清晰,虽然ARM现阶段的市场占有率更高,生态也更成熟,但RISC-V架构却更有发展潜力、上限也更高,如果谷歌不快速融入RISC-V架构体系,未来很有可能会在竞争中掉队。

因此,即便老美奉行着与我们技术脱钩的政策,谷歌实际上也并无意促进我国芯片产业的崛起,但考虑它自身的发展,也只能选择加入RISC-V阵营。

对此,有外媒表示,大势已定。中企在RISC-V架构市场的超前布局,已让他们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随着RISC-V架构的全面推进,美国在芯片上游环节实施的封锁也将彻底失效,最终受到损失的只会是以出口为主的美半导市场。

不过,美帝主义亡我之心未死,虽然我们在RISC-V架构领域实现了领先,但不到最后一刻,仍是不能大意。何况,国产芯片崛起的道路上,除了架构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短板需要弥补,距离赶超西方还有长的路要走。

我们不提倡无脑的吹捧或唱衰,只是希望国产芯片能继续努力,坚持自主化道路,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因为只有做到了“手中有粮”,才能不再受制于人。对此,那么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华为   巨头   光刻   阿里   大势   架构   芯片   环节   主流   效果   产业   市场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