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温暖欧洲 中国挽救欧洲?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欧洲面临巨大的能源危机,这让本就寒冷的冬天雪上加霜。由于天然气和电费太高,很多欧洲人转而使用传统的煤炭进行供暖,有的甚至在砍树劈柴为冬天做准备。然而缺少了俄罗斯的煤炭供应,欧洲只能从周边其他国家采购,不仅价格更贵还远远不够用。


不过,近段时间欧洲人却迎来了喜讯,因为有大批中国制造的电热毯、暖手宝、热水袋等产品出口到欧洲市场,瞬间被抢购一空。欧洲人的这个冬天可能需要中国的电热毯、秋裤来度过了。

01

中国制造走红欧洲

中国是“世界工厂”,大家常说:中国制造看家电,家电制造看广东,广东家电看佛山。根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6月至8月佛山向欧盟出口电热水器、电热毯、电暖器等供暖设备94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4%。


广东世联电器负责人告诉小编,欧洲客户对产品外观及能耗等方面要求较高,向欧洲推出的新产品在外观设计和元器件上都做了升级改造,可以说是量身定做的。

广东宏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前来咨询洽谈取暖设备的欧洲客户很多。”单价较低能耗较低的小型暖风机、电热毯等产品,最受欧洲客户的青睐。

万和电气等其他家电企业都针对欧洲实际需求,推出了各式新出的热水器、热泵、电壁炉等“暖产品”,产品品类琳琅满目。


受欢迎原因很简单,中国制造产品具有较高性价比优势。以热泵产品为例,欧洲人使用天然气取暖,在一间200m²房子,取暖费高达3000欧元左右,若改用热泵产品取暖,每月大约花费1500欧元,费用降低了一半。

02

扩充生产线,决战Q4

取暖设备的热销,让“热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站上了“风口”,中国制造再次扬名欧洲。为了在“风口”上抢占C位,同时也是根据相关机构研报测算:2025年欧洲市场热泵销量将达到500万台,市场规模预计达350亿欧元。家电巨头们纷纷下场布局,在现有产能及产品线进行升级扩产,为未来布局。


美的集团持续加大热泵产品的海外布局。据了解,美的旗下楼宇科技计划在意大利投资新建生产研发基地,总投资达6000万欧元,其中包括热泵生产研发中心,热泵年产能30万台,预计将于2024年二季度投产。

海尔则将热泵的生产工厂由一个拓展到两个,每个工厂也对生产线进行了扩增,日产能从原来的每天150套左右,增加到每天300套左右。海尔方面预计明年公司相关海外市场产能将扩大10倍。

03

欧洲必然选择中国

欧洲虽然身陷能源危机,但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仅仅只是在和中美做对比时才显得相对弱势,远谈不上没落,如果和其他力量中心或与世界其他地区对比,则其力量还是很强的。


首先,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欧洲制造份额远不如从前,但欧洲仍雄踞在先进制造业的诸多关键领域,比如材料、能源、电子、生物、航空、机械、军工、农业等,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仍十分强大;


其次,欧洲在国际政治、金融、贸易等领域仍有很强的规则、规范制定能力;

最后,欧洲在文化、教育、品牌等软实力方面仍有较强的影响力。


欧洲是我们可以争取,也应当争取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欧洲再工业化领域的合作中,中国有着一个其他国家无法比拟巨大的优势:契合度极高。


第一,优势互补:欧洲有技术优势而无产能优势,中国有产能优势,但尚未具有技术优势,两者结合具有强大竞争优势;


第二,层次互补:欧洲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在高端,中国现有优势产业集中在中端,双方不存在大面积重叠;


第三,市场互补:欧洲产品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中国产品市场则实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全覆盖,且中欧本身自己就是超大规模的统一市场,双方合作有利于一起做大增量。


有了这三个基础,中欧的产业合作、尤其是制造业合作,就必将产生1+1 2的聚合效应。


举个例子:2019年,华为手机在欧洲的销量就实现对苹果的超越,并在全球市场上升到份额第二的历史新高。


而华为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便取得这种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欧合作的贡献。


华为的欧洲总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目前在欧洲已建立18个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负责的科研项目根据所在国的特长而各有不同:

除了这些研发分支,华为在欧洲还建了一套完备的辅助系统,包括7个培训中心、2个技术援助中心、6个网络运营中心和1个备件中心、1个服务中心、86个备件仓库等,创造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至于研发成果,根据协议是成果共享的。


欧洲借助这个平台获得了尖端通讯技术,在自身前期“去工业化”的恶劣情况下获得了在新技术革命技术不断档基本保障,形成了研产销学的正向循环。比如在先进制造代表的半导体行业,欧盟2021年3月份发布了最新数字化发展路线图,宣布力争在2030年以前将半导体产值比重翻倍至全球的20%。


显然,如果离开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欧盟这个目标基本不可能达到。


中欧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保持欧盟技术实力和提供就业岗位,还有利于欧洲在新时代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


中国式创造:第三方市场合作,对欧洲意义尤为重大,它使得欧洲可以和中国一起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在欧洲诸国取得不错的反馈。


比如2013年9月、10月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后,2015年6月法国便以全面战略伙伴的身份,成为最早和中国建立第三方市场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国家。


2022年2月,中法签署了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清单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新能源等领域7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7亿美元,合作区域涉及非洲、中东欧等地。

除了法国,中国和其他老欧洲国家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进展顺利。


2016-2019年,中国分别与奥地利、葡萄牙、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士、英国等国家签署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意在黎巴嫩大贝鲁特供水隧道项目


中德在莫桑比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项目


医院外景

医院内景

医疗设备


中西在厄瓜多尔瓜亚基尔医院项目

中英在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项目

中欧合作是应对越来越白热化、综合化、体系化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国际竞争。

END

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均来自互联网及相关企业公众号,由小编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欧洲   中国   中欧   华为   电热毯   广东   欧元   温暖   项目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