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盘点 - 3000点附近,基金经理怎么看?

三季度市场先涨后跌,7月延续了4月底的反弹,但是进入8月后市场持续震荡。四季度初的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附近。一方面,市场目前估值合理,有更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情绪仍待回温,捕捉结构性机会的难度不小。

近期,三季报披露,站在当前的市场位置,基金经理们有这样的后市研判——

程 洲

国泰聚信、国泰聚优、国泰鑫睿等基金经理

-指数回到“政策底”和“市场底”的位置-

展望2022年四季度,我们认为,三季度市场的调整已经使得各个指数再度回到四月份“政策底”和“市场底”的位置,市场再度大幅下跌的空间比较有限,但市场能否快速回升还要更多地观察到国内稳增长政策力度的加码和经济数据持续环比的改善。操作方面,我们认为把握下半年传统产业的机构性机会一定要坚持估值安全和盈利增长确定这两方面的要求,符合这些要求的公司可能存在于已有相当调整幅度的必选消费和医药行业,可能存在于积极拓展到景气赛道中的传统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也可能存在于供给收缩和市占率提升的房地产产业链,当然高景气赛道中供给壁垒高的景气环节也是值得关注的。

徐治彪

国泰大健康、国泰医药健康、国泰研究精选等基金经理

-中长期股票吸引力非常大,不排除指数级别机会-

我们反复强调过我们的投资框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自上而下的框架:分母定买卖,分子定方向。首先从分母角度,股债比已经来到了2005年以来的高点1.04,创造了十七年的高点,稍微看中长期股票的吸引力非常大;其次,从分子角度来说,全年经济压力大,疫情影响依然在,因此经济显然还处在弱周期内,我们认为从确定性角度,分子层面是弱周期板块更优,具体在医药、消费、科技等领域,尤其是新能源、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方向随着经济重心回归,我们认为不排除往后看,指数级别机会,传统价值周期和成长都有机会,所以我们认为均衡配置是不错选择,当然从确定性角度,我们短期依然选择了成长方向,业绩好、估值具有性价比的优质成长股静待戴维斯双击。

具体到我们组合:我们以5年年化15%以上业绩增长,同时估值偏低的标准筛选公司,追求戴维斯双击,整体组合方向相对均衡,左手以医药、消费等为长期基石仓位,右手以新能源、机器人为代表的进攻方向,加上自下而上选择的比如农药、直播带货、航空叶片等等,总之基本都是估值偏低的各细分优质公司。

这两年资本市场波动大,尤其投资者很多在赛道投资层面亏损严重,要么是追涨杀跌、要么是沉迷赛道不管估值,我们始终强调投资要相信常识、相信均值回归。到底什么是常识,我们认为股票常识包括产业常识和金融定价常识,其中产业常识决定公司中长期利润中枢,影响因素主要是行业空间、行业竞争格局、行业公司趋势等等;金融定价常识决定了估值中枢,影响因素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主要是ROE、ROE稳定性、现金流等;利润中枢乘以估值中枢就是中长期合理的市值,因此回归投资长期投资估值肯定是很重要,如果都是短期不看估值只争朝夕追求快的收益,由于估值严重偏离中枢,在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业绩估值双升,这往往是亏损最大的来源,也就是所谓的追涨杀跌。因此总结到一句话:好公司、估值低、业绩好,这是长期收益最大的来源,是组合风险控制最佳的办法,也是收益能不断创新高的保障

每个季度报告,我们最后都会强调一句:我们一直坚持做简单而正确的事情。从长期角度去寻找一些优质公司,赚取业绩增长甚至赚取戴维斯双击其实并不难,这就是简单而正确的事情,而不宜过于关注短期的市场,市场长期有效,短期不一定有效,相信“慢即是快,盈亏同源”。未来我们依然知行合一,继续做简单而正确的事情,秉着“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原则希望给基金持有人在控制好回撤的基础上做到稳定收益。

郑有为

国泰致远优势、国泰江源优势等基金经理

-把握能源、国产替代等相关机会-

2022 Q4宏观大势研判我们认为,从高频数据观察,三季度宏观经济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增长压力,总需求疲软态势未得到逆转。地产销售在Q3持续低迷,消费反弹力度小,出口压力在8月份后开始凸显,总体上经济增长低于我们二季度末的预期。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对于经济增长的预期不宜过高,一方面出口的压力会持续加大,国内的消费与地产链条未观察到积极变化的信号,我们倾向于认为Q4经济有小幅改善的潜力,但难以出现强劲的回升。

对于地产行业,我们看法是“小步快走”的政策频率,短期内或许会加大购房者的观望情绪,导致成交反弹乏力。叠加预期的不明朗与需求下行,需要更强力的政策举措才有望逆转目前形势,让地产销售在2023年回归正增长,但回升高度依然很有限。

2022Q4展望:基于上述判断,我们将积极把握以下方面机会:

a) 能源大类投资机会:作为紧缺商品,能源大类相关企业的盈利确定性更强。我们倾向于认为不应该把能源划分为新旧之分。在目前的大背景下,能源作为紧缺商品,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新型可再生能源,都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我们判断未来1年能源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无论是传统化石能源,或是光伏等新型能源,都将受益于极为确定的市场景气度;

b) 渗透率、结构占比提升方向:寻找不依赖于宏观总量,而是通过国产对进口的替代、新技术对老技术的替代、新材料对旧材料的替代实现增长的公司,我们认为兑现预期的置信度会更高。例如信创市场的国产替代、高端制造产业链中设备、材料、工艺环节具备渗透率提升逻辑的公司。

c) 总量相关型行业的机会判断:我们将密切跟踪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若发现总量热度回升,观察到经济趋势性向好的积极信号,我们将会加大相关行业的配置力度。在得到明确的改善信号以前,我们对相关行业依然会持相对谨慎的观点。

王 阳

国泰智能汽车、国泰智能装备、国泰价值精选等基金经理

-在结构型的市场中寻找新经济增长的方向-

展望2022年四季度,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在经历疫情之后逐季恢复,并且经济结构有进一步优化的预期。需紧密跟踪疫情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情况,并判断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大小,以此做好投资判断。货币政策会相对稳定。在结构上预计会对“产业升级”方向上进行支持,同时关注经济修复预期的产业环节。

预期我国将逐步从经济总量型社会向结构优化型社会转型,我们更多在结构型的市场中寻找新经济增长的方向,在经济产业转型中发掘未来的行业龙头

展望2022年,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三季度之后行业数据逐渐进入验证期,需紧密跟踪行业数据情况。

进入2022年,行业供给侧的压力预期开始逐步缓解,前两年因供需错配,错配造成的价格持续上涨的环境有望改善。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和产业升级,在智能化和互联化的领域会持续出现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通信等科技领域。中国和欧美市场,是行业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进入到四季度之后我们需紧密跟踪产业动态。

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定是沿着环保化和互联化的路径迈进。中国作为汽车制造和消费的大国,并积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必将诞生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将积极寻找符合未来发展潜力的行业方向,并自下而上挖掘具有核心资源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

一如既往地,为持有人创造稳健良好的中长期收益回报是我们永远不变的目标。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我们将持续关注风险与价值的匹配度,做好风险控制。

彭凌志

国泰互联网+、国泰新经济、国泰优势行业等基金经理

-聚焦未来2-3年成长性比较确定的高景气行业-

展望四季度,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弱复苏,房地产和疫情仍然是影响国内经济的两个重要因素,国内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A股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处于高位。从国外来看,美联储加息尚未结束,美国经济有陷入衰退可能。综上所述,我们判断四季度A股市场或以震荡为主,分化仍是未来行情主旋律

行业上,我们中长期对新能源、科技、消费、医药等成长性较好的行业保持重点关注。具体到四季度,我们将聚焦未来2-3年成长性比较确定的高景气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半导体和军工等。

李 恒

国泰金马稳健、国泰蓝筹精选等基金经理

-积极寻找具备独特竞争力的潜力企业-

站在目前时点,虽然当前市场情绪对于短期的经济复苏进程信心较为低迷,但我们认为国内经济继续发生大幅恶化的可能性较低,经济回到正常轨道、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前部分优质企业的股票价格经过反复震荡后已经较好的消化了上一轮牛市之后的调整压力,而真正优质的企业其相对竞争优势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可能还有增强,对其长期发展前景可以更乐观一些。近两年来,成长型行业的走势相对较为突出,随着整体股票估值水平的水涨船高,其供给侧能否形成持续的约束、领先的企业能否建立较为深度的护城河以维护自己的盈利能力会显得越来越重要,组合会回避竞争格局较为脆弱的行业,但积极寻找具备独特竞争力的潜力企业。目前市场的机遇大于风险,组合会继续发掘新的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重点仍然在那些具备优秀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少数企业

由于版面及手机阅读体验的限制,本文未能收录国泰基金所有基金经理的季报观点,感兴趣的投资者朋友们可以登陆国泰基金公司官网查询。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国泰   基金   组合   景气   方向   能源   经理   经济   行业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