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不止,白酒不死!但下跌尚未结束

10月27日,茅台再次大跌,盘中跌破1400元。

实际上,自10月份以来,白酒行业已经快速下跌20-30%,同时,最近几天公布的白酒行业季报都还不错。短线的快速下跌不能不让人怀疑,白酒的逻辑是不是变了?未来是不是要走,股价下跌估值上升的路子?

高端白酒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断消费升级,可以随着国家实力,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而不断提高。因为高端白酒本身就是稀缺品,产品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垄断格局稳定,强者更强。唯一可以改变白酒行业逻辑的是国运,当国运下行时,居民购买力下降,价格和利润下跌。所以,高端白酒可以说是国运酒,国运不止,白酒不死

现在,这个逻辑变了吗?

没有变,中国依然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当前,国内居民的人均收入仍然处在低位,不说美国,就是比较日韩,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从历史上来看,一个大国的崛起动能是不会被轻易打断的,因为决定这种趋势的因子通常诞生于百年前,或者是甲子前。

当前,中国的优势在哪?相比较美国,中国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有工程师红利,相比较日韩,中国有市场,有获得更好贸易规则的能力。相比较印度,中国有更加统一的全国市场,和更加稳定的政治体制。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同样的道理,大国崛起之路,任何阻拦都是齑粉

那变化的是什么?变的是消费本身

其实,茅台现在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茅台不该赚这么多钱,不好看,也不好听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次白酒的下跌和政策密切相关。因为高端白酒的消费大多数来源于高端商务酒局,以及政府的招待。所以,政府部门对内治理的紧与松将大大影响高端白酒行业的利润

还记得,白酒上一次大调整的2012-2013年,整个行业调整了近60-70%%,在白酒的历史中是少见的。但仔细一看,当时和如今的情况何其相似。

当时受到国际原油持续高位,以及供给过剩的影响,国内经济非常疲软,PMI 连续多个季度低于50荣枯线。今年也是如此,虽然原因不同,但相同是经济压力较大。

2012年一纸限制三公消费禁令出台,白酒行业黄金十年戛然而止。而2022年,隐形和不隐形的因素同样会发生。

为什么会这样?

目前的环境大家知道,一是能源价格高位,不利于原材料进口国家;二是全球疫情不止,供应链成本上升;三是美国加大对中国的限制,各方面打压。可以说,国内经济进入了一个低潮期

国防方面加大支出,芯片加大投资,但这些短期可能都很难产生丰厚的回报,这是一种长期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天然受到压制。消费不升级,白酒的逻辑自然被按下了暂停键

毕竟,大家都在苦哈哈的节衣缩食,对抗美帝,为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却有人大吃大喝,这总是不合适的。

白酒现在的问题是,在本该同甘共苦的时候大赚特赚,这不符合政策与时代基调。白酒的下跌不是白酒的问题,而是消费的问题

白酒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本身是种消耗,不具有生产性,白酒的消费特别是高端白酒的消费对实现现代化,打破美国卡脖子问题有何帮助?这只是一种内耗,困难时刻自然要减少内耗,一致对外。

所以,白酒的盈利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性的错误,国运行业自然不能只同甘,也得共苦。有限的资源要放到最具有生产性的行业中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白酒行业的确进入了一个低潮期,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下去。消费不起,白酒行业还得继续补跌。以贵州茅台为例,2022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和净利润仍然维持20%的增长,在艰难时刻,这是不合理的。

但,展望未来,白酒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仍然是卓越的。因为白酒行业的国运属性并没有变化。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白酒行业的增长潜力已经下降,因为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已经逐步接近天花板。未来的增长中,市场份额的提升将不是上行的主要动力,消费升级和通货膨胀将成为白酒最大的动力所在

中短期来看,白酒行业的调整还没有结束,因为最艰难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海外市场利率的顶点还未到来,经济最黑暗的时刻尚未到来。目前,海外欧美国家的失业率还在低位,加息对欧美经济的负面作用还不够显著,明年会带来失业率的提升,以及经济的下滑,外需压力届时将会达到最大,这时才是消费反转的开始,这个时间点可能是2023年中左右

下一轮白酒行业增长的动力将来源于利率的下降所带来的估值上升,而后是消费复苏带来的销量复苏,先后接力,白酒将会再次王者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国运   白酒   内耗   茅台   美国   中国   逻辑   时刻   结束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