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省钱,实则更贵,电动汽车注定不能全面普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级的新能源汽车,往往比燃油车贵出不少。当你落地10万元预算选择电动汽车的时候,能够真正满足多数家庭出行的车子寥寥无几。但实际上,10万元预算,往往代表着月薪3500元的打工人的真实买车预算,对于他们来说,新能源汽车普及,往往意味着增加预算。

有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20万元以上的汽车,只占市场份额不足两成,八成消费者的预算在20万元以内。这是中国当前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就不得不为基层消费者捏一把汗,普及新能源汽车,基层消费者究竟得到了什么?答案是消费降级。

现阶段,国家仍能通过不计成本的政策优惠,减免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车船税,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与新能源车企最大的政策、土地、税收帮助。一旦政策优惠期结束,新能源汽车交购置税、车船税会成为必然,甚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整体车价的提升,届时大家交的购置税可能更多。未来路上的车子基本都是绿牌车,大家又回到了起初阶段:堵得无法通行,新的限行政策也必然落地。

不少人要说了,当前油价这么贵,买台新能源汽车,不加油只充电,多省钱!不可否认,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出行成本确实低,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底,也不会一直都低。相当一部分家庭用车每年行驶里程不超1万公里,疫情期间,更是有大量汽车停在车库无法出行,行驶里程不高,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根本无法体现。另外,新能源汽车全面普及,对国家的能源体系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节假日期间充电桩现状以及个别地区的限电政策,说明新能源汽车注定无法短期内普及,未来充电成本上升也是大趋势。

此外,同级别车子,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用要比传统燃油车高不少,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事故成本高,另一方面则是同级别车子,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更高。当前很多新能源车企尚未经过市场验证,产品长期稳定性尚未可知,一旦出现电池包问题,更换费用比更换发动机更贵。

在这场消费升级活动中,也有大量群体因此获利。滴滴车主等深度汽车用户有效降低了出行成本;车企靠着新能源转型,一举甩掉低端车的帽子,成功跻身中高端市场;新能源转型促成了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拉动了汽车产业链的就业;中国也从原本落后的汽车工业国度,发展到现在的汽车强国。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好事,但要大量普及,还需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里程   政策优惠   新能源   燃油   预算   车子   电动汽车   消费者   成本   国家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