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取消插混(增程)车绿牌政策,谁笑了?谁该哭了?

最近,上海发布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内容提到,从2023年1月1日开始,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消费者,将不能享受专用牌照的额度。翻译过来就是明年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车型将不能享受绿牌所带来的一系列列福利,待遇与传统燃油车相同。

对于新政策,有不少人认为太过激进了。由于上海在很早之前就实行了牌照发放限制,这也使得市面上传统燃油车的牌照存量比较少,市场情况供小于求,所以上海车牌平均成交价超过9万元,如此巨额的牌照支出,导致消费者不得不去选择新能源汽车。

相较于纯电车较为苛刻的用车条件,插混动力和增程式动力绝对是更适合大部分人的选择,因为即便没有充电条件,还有一套内燃机,无非就是多费点油钱罢了,总比没车开要好。因此,最近几年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渗透率高居全国第一,保有量也和燃油车持平。

无止境的发放新能源牌照,这无疑就是让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通行效率下降、城市拥堵等衍生问题只多不少。因此,为了保证交通能够高效且有序进行,收紧发放新能源牌照是最能直截了当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以插混为主的车企来说的确有些难受了,毕竟上海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数一数二的强,遍地有钱人,是一片蕴藏着巨额利润的市场,如今说插混增程不能上绿牌,这也就意味着车企要失去这部分市场。

受影响最大的车企绝对要数比亚迪、理想、问界、长安深蓝这几家品牌。比亚迪虽然也有纯电EV车型,但最有竞争力的细分品类还是DM-i混动,每月都可以贡献超一半的销量;理想汽车更不用多说,整条产品线都是采用增程式,而且它的定价都比较偏高,目标人群是中产奶爸们,上海对于理想来说简直就是主场一般的存在,但可惜的是,现在都化成泡影;华为问界的M5和M7也都是以增程式混动,目前正处于上升势头,眼下的收紧牌照无疑是当头一棒。

当然了,对于主打纯电布局的车企来说,自然是咧开了嘴,毕竟有外界力量帮你扫平障碍,这无异于贵人相助。像埃安、小鹏、特斯拉、蔚来以及一部分传统合资品牌,他们现在就可以好好的准备一下营销策略以及新品,以便于明年政策落地后可以抢占第一批用户群体。

总结

改变往往都会伴随着阵痛期,挺过去之后或许会得到更好的结果。眼下上海缩紧新能源牌照发放,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消费者大面积去采购纯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压力会被一下子放大,届时充电难的抱怨将会甚嚣尘上,在此之前,上海市应该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迎接接下来的一波纯电动汽车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上海   上海市   新能源   牌照   眼下   燃油   程式   消费者   理想   政策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