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伤寒论》密钥

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什么叫做伤寒?什么叫中风?从名字上来说,伤,《说文解字》:“伤,创也”。《礼记》“创之浅者曰伤”。中风,《周礼》中说:“中,谓穿之也”,有个词语叫正中靶心,也是一样的意思。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伤寒是伤及表浅的,中风是邪伤深处。伤寒与中风是一种状态,是邪气,可能是同一种邪气或是不同邪气,伤人后,不同体质对抗病邪反应的一种状态。

解释条文:第2条:出现太阳病,有发热,汗出,悪风,脉缓的叫做中风。这是邪伤深处,其实指的就是津液亏虚较重而表轻,需要存津液而解表。那么太阳病发热的机理是什么呢?是因为人体与邪气对抗,机体想要通过发热的方式去汗出解表,三阳病一般都有发热或者高热的,那么三阴病是没有发热或者只是低热的,说明发热是人体正气尚充足。恶风前面讲过,是津液虚;脉缓,津液在表呈涣散状态,脉缓并不是单纯指脉的跳动次数,更重要的是指脉的紧张度低,脉软,和脉紧相对,所以脉缓也是津液虚;汗出,津液继续耗散。那么为什么中风,有发热,汗出,而表仍不解?这是因为中风不只是单纯表的问题,有表有里,有里虚,津液虚较重,因此表不解。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这是伤寒伤于表浅,表重而津液一过性的亏虚,需要发汗而解表。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未提到发热,因为第3条说了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恶寒前面说过,是一过性的津液虚;体痛,是邪气交争后留下的“一地鸡毛”,不通而痛;呃逆也是因为津液的一过性的亏虚,胃在积极化生津液而出现了呕逆;脉紧,脉的紧张度高,类似弦脉,古人说弦紧难分,在表的津液成凝滞状态,因此脉紧。伤寒脉紧,在表证上,一般伴随脉数,因为伤寒一般是邪正交争较剧,所以伴随脉数。这个脉数不是里热,而是表热。

所以:鉴别伤寒与中风不是看汗出与否,而是看津液的亏虚。比如说夏天,大部分人感冒是出汗的,冬天大部分是不出汗的。可以说夏天感冒没有伤寒么?不可以,因为临床上,夏天伤寒其实是最常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周礼   化生   伤寒论   津液   密钥   伤寒   邪气   阴阳   不解   夏天   状态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