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你错了,其实网友纠结的根本不是:大佐帽

先是被张小泉教育不会用菜刀,又被李宁教育没文化,这下好了,李宁的“逐梦行”系列彻底炸了。

昔日拥有106枚金牌的“体操王子”依靠个人魅力,让这个品牌犹如一匹黑马,在祖国大地任意驰骋,当时谁曾想到除了阿迪耐克以外,我们有了自己的“中国李宁”。

李宁这个品牌曾经拿到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好名次,和它的创始人一样,闪闪发光。

李宁

李宁最高光的时刻莫过于2008年

那是让我们高兴的一年:百年兴衰、百年荣辱、百年期盼、一朝梦圆。就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那天,举国沸腾!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真好!

中国奥运史上首枚金牌得主许海峰高举“祥云”火炬跑进体育场,踏上跑道,一边奔跑一边挥手致意,然后经高敏、李小双、占旭刚、张军、陈中、孙晋芳……

接着就是一个双鬓斑白,身材略显发福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李宁,那个曾经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他亲手将火炬伸向主火炬台的点火处,伴随着金黄的火焰升腾,鸟巢沸腾了!

2008奥运会李宁点燃奥运圣火

那个时候李宁不单单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也是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更是一种情怀。

这位被世界体育记者协会评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佳运动员”的男人,与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飞人乔丹等24位体坛巨星一道登上了世界体育之巅。

当了火炬手后李宁公司的股票飞涨,几天之内李宁个人身家上涨了2亿多。

那个时候李宁还担任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裁判和技术联合会委员,仍属于体育界人士,而非纯粹的商人,所以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张艺谋认为,他很合适。

而且在商场上,他也很合适。

李宁

据哈佛商学院2008年8月的统计数据表明,“李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与阿迪达斯(约占21%)、耐克(约占20%)的差距逐渐缩小,并有超越之趋势,也把安踏、Puma、Kappa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远远甩在了身后。

就像李宁的口号喊得那样:一切皆有可能,2008年,李宁的收获太大了。

回想当初创办公司,一没钱,二没经验,三没关系,四没人手。

只有“李宁”这两个字,一方面是体育精神,另一方面是时代光辉,就这样李宁公司愣是硬生生地干起来了。

慢慢的李宁从台前转到幕后,他说:“如果说到‘李宁’,我希望大家还知道这是一位世界冠军的名字;如果说到‘李宁’牌,我希望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有技术的、有经营理念的、有体育文化的、有成熟商品的品牌。”

李宁的第一代运动休闲服饰的主题系列“暴风雪”于1996年诞生,当时成为了全国青少年追求的时尚,卖得很火。

因为其中流淌着经典,甚至也启示了“中国李宁”复刻怀旧成为新的潮流缔造者,怀旧风,中国风刮遍祖国大地。

李宁“暴风雪”系列

2000悉尼奥运会李宁再度升温

2000年悉尼奥运会,李宁运动品牌的“龙”服、“蝶”鞋被评为最佳领奖装备,展示出中国健儿“龙”的骄傲。


“龙服”是李宁为国乒打造的奥运战袍,已经6次陪伴国乒走向奥运赛场,这个特殊的系列,满满的中国元素,真正的“龙的传人穿龙服”。

2008悉尼奥运会“龙服”系列

衣服上一条巨龙再加上英文“CHINA”,就像当初的设计师说的那样,全世界龙的图腾不只是中国独有,但是这套“龙服”的设计能让大家一秒钟就记住。

“CHINA”这个词可以自豪地告诉世界,我们是中国人!如果说一个设计可以做到跨越语言、文字、图腾,甚至从中可解读出一种精神和气势,那就是中国龙,更是一种爱国情怀。

“龙服”手稿

2018纽约时装周逆风翻盘

可是在商业竞争一直激烈的环境下,李宁也未能幸免,从2012年到2014年,李宁公司曾陷入累计亏损31亿元的泥潭,好像崩盘随时都能上演,但就像李宁说的那样:想赢,但也不怕输。

接下来就听说李宁去纽约时装周了,2018年李宁带着新款“悟道”系列,登上了时装周的T台,到处都是惹眼的“红、白、黑”搭配,在时装周再一次卷起“国潮”热。

李宁“悟道”系列

“悟道”系列中的主打就是红配黄的“西红柿炒蛋”组合,将“中国李宁”四个大字高调印在各种T恤、帽衫、手袋等单品上,复古的字体、具有年代感的运动装廓形、photo print元素等,让李宁又火了一把。

李宁“悟道”系列

李宁“悟道”系列

2022年秋冬发布会“曲风突变”

就像那句口号:一切皆有可能,这次李宁又带来了一次惊喜。

2022年9月21日李宁官方微博发布的“逐梦行”秋冬新品预告,让李宁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


李宁“逐梦行”系列

说实话,起初这条微博没有引发太多关注,白、蓝、黑、青几种颜色都还算正常,款式也挺非主流的,各有所好吧,可能更适合年轻人。

可是其中一组军绿色的造型,突然引起了网友的不适,原因是那个帽子怎么看怎么像“大佐帽”。

李宁“逐梦行”系列

更有网友说:李宁,我把你当国货,你把我当大佐?

其实乍一看没感觉哪里像,但是经过对比才发现,好像真的有点像。

于是网友充分发挥了不扒到底不服输的精神,扒出了李宁公司CEO是日籍华人,然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质疑。

其实事情到这里停止,也许不会出现后面的一系列,但是随着两篇微博的发出,事件又热了起来。

一个说是对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少了。

另一个只说了四个字“分享图片”,并且把长津湖、明朝头盔、雷锋、保尔柯察金都抬了出来,感觉服装设计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而且这种帽子是不分国界的。

明眼人不难看出,微博中例举出的南宋、大明的头盔,意思就是说我们古代就已经有这种头盔了,大家不要带节奏,不喜欢可以不买。

其实帽子的款式并不重要,背后的意义才重要

既然说历史,那就回头看看历史。

从明代开始日本倭寇就一次次的进犯我国疆域,然后又被一次次的打跑,再来,再打。

我们被日本倭寇反反复复地惦记了几百年,可以说直到现在他们还是贼心不死。

再往早说在汉唐时期日本就与我们有通商走动,不管是物质还是文化,都有互通和交融的地方,而且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无论是铁路、市政、商业、军事,都像全世界学了个遍。

所以在服饰上也会多少与其他国家靠近,毕竟自己什么都没有,唯一能生存的方式只有学习。

那为什么会有人对“大佐帽”的款式耿耿于怀呢?说白了就是不能原谅日本人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讨论的网友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看见这组设计就不舒服;另外一派认为没有什么不妥,帽子就是用来保暖,没有必要拉着历史上纲上线。

其实最主要的导火索是李宁公司所谓的高层那两篇含沙射影的微博。

大家只是受不了他们漫不经心地无视和轻蔑的态度。

与其说是文化沉淀不够,不如说是历史真是难以忘却。

还有网友说:永远不要试图教育消费者,因为这种教育的后果,你承受不起。

沸沸扬扬地喊了几天,李宁公司也出来说话了,一则声明概括所有:

“逐梦行”是以“飞行”为主题,展现人类探索天空的梦想。灵感来源于古代的头盔,户外防护帽及棉帽,具备防风保暖的专业功能……

其实对于李宁公司来说,他们应该是最早脱离抄袭,走上自主研发道路的品牌,对知识产权也比较尊重,虽然也采取过高价和饥饿营销的策略。

从设计理念来看,大多数款式还是比较实用和贴近生活,即使有很多人说是“中看不中用”、“越来越贵”,但是总体还凑合。

从这篇声明可以看出来,李宁也把解释的侧重点放到了设计灵感的来源和解释用途上。

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网友纠结的其实不是“大佐帽”的款式,而是背后那些永远磨灭不掉的事实。

我对本次事件的评价是:

也许这是一场靠出圈来博眼球的误解发酵,或许是李宁设计师的又一次抽风之作,但是把这个和鬼子军服相提并论的话题还是不要继续了了。

毕竟还是希望李宁能够真正地回归“国潮”的路线,到底能不能延续经典,这才是值得思考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大佐   网友   日本   头盔   中国   时装周   款式   品牌   系列   公司   李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