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七~不试怎知道不能

《做最好的自己》七 不试怎知道不能

一个自信和自觉的人,能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并有毅力把它做好,会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加自觉。

当你开始感觉到自信时,无论多么小的成功,都会特别期望再一次得到自己或别人的肯定。这时,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只要有毅力,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

你能学会你想学会的任何东西——这不是能不能学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学会的问题。如果对某件事有强烈的欲望,就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用自信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所有困难。

我在比尔面前发言

我刚加入微软公司时,在工作中与同事进行一般的沟通没有问题,但到了比尔•盖茨面前就总是不敢讲话,因为我非常担心自己说错话。

有一天,公司要进行改组,比尔•盖茨召集十多个人开会,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我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于是,我鼓足勇气说:“在我们这个公司里,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而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想法。在别的公司,员工的智商是相加的关系,但当我们整天陷在改组'斗争'里的时候,我们员工的智商其实是相减的关系……”

我说完后,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会后,很多同事给我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量这么说。”结果,比尔•盖茨不但接受了我的建议,改变了公司这次的改组方案,并在与公司副总裁开会时引用我的话,劝大家开始改变公司的文化,不要总是陷在改组”斗争”里,造成公司的智商相减。

从此,我再也不惧怕在任何人面前发言了。这件事充分印证了“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你不能”这句话。

和女儿一起制定目标,帮助她由自觉达到自信

我曾把我在比尔•盖茨面前发言的例子讲给我女儿听,因为她的老师认为她太害羞,在学校不举手发言,我希望借此鼓励她勇于发言。

当时,她同意试一试,但她认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有最好的意见时,自己才愿意发言。

可我认为,“有最好的意见”只是个主观的评价标准,很难用这样的标准界定女儿是否达到了改进的目标。

于是,我和女儿一起制定了一个可衡量的、更实际的目标:她每天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励。然后,我们慢慢再增加举手的次数。一年后,老师注意到,她对课堂发言有了足够的自信,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了。

——李开复

儿童情绪管理性格培养 12.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盖茨   比尔   智商   自觉   自信   面前   女儿   员工   目标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