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三字经开篇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所以说,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

   许多家长口中,经常会出现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多么好,别人家的孩子多么懂礼貌,别人家的孩子多懂事等等。

那么好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是好父母教出来的。

每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在2017年2月,当时16岁的上海女孩武亦姝登上了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现场,她凭借强大的诗词储备量,打败了众多的诗词人才,其中包括北大博士,最终取得第二季的总冠军。

  被称为“诗词才女”的武亦姝无疑是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她一开始就这么优秀吗?并不是,据武亦姝的家人说她一开始也不喜欢学习,非常淘气。但是他的父亲非常懂得家庭教育方式,并且尽可能在工作之余给予了她不可或缺的陪伴和鼓励。

  很多家长都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却很少有家长能让学生每天坚持读书,但是武亦姝的父亲做到了,他并非是扔下指令,而是每天下班回家后关掉手机,与其一同读书。

  武亦姝能考上清华大学,和她有良好的时间观念、高效学习是分不开的。她的父亲从小引导武亦姝去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利用大概5分钟时间将一整天的学习任务安排到位。然后再采用“奖惩制度”去监督武亦姝按计划完成任务,渐渐的,她将时间利用得很好。

  看过“诗词才女”武亦姝的家庭教育,发人深省,有多少家长只是在望子成龙,但是并没有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

每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说了这样一番话,发人深省: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的一辈子的钱,都不够他败家一年。”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出色优秀,尽善尽美。

  但是,这世上从没有什么横空出世。

莫言说:“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路降妖除魔修成正果的过程,而好的父母,就是孩子的活菩萨,能帮着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就一番事业。 ”

每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每一个金光闪闪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优秀的孩子,更多的孩子,都是像最初学走路一样,需要父母躬下身,扶着他们一步一步迈步,直到能够独立行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

  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孩子一生,而差的家庭教育则需要用一生去弥补。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一个残忍的事实:

“父母的保质期很短,只有10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赋予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每个家长都应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

  正如人民日报所指出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每一个父母来说都是需要专注一生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金光闪闪   父母   孩子   发人深省   家庭教育   诗词   父亲   家长   优秀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