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区邵伯镇渌洋湖村:好风景产出好“钱景”乡村振兴装上“绿引擎”

清澈的湖水环绕田野村庄,河道沿岸是高大笔直的水杉池杉,青砖黛瓦隐藏在绿荫中……走进江都区邵伯镇渌洋湖村,如同置身于美丽的景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渌洋湖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乡村生活一日比一日甘甜。



农旅融合

打造乡村新风景


从江都邵伯集镇出发,沿着淮江公路一路向北,顺着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而下,“渌洋湖村到了!”早上9点,村里已经来了不少游客。步入渌洋湖湿地公园,满目青翠,几千棵水杉树笔直矗立在水中。林间有将近一米深的水,几条颜色鲜艳的小舟漂浮其间。水面上,木板架起的栈道穿行于林间。游客们在翠绿的水杉林下荡舟碧波,享受初秋的清凉时光。


摄影丨黄培


“这片水杉林是我们村的一大特色。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玩的人多呢!”村民杨凤友热情地介绍,这已经是他今天接待的第三批客人了。现在的渌洋湖村,宜居宜游、环境秀美,让人心生向往。曾几何时,这里被称之为“运河之畔的不毛之地”“江都的北大荒”。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杨凤友唏嘘不已,“我们那时候走的是烂泥路,吃的是河塘水。人穷啊,光靠死种田难以过上好日子。”


渌洋湖村人渴望改变。2004年,渌洋湖村成立了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企业——“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融合发展,探索建设集现代农业、田园社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通过“农旅融合”,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渌洋湖村围绕2500亩林区,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打造渌洋湖湿地公园、渌洋湖度假村、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占地22.5亩的渌洋湖湿地公园便是村里发展旅游的“点睛之笔”。


摄影丨钟芸


“一开始没什么人来,大家心里着急啊。后来慢慢有了点名气,游客多起来。以前哪有这些啊,都是后来弄的。”杨凤友指着眼前的栈道、小舟告诉小编,“谁也想不到这些年能变化这么大!”去年,为了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游客,村里重点对750米长的木栈道进行整修,用“钢筋+木”取代之前的木结构,确保游客安全的同时,提升景区整体形象。“这些年因为网络火了又火,用你们年轻人时髦的话说,就是老网红了。”看着眼前络绎不绝的游客,杨凤友脸上笑开了花。


特色产业

富民增收新支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旅游带动了特色产业兴旺。中午时分,一伙游客正在村口的农家乐大快朵颐。“来这里,能吃到地道的农家特色!”游客朱女士指着菜单上的黑猪肉、渌洋盐水鹅、土鸡蛋等特色农家菜说。“明年翻新下,多加点桌子,再雇点帮手,争取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农家乐老板美滋滋地对记者说着自己的打算。



近年来,依托村内河道纵横、水草肥美的优势,渌洋湖村先后打造了河草养鹅、棚户养鸡、鸡粪喂鱼、鱼塘养鸭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合起来就是一条可循环的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和湖面的效益。


在渌洋湖蛋品厂,10多名员工正忙着装箱,车间里整齐地摆放着咸鸭蛋、松花蛋。“今年的货不愁卖!”老板夏红斌笑着说。渌洋湖旅游火了,村里生产的鼎丰有机大米、渌洋鲫、鳜鱼等农副产品都是游客们的抢手货。“以前在家种田、做零活,一年也就两万块钱,现在挣得多了!我们生活更有底气。”68岁的沈兰英感慨道,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门口环境美了,口袋也鼓起来了!

村强民富景色美,农民生活比蜜甜。2021年,渌洋湖村一、二、三产总产值达3.8亿元,村级经营性收入超35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2万元。“未来,村里还要建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把村庄建设得更美,让村民口袋子更鼓。”渌洋湖村党委书记张福龙说。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朱蒋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江都   乡村   水杉   扬州   栈道   湿地   村里   田园   村民   游客   特色   风景   引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