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车,希望与失望并存

国庆假期刚过,国际巨头亚马逊就给无人配送车浇了一盆冷水。

据悉,亚马逊目前已经停止开发无人配送车Scout,400人团队面临转岗和解散。该项目于2019年起正式开始实地测试,在美国各大区域完成配送服务。

不少从业者表示,亚马逊的这波操作令人猝不及防,“毕竟4个月前,亚马逊官方还在社区举办了一场无人车推介活动”。

在过去的三年,Scout无人配送车并不是一无是处,它体积小巧、行驶安全,非常适合人力成本高、地广人稀、对快递时效要求不高的美国。

然而对于关停原因,亚马逊方面表示,在有限的测试场地内,我们努力为客户创造独特的送货上门体验,但许多顾客反馈表示无人配送车在某些方面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通俗地说,亚马逊认为无人配送车现有价值与预期相差甚远。

无论关停决策正确与否,亚马逊无人配送车项目解散已成事实。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团队成员正在寻找新机会,另谋出路。

虽然亚马逊的止步给无人配送赛道造成了一次打击,但总体来看,无人配送仍有大量企业前仆后继地投入成本,以期推动行业进步。

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随着全球城市化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之下,全球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需求到2030年将比当下增长78%,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车辆将增加36%,配送市场空间巨大。

在我国,无人配送车则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亿欧智库预测,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末端配送小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0台。

在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进程中,无人配送场景具有相对封闭特点,技术实现难度较小,安全性相对有保障,且市场前景较好,通常被认为是无人驾驶的前置发展技术,成为众多企业的发力方向。

疫情时期,包括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都在探索无人配送车的落地可能性,其中也不乏白犀牛、行深智能、新石器、智行者等小而精的创业公司。

在今年上半年的上海疫情中,京东、美团、行深智能、新石器、智行者、白犀牛等一大批企业,抱着“抗疫有我”的精神,将无人配送车开进了城市街道、社区医院、学校小区,以无接触配送的方式解决疫情下“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在各大企业无人配送车的帮助下,许多疫情防控工作者都表示了认可。据@洞见新研社 报道:

京东投用的无人车每次可载重约200公斤货物,车辆续航里程为100公里,可实现全天运营。在京东无人车服务的嘉定华漪园社区,志愿者只需选定物资对应的单元停靠点,将物资放入相对应的舱格内,无人车就会自动行驶至相应楼栋单元门口,再由志愿者开门卸货。

疫区的另外一个场景是隔离酒店、方舱医院的环境消杀与物资运送,像行深智能在多个方舱医院投放的无人车可以24小时待命,单车平均每天可以配送400件物品。

在新毒株极易传播、社区静态管理的情况下,无人配送车承担了交接资源的任务,风雨无阻地将数百斤防疫物资稳定分发。这降低了疫情防控的工作压力,也让人将更多的精力从机械化的体力劳动转移到脑力劳动。

阿里巴巴则选择了相对封闭的高校校园,在无人配送车发展初期,高校校园行驶环境较为简单,路况优异,有助于人工智能的自我升级与迭代优化。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思考:无人配送车究竟是不是未来发展方向?

首当其冲的就是无人配送车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无人配送车整车成本各异,生产成本大多在20-50万元左右。@AutoReport 计算:“如果根据其使用寿命与运营成本综合核算,目前无人配送车单月运营成本超过了1.2万元,远超平均6500元的人工配送成本。”

北京理工中云智车CEO关超文曾这样评价:“当前,一辆无人车勉强可取代一个月薪6000元的快递员,但我得搭进去一个月薪3万的工程师。”

除了成本问题,以现在的人工智能水平,无人配送车难以应对一些环境复杂的场景。

在居民小区中,无人配送车能否在遇到道路狭窄地带时,重新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无人配送车能否在短时间内判断危险情况,避免撞到突然窜出的儿童?

在企业园区中,无人配送车能否通过园区安保许可通过?能否通过坡度较高的减速带?能否在人流量大时乘上电梯?

在公共道路上,无人配送车能否规范行驶,合理减少车祸可能性?面对非法行为阻碍前行时,能否灵活变通?

这些问题都值得无人配送车企业思考。

2021年10月,一辆美团无人配送车直行过马路时,遇到社会车辆从道路另一侧右转驶来,无人车在路中启动紧急制动停止,最终还是造成车祸。依据事发时的行驶视频,交警判美团全责。

今年6月,一辆美团无人配送车追尾公交车。

今年9月,一辆阿里巴巴菜鸟快递车面对逆行公交车毫不退让,最终以公交车的让路结束。

目前,对于无人配送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我国法律法规还是一片空白。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说:“在现行《道交法》下,有安全员配置的L2、L3级自动驾驶车辆是可以解决法律问题的,但如果没有安全员,则面临法律的空白。”

作为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前奏,9月19日,在2022国际(合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中的活动上,合肥市首次为无人配送车头部企业白犀牛颁发了低速无人车商业运营许可,此次颁布的商业许可尚属国内一线城市首例。

截止9月中旬,白犀牛在高新区、蜀山区均完成车辆部署,已实现7 12小时商业化试运行,运营里程数万公里。

在一线城市的商业运营许可,代表了合肥政府对白犀牛安全性的高度认可,也提振了全行业的信心。

在亚马逊败走无人配送车市场后,行业内所有企业都应重新思考无人配送车的应用方向改进,或许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亚马逊   里程   安全员   阿里巴巴   犀牛   疫情   失望   物资   车辆   成本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