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怎么从小长大的?

华为成长简史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成长简史


第一阶段 任正非与探索期


一、任正非的家世


任正非的爷爷叫任三和。任三和凭借制作金华火腿的手艺,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的任店村远近闻名。


所以,有书中说任正非也是浙商的后代,可以从这儿得来。


任正非的父亲叫任摩逊,任摩逊自幼聪慧好学。


1931年,任摩逊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当时,完全称得上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也是在这一年,任正非的爷爷奶奶相继病逝,任摩逊的求学之路突然断了经济来源,只能遗憾辍学。


任摩逊回乡找了一份教员的工作。之后,任摩逊进入广州的国民党412军工厂从事会计工作。


那个年代,战火纷飞,任摩逊所在的军工厂先后迁址广西、云南、贵州。


源于对国家的热爱,任摩逊积极宣传抗日,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


没有办法,任摩逊被迫逃回贵州山区,重拾教鞭。


在这里,任摩逊结识了任正非的母亲程远昭。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


这一年,任正非的父亲34岁,母亲17岁,任正非排行老大,下面还有6个弟弟妹妹。


任正非的父亲任摩逊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抚养照顾孩子的重任都落在了任正非的母亲程远昭身上。


食不饱、穿不暖……让儿时的任正非饱尝了生活的苦。


这是任正非以后参加工作时时提及的,或许也是任正非坚毅果敢刚强性格形成的原因之一。


1963年,19岁的任正非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即现在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求学期间,任正非主科门门刻苦,还自学修完了三门外语。


稍有闲暇,任正非便把《毛泽东选集》捧在手中,反复阅读,爱不释手。这也为任正非以后创立华为,并带领华为由小到大再到强,提供了智慧源泉。


1967年,23岁的任正非毕业。任正非没有选择就业,而是选择应征入伍,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1972年,任正非和孟军生下了大女儿孟晚舟。


1975年,夫妻俩生下了二儿子任平。


1978年3月,任正非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由此可见,任正非在部队也是科技标兵、技术骨干。


1982年,38岁的任正非选择转业。15年的军旅生涯里,任正非从普通一个士兵,成长为副团长。这段不平凡的当兵生活,对于任正非后来创立华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转业后,任正非来到了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进入了南海石油集团下属的一家电子厂。也就是在这家企业,任正非的人生又迎来了一次重大转折。


在这家电子厂担任管理的任正非,被骗走了200万元。200万元,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放在现在,相当于2个多亿!


因为这件事,任正非离开了南海石油集团。可能也是因为这件事,导致了任正非与第一任妻子孟军的分手。


当时,孟军为南海石油集团的高管,负管理责任。


在事业遭受巨大挫折的那段时间,任正非在军队和儿时的苦难给他的坚毅品质,让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垮。


任正非的父亲任摩逊和母亲程远昭从老家赶来照顾任正非。父母的关心和鼓励,给了任正非莫大的力量。


第二阶段 华为婴儿期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创业热土的深圳,任正非并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任正非拉了5个好友,东借西凑了2万元钱,创办了一个加上他自己,一共6人的公司,取名为“华为”,可能是“中华有为”的意思吧。


创立之初,华为遇到了所有初创公司都遇到的资金短缺、经验不足、市场有限等困难。为了生存,华为卖过减肥药、报警器、气浮仪等,最终帮助华为渡过难关的是交换机业务。


华为的起步之路,是一条典型的从引进、到消化、再到创新的成长之路。


华为尝到商海的第一个“甜头”源于代理HAX交换机。


华为在商海掘到的第一桶货真价实的“真金”源于自主研发HJD48交换交换机。


研发HJD48交换机时,华为启用了郑宝用。郑宝用为清华大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


在那个时代,同时顶着清华博士和华科硕士光环的人,并不多见。由此说明,华为对技术人才的重视和吸引力,可见一斑。


华为从HJD48交换机产品,取得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上世纪80年代,营收破亿的企业,并不多见。


华为员工,从当初的6人,一举突破100人!


1992年,任正非带着华为骨干去美国进行了考察,考察给了任正非巨大的震撼和冲击。


1992年,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上一年,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邬江兴带领的团队,研发出了万门级的数字程控交换机。任正非反复权衡,决定进军程控交换机!


第三阶段 成长期(1)


1993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JK1000模拟空分局用交换机研发成功。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并没有让华为的模拟空分交换机风光多久。


1993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到来,使得模拟交换机市场萎缩迅速。


任正非居安思维,克服资金、人员、技术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投入最精干的力量进行新一代交换机的研发。


1993年底,华为成功了研发出了C&C08数字交换机。


乘胜追击,华为又启用年轻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了与C&C08数字交换机搭配使用万门机。


该型号机器以卓越的性能、可靠的质量、精美的设计和简单易用的操作菜单迅速赢得了市场,并获得了几十万台的亮眼销售业绩。


第四阶段 华为成长期(2)


1997年,华为人员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幅度越来越宽、产品研发周期越来越长,企业运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华为找到了和曾经与华为有同样遭遇的IBM拜师学艺。


1998年开始,华为构建起了IPD格局,即集成产品开发模式。


1998年,华为推出了企业管理大纲《华为基本法》。这一年,华为员工突破8000人,销售收入近50亿元。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又引入了ISC,即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整合相关部门,成立了“供应链管理部”。


也是在这一年,任正非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姚凌生下的任正非的三女儿姚安娜。


在归核化管理方面,华为将包装、接待、培训、配件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在薪酬绩效管理方面,华为师从HAYGROUP公司,从组织架构、流程设计、人力配置、薪酬激励、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


1999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2001年,华为进军俄罗斯。在此前后,华为在非洲慢慢打开局面。


2005年,华为在南非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并在荷兰扎下根。


2006年,华为在英国成立伦敦分公司。并在德国撬开合作大门。


2007年,华为将欧洲科技研发核心部门从英国转移到德国。之后,陆续在德国建立创新中心。


2008年,华为拿下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与香港李嘉诚旗下电讯盈科合作,标志着华为国际化又迈出重要步伐。


2009年,华为完成在法国的3家研发中心的设立。


2015年,华为在接入设备上进行研发并取得成功。


之后,华为又在移动通信、光通信和数字化等领域进行大力投入,并收获颇丰。


华为,成功的度过了3G时代,走进4G时代,引领5G时代。


目前,华为正在酝酿6G时代的技术储备。


华为,从一个6人的小作坊,成长为一个拥有20万人的世界一流大企业。


华为,一个民族企业,需要漂亮国举全国之力限制它!了不起的华为,已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中华有为的承诺。


2011年,华为营收2039亿元,中兴营收86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一点。


2020年,华为营收8914亿元,中兴营收1015亿元,前者是后者的八倍。


漂亮国的严厉制裁,对华为的经营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华为没有止步,节奏不乱,奋勇向前。


未来的华为,我们充满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华为   生下   南海   销售收入   交换机   父亲   母亲   时代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