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D激光成形技术超美国,加速飞机国产化,或将改变制造业格局

我国有一项连美国都想要的技术,你知道是什么吗?

没错,它就是——3D激光成形技术。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项技术有多厉害。

3D激光成形技术

它是3D打印技术中的一种。

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通过计算机建模,在电脑上模拟出要打印的构造。

然后做出相关的材料,3D打印机就能根据模型,在一层层平面上打印出立体的物品。

3D打印的主流技术分为4种:

第一、熔融沉积成型(FMD);

这个过程与二维打印机的打印过程很相似,只不过从打印头出来的不是油墨,而是ABS树脂等材料的熔融物。

第二、光固化立体成型(SLA);

平时我们通常将这种工艺简称“光固化”,与其它3D打印工艺一样,光固化设备也会在开始“打印”物体前,将物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切片。

第三、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SLS工艺使用的是红外激光束,材料则由光敏树脂变成了塑料、蜡、陶瓷、金属或其复合物的粉末。

第四、三维印刷工艺(3DP);

也可被称为粘合喷射、喷墨粉末打印。这种3D打印技术的工作方式和传统的二维喷墨打印最为接近。

3DP是继SLS、FDM等应用最为广泛的快速成型工艺技术后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的一项快速成型技术。

在这项技术上,中国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据中航工业的资料显示:

从2001年起,我国就开始重点发展以钛合金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为主的激光3D打印技术。

它可用于打造战斗机的零部件,使得重量减少40%,并提高其性能,被称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

最主要的是这些技术不仅被我国攻克了,还把它用在了国产大飞机C919等重大设备中。

那么,问题来了!

3D激光成形技术应用在C919身上有何好处?

2021年,西工大与中国商飞公司合作应用激光立体成形技术。

打印出了国产大飞机的中央翼缘条,2013年成功应用于C919大飞机上。

据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透露:

C919装载了28件3D打印的钛金属舱门件,两件风扇进气入口构件。钛合金3D打印件成功应用于C919舱门复杂件,力学性能明显高于原有铸件。

在之前C919使用的是国外的LEAP-1C型发动机。

而就在2021年8月20日,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成果。那就是——GE航空增材制造中心实现了第10万个3D打印发动机燃油喷嘴下线。

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型号,每台发动机需要安装18或19个燃料喷嘴。

据GE表示:

3D打印燃料喷嘴相比传统燃油喷嘴在多方面取得了进步,部件数量上由20件降低为1件,重量整体减轻25%,使用寿命提升了5倍以上。

除此之外,我国返回舱防热大底框架结构也是3D打印出来的——采用的是激光沉积3D打印技术。

其实就是——钛合金框架。

我们都知道整个载人飞船要进入地球的时候,需穿过稠密的大气,并且在此还要经历几千度的高温,而钛框架的作用就是支撑防热结构。

实际上,3D打印技术不仅满足了航天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标志着我国在控制系统、材料工艺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3D打印技术不仅可节省时间和材料,也能让研究人员短期内轻易打印出组装样机所需的各种高端、精密的零部件。

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通过3D打印出来的飞机零部件,不需铸模、锻造和组装等传统制造工序的任何帮助。

其实我国这款技术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是比较晚的,它的出现可能会改变制造业格局。

就连美国征服不了的技术,却被我们国家征服了。

甚至在我国打破这项技术后,他们都可能处于懵逼状态。

因为永远都想象不到卡了他们10年之久的3D激光成形技术,竟然被中国打破了。

而我们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是离不开我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

他被称为:中国3D激光打印技术带头人。

毫无疑问,在激光成形技术上,他是天才级的人物,他做出如此大的成就,就是为了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正所谓,哪有什么数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国   激光   防热   舱门   喷嘴   技术   美国   发动机   制造业   格局   飞机   工艺   我国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