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洱,尝滇南马帮菜

作者:刘雪飞燕

立秋一过,天气清凉了许多,然而时间尚在中伏滑行,蝉声依旧,阳光也透过枝叶倾洒一地,继续描摹着夏的纯真和明亮。

每天清晨,宁洱这座城市,在浓郁的乡音缭绕中醒来,宁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原名普洱)先民用扁担和马帮开辟出连接外界的崎岖古道,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驿站。山间铃响马帮来,弯弯月亮挂古道,准备美食盼阿哥还,“赶马的小阿哥,阿妹来等着,阿哥你要快快来,快来把那情话说……”一首《马帮情歌》道出普洱茶文化、马帮文化及阿妹牵挂赶马帮出远门的情郎,何时归来的思绪,打开了人们对赶马岁月的回忆……


在车辆如梭的今天,寂静的山林,再也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声,但是马帮菜经历岁月的沉淀和洗礼,在茶马古道边代代相传,行走于茶马古道间的赶马人,带来了各地的饮食方式和习惯,融合我们宁洱当地特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宁洱马帮菜。马帮菜的多变,也许是来自生活的不变,在茶马驿站,不断赋予马帮菜以新意,这给平凡的日子,增加了很多乐趣和回忆。

豆腐是马帮菜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话语间,老板已开始做豆腐,从黄豆到豆腐,石磨研磨,豆汁缓慢流出,滤过豆渣,文火慢慢细熬,点上卤水,静待豆汁凝固,以物重压,榨尽浮水,垒砌桌前,满是豆香。马帮菜中的豆腐,花样很多,豆汤煮白菜,油炸豆腐,豆腐脑,豆腐渣,豆腐皮,豆腐干等,花样不一样,呈现出的味道绝无统一。不由让我想到一篇小学作文:“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个做豆制品生意的老板,做硬了是豆干,做薄了是豆腐皮,做稀了是豆腐脑,做没了就是豆浆,万一卖不出了可以做成臭豆腐……”老一辈常言: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做豆腐两点就得起来泡黄豆,半夜还得翻豆干,整天连轴转,夜不能寐,简简单单的豆腐干需要三十多道繁复的工序。显然,做豆腐并非那么简单的事,倒也写出了,豆腐吃法的多样。古人云豆腐为“合得”,吃豆腐的人安于清贫,做豆腐的人懂得顺其自然,这是一种匠人精神,更是一种马帮精神。


灶火燃起,随着大铁锅里发出的“呲呲”声,飘来的香味瞬间打开了我的味蕾,停不下来的咽口水,马帮腊肉,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风干,依然淳朴厚道,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承载着家的味道,一口下去,咸香肉质在嘴里化开,熟悉的味道植入记忆深处,家才获得完整的意义,这是马帮腊肉带给的体验。


我钟爱于马帮锣锅饭,三五好友火塘边围坐,锅盖掀开的瞬间,闻到了故乡稻花的纯酿,不由想到“石磨幽幽嚼沧桑,米饭团,糯血肠,锣锅沸沸醉马帮”。闲聊间,老板的父亲,给我们端来了一盆热腾腾的马帮干板菜汤,老伯是个老赶马人,不由分说,他并给我们讲起了马帮故事,老伯的故事加上那一碗干板菜汤,能喝出老辈人讨生活的不易,又或许吃出了记忆中母亲的叮嘱牵挂,喝出忘不掉又回不去的游子归心。平淡的食材,经过一双巧手和细腻的心思点亮在外打拼人的日常,温暖彼此,我们从开始的谈笑到后面的眼眶湿润,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此刻,马帮菜,它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乡愁,“一著入口,三春不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马帮   普洱   豆汁   豆腐皮   菜汤   豆腐脑   石磨   阿哥   古道   豆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