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古今医案按》中,有这么一个医案:丹溪治陈状元弟,因忧病咳唾血,面黧色,药之十日不效,谓其兄曰:“此病得之失志伤肾,必用喜解,乃可愈。”即求一足衣食之地处之,于是大喜,即时色退,不药而愈。由是而言,治病必求其本,虽药中其病,苟不察其得病之因,亦不能愈也。

案中患者面色漆黑,还有咳血,病情不轻,在用药正确的情况下完全无效,却用情志疗法治好了,不需要一味药。最后的那句话很值得玩味:虽药中其病,苟不察其得病之因,亦不能愈也。什么意思?治病,药用得再对,如果没解决“因”,就好不了。在很多人的概念里,总觉得,只要医生对症下药,就可以药到病除,但事实上,医生和药并不是全部,并不能解决全部的“因”。

比如鼻炎,药用得再对,没有避寒保暖,天天开着空调,“因”还在,就好不了;比如痛风,药用得再对,他日日举杯,不愿改变,“因”还在,就好不了;比如痔疮,药用得再对,总是无辣不欢,“因”还在,就好不了;又比如一对夫妻因为怀不上小孩互相埋怨、争吵,不良情绪影响到肝气的疏泄,更加难以怀上,如果不能调节他们的情绪,做到互相理解,“因”还在,就怀不上。

医生,不仅仅只是用药而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推动“以治病为中心”的治疗观念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管护理念转变,迫切需要提升公众和广大患者的健康素养。每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状况心中有底,是进行自我管理的基础。当每个人真正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才能变被动医疗为主动管理,落实大卫生、大健康观念。

提升公众和广大患者的健康素养,需要医患携手共同参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在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我们通过健康讲座、健康服务、健康扶贫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发力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们定期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医学科普讲座,提供心肺复苏、慢病管理、母婴保健、家庭护理等健康知识;另一方面,也开展送健康行动等,为相关人群提供公益体检,从体检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进行干预、在干预中开展教育。

拥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是最经济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响应各级政府号召,走进青海玉树等贫困地区,开展健康扶贫,为当地百姓送健康、送知识。帮助更多人提高健康素养,增强健康意识,有助于避免“小病不治变大病,大病难治变重病”的健康困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每个家庭都能拥有较高的健康素养,就能减缓疾病的发生,减轻家庭负担。为此,我们发起“家庭健康守护者行动”,提升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医生的关联度,提升每个家庭的健康自我管理水平,推动构建更好的健康文化氛围。

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每一个人能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能清楚知道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有力保障,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拥有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在孕育生命时了解如何对下一代生命健康负责,那么,从“治病”到“治未病”的转变必将到来。

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健康是人们拥有其他各种能力的最基本要素,唯独拥有健康功能,人们才有能力完成其他“功能性活动”,从而实现有价值的生活,个人的健康红利才能转化为国家的发展红利。

全民健康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的。相信随着个人健康素养的不断提高,南山之寿、松柏之茂不再只是美好的向往,中国梦将会有更加坚实的健康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玉树   健康   责任人   红利   大病   素养   中国   全民   患者   医生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