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苦旅

国庆假期过半,气温上演从三十度到十三度的大逆转,一夜秋风起,连绵秋雨长。

天阴雨湿又疫情防控,占据图书馆一隅,温一温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前拿到手又弃置一边的书,在突然的寒凉里似乎也有了温度。

汉字是有温度的,而文字里则有咀嚼后的欢愉。看一遍读一遍再会意一遍,阅读本身就是享受。汉字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而作者在文字的排列组合上又不仅仅是叙事,在叙述中融入了他的情感,他的情感又是如此的细腻,文字组合的高手偏又极擅长抒情,抒情里好多知识点像是打通了我混沌的记忆,源自作者历尽艰辛的体验,让我着迷。

李冰携都江堰的水浩荡而来,青城山将之解释为“天人合一”,所以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谁能想到,传扬佛教文化的敦煌莫高窟曾经居然由几乎文盲的道士来当家?外行领导内行,后果真的很严重啊!沉重的话题作者也能幽上一默,黑色幽默。

你知道“宁古塔”是什么样的地方吗?我之前真的纳闷为什么会把人发配到一个“塔”里,惭愧!历史变迁,如今的大中国,海南岛成为夏日风情的代名词,而曾令人闻之色变的宁古塔(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如今飘过人们脑海,无疑是水晶一般的北国冰雪风光。

西域为什么在我的脑海中显得那么神秘?张骞为什么出使西域?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小哥哥“走西口”之后成长为金融巨鳄,正当和非正当的竞争都一样残酷。

美丽的杭州西湖之所以能保住她的美丽,是一个贯通千年的人文宣言:“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美丽,关于人间。”西湖的宣言里有白居易、苏东坡,白娘子,还有那个让妻子“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千古情圣钱镠共同参与谱写。三峡岸边,“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天一阁、岳麓书院,私家藏书楼,学子读书地。中国文化的传承,学术思想的碰撞。文明代代相传需要书籍,塑造品行端庄的文化人需要书院。文化人余秋雨来到这样的地方,也不免肃然起敬。可怜的我记忆中的朱熹是一个刻板的道学家理学家,而余秋雨笔下的朱熹,则是一位令人敬爱的老师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你会在书中再一次认识很多人。青云谱的庭院里,“绝境归来”的大画家徐渭,朱耷、原济们挥就了真正的艺术生命。

美丽安静的江南小镇,欢乐悠扬的侗族大歌,让人惊心动魄的西江苗寨——蚩尤的后代,还有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籁之音。故乡,早已只在我心中,而灵魂永远在流浪。在杭州,在黄州,我们都能看到大文豪苏东坡的足迹,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心灵的漂泊者,穷其一生在寻找皈依之所。当我们走到了终点,陶渊明诗云“托体同山阿。”

是写实,是抒情,是议论,不乏想象,不乏浪漫。

跟随余秋雨,走进“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中华大地,走进唐朝的烟尘大宋的黄沙,走到阳关看一看雪走到宁古塔与亡魂对话,也到远方接受海的洗礼。

晚风携着雨点,雨点敲打头盔,下次再读,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2022年10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海林市   莫高窟   秋雨   西域   汉字   朱熹   文化人   抒情   美丽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