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汇率还是保房价?汇率之争、国运之战!人口增长的破局之路

这段时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一直涨涨跌跌,随着汇率下跌,各种保汇率的政策也接踵而来。大A股也很配合的随着汇率起起伏伏,韭菜们苦不堪言。截止到9月24号,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跌破7了。

保汇率还是保房价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被翻出来了

为何市场总会关注这个“7”呢。


破7就破7呗,小时候我记得中美汇率一直在7到9之间徘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慢慢的汇率变到“7”附近浮动。

“7”慢慢成了人们心中的一个情绪分水岭。

人们担心一旦破“7”,经济将会下行。就好像“7”是个大坝,洪水一旦漫过,将不可阻挡。

其实对于乐观派来说,破不破7,都不重要。

因为都是赢麻了

为啥呢

因为

教科书上说,人民币下跌有利于出口,是有助于制造业发展的,

咱们国家又是制造业国家,对于出口自然是大大大的利好。


人民币上涨是因为我国供应率强盛,供过于求,体现人民币真实价值

出国消费,去海外淘,更加便利,同样的钱,买的东西却比以前的要多,也是大大的利好。

你看

人民币上涨利于进口,这是赢

人民币下跌则是因为我国鼓励出口,这也是赢。

好家伙

这是赢上加赢,赢麻了。

调侃归调侃。这些还是禁不住推敲的。


实际上

人民币破7,意味着通胀走高,物价要涨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变得不值钱,购买力变弱,中国又是大宗商品进口大国,同样的东西,要比以前花得多。传导到消费端,就是物价变贵。

人民币破7,意味着失业率增长,工作机会要少了。企业成本变高,不扩张,为了活下去,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于是乎就裁员。

人民币破7,意味着资本出逃在即,资产价格可能绷不住了。资本是逐利的,流向更高的收益里面。

总之

苦日子要来了。

不光是中国,别的国家更不好受。

美国作为第一货币,是各个国家货币的锚。

在外汇市场杀疯了

现在的外汇市场

一个成语形容

“血雨腥风”

自美国加息以来,全世界只有四个国家对美元的汇率是升值的。

分别是“巴西”、“秘鲁”、“墨西哥”、“俄罗斯”。

这时候有的小伙伴就好奇了。

毛熊的“卢布”坚挺,还是有迹可循的,毕竟是能源大国,核力量不容小嘘,能退能进!但是那些看起来不咋样的国家,居然还能在美元加息的周期里,敢对美元强势升值。

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扮猪吃老虎?难道一直伪装弱小,其实实力雄厚吗?瞬间脑里补了120集屌丝逆袭苦情励志剧。

事实是真的是这样吗?

NO!NO!NO!!!

那么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

这些国家,在美元升值加息前,已经扛不住通胀,早早开始的就开始大幅度加息了。

就好比赛跑步。黑人壮小伙和一个身残志坚的老年人比赛长跑,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看上去,老人和年轻人是同一水平线上,其实可能已经超了好几圈。

所以除了能源多任性的“毛熊”,在这场美元加息潮中,能独善其身的没有一个

大美丽国的这招“葵花宝典”,屡试不爽。只要牺牲美股的一点损失,就能利用“美元潮汐”效应收割全世界。

别的国家就是待宰的羔羊吗?

当然不是,面对美元的挥剑而来。

各个国家也是出台了相应的加息政策,就是为了对抗美元升值。

你升我也升,这样咱们汇率就不会变。

理想是美好,现实是残酷了。

其中的缘由讲起来就有些长了,有时间再展开说。


面对美元的升值各个国家在汇率市场都展开加息的操作,但唯独中国却反其道而行,选择了降息。

这时候,聪明的同学就该看出来了,人民币利率降低,放咱们中国的银行里不值钱了。美元利率升值,放在美国的银行里有钱赚,那么聪明的货币不全都跑到美国了吗?别的国家都加息,你为啥,还敢逆周期降息呢?

是对美国人民的爱吗?

还是人傻钱多?

这些当然都不是,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咱们的大“夜壶”

房地产

咱们民族自古就有乡土的情节,这也是我们民族的韧性。
每年春运都是人类最大的迁移。
落叶归根,故土难离,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浪漫情怀。
所以国人对房地产独有的迷恋。
有房才有家。古人杜甫更是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在过去,中国房地产约450多万亿的市值,股市约80-90万亿市值。
房地产是股市的5-6倍。

作为在咱们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起到经济拉动作用的房地产,自然是功不可没。每当咱们国家遇到经济进展不顺的时候,它总能像个超级英雄似的横空出世!

狂飙突进,

所向披靡,

势不可挡,

带着我们大步前行。一路把咱们国家拉倒GDP第二的位置。

但它就像个潘多拉魔盒,自从打开后,咱们享受时代红利,也承受了时代的眼泪,天天上班,日日搬砖,操劳一辈子,也就换来了一套房。

每天到月底的时候,看着催还贷的短信,总是不由的咒骂一句,但却又不得不去还款。

说了这么多,

那么房地产汇率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房地产和利率是负相关的。在加息周期的时候,企业的贷款成本就会变高,房价会变贵,咱们老百姓的买房成本与贷款也会变高。企业不盖房,老百姓不买房,进入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在降息周期呢,企业贷款成本就低,咱们老百姓买房成本与贷款压力就会变小。房地产业就会进入扩张周期。利于楼市发展。

在今年年初,国家提出GDP年增长“5.5%”的目标,在世界整个经济不好的大背景下,稳增长摆在首位。

可是除了房地产,貌似没有合适的目标,所以这个“夜壶”,又不得不拿出来在用一用。

今年1~8月,央行已经三次下调房贷利率,分别是1月20日,5月20日和8月20日,调整后,目前的房贷利率是4.3%,一共下降了35个基点,堪称高降幅。

在写这个稿的时候,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降了0.15个百分点。

为了刺激房地产,央妈真是煞费苦心,一路保驾护航啊。

咦,等等!

问题来了,这样看来,加息是不利于房地产发展,不利于房地产发展,就不能稳步推进经济稳步向前。但是降息,就会面临了美元收割的命运。

一方面国内经济萎靡,另一方面国外挥舞着金融这把镰刀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

怎么办?

目前来看,中国的做法就是降息,保房产;虽然这样会造成资本的流出。

因为房地产太重要,它是和银行深度绑定的。一旦房地产不稳,极有可能影响的银行信用。

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凭证。如果信用完蛋,大家都会跟着完蛋。

说人话就是,房价不能大幅降价。先前买房的还着高额贷款,你要是降价了,让那些80,90为了娶老婆买了刚需房的怎么办?毕竟不是人人都有好几套房子,大多数人供着一套房子,还着高额贷款。如果利率加息,还款压力大,经济不景气,还不上贷款,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在低价抛售。由于,房子自身就在不断的贬值中,卖的途中就在下降,会导致卖不到原先的价格。银行就会面临巨额的损失,为了避免损失,银行就会收紧放贷,中小企业就更不容易贷到款去扩张生产了。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就会减少,经济活跃性就会下降,供需减少,然后就金融危机了。

所以,目前看来,还是降息保楼市好一些。这也是好多自媒体说抄底买房的原因之一,毕竟降息就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在降息周期购买房产,然后在加息周期享受房产带来上涨的红利。

那么,既然降息是为了稳住房地产这个庞然大物。面对汇率“破7”、“美元潮汐”的收割只能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是

看似我们汇率之战上败下一城,

实际上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先看一则报告

国外投资屡创新高!!!

ABB、宝马、大众等等都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其中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作出最终投资决策,表示将全面推进其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一体化基地项目。这是巴斯夫全球最大的投资项目,到2030年,巴斯夫预计对该项目最高投资100亿欧元。中国的化工产业份额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四成左右,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潜力巨大。甚至据巴斯夫集团估计,到2030年基地建成时,全球的化学品增量甚至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

今年1月-5月,中国吸引外资直接投资平均175亿美元/月,平均月增速达20%。韩国、德国、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 58.9%、30.3%、26.8%和 17.2%。欧美政客一个个“和中国脱钩”喊得震天响,但他们的企业却不买账。

其中的“大众”甚至和政府唱反调起来



降息的恐慌来自人民币的贬值、外资逃离中国的恐惧

那么,看了这个数据

翻译翻译,什么叫“外资逃离中国”?

咱们大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全球GDP第二,就是靠着改革开放,凭着制造业轰轰烈烈走过了激荡4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制造”提供了舞台,制造业也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40年间,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并且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可以这么说,制造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主体。而其中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就是中国攒下的第一桶金。

时至今日,印度,越南,纷纷开始效仿中国,承接大量中低端制造业。其中越南最有优势,有着“小中华”的称号。但是过度依赖的外贸的他们,面对美国加息绞杀,好比泰坦尼克号刚刚全速行驶就撞上冰山。美元加息,全球血液回流,需求减少,投资锐减。

大西洋上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 on the Atlantic

所以,有了这些反面的教材,我们更应该,提高咱们的产业链,不能太过度依赖外贸,加大国内的内循环同时,还要做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说白了,以前的产业链,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生产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最终所得到的利润却是最少的,属于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纯属挣个辛苦钱。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做着轻松的工作,却享受高福利,高薪酬的待遇,就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利润高,附加值高。

想一想,LV、爱马仕、高端汽车等等奢侈品,它们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当然现在的低端产业链目前还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中之重,因为,低端产业链提供的就业机会太多了。在转型初期,这些因素太重要,适当的降息,解决低端就业,投资成本降低,还能吸引外资投资。

一箭双雕

当然,抢产业链的不光是中国,美国也是这么想的,要不你看他们近期的新闻,天天逼着半导体公司回美国,前段时间还签署了“生物法案”,为了就是遏制中国生物技术,咱们的大A股的医疗板块也应声大跌。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基础跟咱们比烂成一b,但人家毕竟也有政治优势和意识形态优势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抢饭碗的关键期,咱们要是这个节骨眼上落后,那可就便宜了别人。

所以这时候再降个息,让人民币汇率贬一点,这下欧洲乃至日韩的产业链跑到中国劲头就更足了,降息的负面影响只是暂时的,但把产业链抢到手,正面影响那可是长远的。

面对资金外流的金融风险。这种情况在2015年前后曾经出现过一次,当时美国布局对我们收割,国内资金疯狂外逃,我们消耗了10000亿的外汇储备才稳住局面。不过这一次我们外汇储备雄厚,30000亿外汇的储备算得上全球头一份的皮糙肉厚,而比外汇储备总额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强劲的顺差进账完全可以对冲。2022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0777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7747亿。外汇储备加上贸易顺差,只要能挡住美元加息的带来美元外流。我们就能苦尽甘来,抓住这次全球大变局带来的机会,享受胜利果实。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真的要见证历史了。

谁能撑到最后,最后的赢者通吃。而这场博弈也将直接决定中美两国的国运,乃至未来全球政治格局的走向,决定人类文明的命运。

现在

决战中的较量正在进行时,

你我皆是棋子!

胜!产业链全面完善。不用一直都是世界的代工厂,用我们工人福利和环境为代价,去补贴发达国家。

胜!我们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位置,人们将无法忽视中国所做的一切。

胜!向世界证明成功的道路不止美国一条。

胜!GDP重返世界第一,中国将引领了第四次或第五次工业革命,在全科技领域将欧美所有国家踩在脚下,幻想一下,甚至能够作为唯一的太空殖民者,届时GDP总量超过世界一半都说的通。

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

四千年前,我们同古巴比伦人一样铸造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

两千年前,我们和古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

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

历经百年苦难,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

五千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换了好几轮!

汇率之战还和人口增长有关系,只要稳住人口增长,未来可期!

人口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

面临老龄化的愈发严重,据报告,2035年,60岁老人将要突破4亿,在总人口比重将要超30%,进入重度老龄化国家。另一方面,2022年-2025年期间,我国的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而解决人口增长的破局之路的答案,可能就写在这次中美的“国运”之战中。

过去20年靠的房地产这头巨兽,连拽带拉,把中国的GDP送到世界第二的位置。

如今房地产肯定不是带动经济的刺激点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出色的完成了,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逐步推进属于它的时代也该落幕了。

高房价、996的内卷抑制了出生率

未来只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端数控机床、高铁制造、航空航天飞机制造、军工科技、机器人、生物科技、新能源、半导体等等。

才能再次带动中国的经济继续腾飞。

大家做着简单的工作,享受高工资,高福利,高假期,不用加班内卷,有更多的时间去生活,有更多的时间去谈恋爱,去造娃,去带娃;自然出生率就上去了。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千载暗室,一灯即明

什么样的终点,什么样的会当绝顶,才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从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新中国成立,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史,如今中国重回世界之巅只差一步之遥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汇率   国运   美国   产业链   中国   制造业   房价   人民币   美元   国家   经济   房地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