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有何寓意?年过50,把好三关更健康

王大爷自退休之后,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和同龄的刘大爷比起来,不仅看着要老一些,身体素质、精力和体力也有明显区别。因此,王大爷喜欢和刘大爷讨论养生之道、希望能讨到一些养生经验。

刘大爷告诉王大爷,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养生秘笈,只不过是保持了科学的饮食、定期进行运动而已。而且,刘大爷在性生活方面格外克制,即便是有欲望,也保持着规律的性生活频率。

刘大爷格外强调了一句老话“老泻残精,人穷寿尽”,但王大爷对这句话却一知半解,甚至是认为刘大爷这是在讽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如他。但实际上,这句话颇有深意,牵扯到了养生和中医学两大方面。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作出解释。

一、“老泻残精,人穷寿尽”,到底指的是什么?

古人认为,构成人体必须要有三大元素,分别是精、气、神。其中“精”指的就是保证生命延续的最基础物质,而“气”则是大自然界中生命涌动的力量。“神”指的则是人的各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感知能力。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但是,人体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老,新陈代谢、免疫机能、内分泌都会变得越来越差。精、气、神就会开始出现各种障碍,身体变得越来越松散,可能会导致疾病出现。而且,精、气、神的状态衰退,也不单单是和衰老有关,后天消耗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就算自己有再好的体质和遗传基因,后天不知道珍惜,经常保持熬夜、身体过劳、饮食不合理等情况,就会大量消耗体内精气,可能还没有进入50岁,身体就已经衰老了。

如果有发现自己经常腰酸腿痛、四肢发冷、畏寒、盗汗燥热、头晕耳鸣等,或是肾精不足、肾虚的典型信号。

肾经虚亏又会影响细胞增殖和修复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令身体衰老明显、体力感觉大不如前,甚至是要比同龄人看起来老得多。

因此,“泄残精,人穷寿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让大家学会生活,不要过度消耗精、气、神。但是,老泄残精并不属于器质性病变,所以就算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就医检查也发现不了实际问题。

也正因如此,许多人将身体的虚像和衰老划上了等号,认为所有的不适症状都是衰老表现,不需要治疗,更没有必要调理。

二、既然没有器质性病变,是不是代表身体“虚像”不需要调理呢?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这句话想要表达的其实就是肾精对人体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肾精的强与弱,直接关系到了个人体质和生活状态。肾精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个人生活。

我们可以把肾精理解成一种能量,这种能量的强与弱,一部分来自于父母,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后天进食、运动、晒太阳、学习和生活获取的。

也就是说,肾精有水谷之精转化而成的能量,也有运动转化来的免疫机能,而学习和思考则是丰富了精神世界,同样也带来了能量。

肾精、肾气非常充足,则百病不侵,器官功能非常强大。而如果肾精出现了虚亏,特别是中老年人不能固守肾精,就会对水谷运化、自身活动能力,甚至是性生活造成影响。

比如中老年男性肾精不足,就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阳痿等问题。

这种后天的精气固守不足,会造成身体孱弱、各种疼痛症状加倍、衰老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连最后一点精气都不能固守住,可能会对寿命、健康造成影响,加速疾病的到来,甚至是缩短寿命。而已经出现精力不足、肾虚的人,也需要尽早调理。

这种调理并不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因为人体内脏器官并不存在器质性疾病,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也不能发现问题。但身体不适却是切实存在的,因此中老年人要做的就是生活调理。

三、年过五十想要守住精气神,把好三关很有必要!

1、饮食是是第一关,你需管住自己的“嘴”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人到中年,更需要把好饮食这一关,让这片天的景象更好。因为机体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其实都来自于食物供给,所以吃什么非常重要。

肾精不足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就是肾阴虚人群,他们容易有出汗、燥热、口舌生疮等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这类人应当忌口辛辣、燥热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韭菜、洋葱等,都需避免食用。

阳虚患者容易怕冷、溏泄,有时还会伴随胸闷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等种种不适症状,所应当忌口寒性食物,比如柿子、马齿苋、西瓜、螃蟹等。不仅如此,即便是在夏季,阳虚患者也要避免吃大量冷饮。

其实,从这些饮食调节内容来看,中医对饮食调节的理论和现代医学并没有多大冲突。饮食的重点就在于平衡,保证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充足不暴饮暴食、不偏食,并且荤素合理搭配、少食多餐、不贪图口舌之欲,这样身体内的残精才不会被过度消耗。

而且,通过合理饮食搭配,控制食物摄入量,还能起到控制体重、调节体脂等效果。要知道,肥胖也是疾病的一大高危因素,特别是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病以及痛风等慢性疾病相关。而在体重得到控制之后,患这些疾病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下降了。

2、起居为第二关,良好的睡眠和生活习惯很有必要!

古人养生不单单是饮食调节,同时还要做到“起居有常”,也就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随着年龄增长,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会逐渐缩短,容易出现早醒问题,越是睡眠习惯不佳的人,越容易失眠早醒。

而养成睡眠规律,也就是刻意培养入睡和起床时间。通常,每天入睡和起床时间大致相同,也就是建议晚上9-10点入睡,清晨6点左右起床活动。但是,这需要结合四季变化稍作调整,比如进入秋冬季节后昼短夜长,可以适当延缓入睡时间,早晨7点左右起床活动。

养成睡眠规律的习惯可以使生物钟保持正常。接下来要通过生活习惯调节身体,其中最重要的两点为排便和洗漱。中医认为晨起后排便就是良好的习惯,它能有效减少体内毒素堆积,还可帮助肾气运行。

而在现代医学看来,养成排便习惯的确对健康有益处。因为老年人肠胃蠕动能力相对较差,且日常活动量比较少,再受到不健康饮食、喝水量少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功能性便秘,导致排便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养成排便习惯之后,对预防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有一定帮助。

在排泄之后要对面部、口腔、手部进行充分清洁,保持身体表面卫生,减少细菌的滋生。在卫生清洁的同时,还要按摩头皮、叩齿、甩一甩自己的手、活动四肢,这对促进血液循环有帮助,同时还能起到按摩穴位的效果。

3、第三关为情绪,别和自己过不去!

健康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是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健康,第二就是心理健康。活得好不好,心态非常重要。乐观开朗的心态有助于阳气生发、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对固守精气有一定帮助。

不但如此,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情绪和疾病之间有密切关联。越是长期精神过度抑郁、悲观、喜怒无常的人,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而且,情绪还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免疫机能下降。甚至是有研究证实,不良情绪还是恶性肿瘤的突破口。

临床将情绪长期低落、抑郁、不爱与人交流、喜欢将所有心绪闷在心里的性格称为“c型性格”。这个c取自于癌症英文开头,意思就是这类人患癌的可能性更高,它也被称为易患癌性格。

而反观那些百岁老人,虽说他们在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上各有不同,但共同点就是心态都非常好,心胸开阔、性格髓核且心地善良。由此可见,保持每天心情舒畅,的确是对健康有利。

老年人保持心情开阔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有放宽心态,遇事不骄不躁。即便是没有工作,也不能每日宅在家中,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下下象棋或围棋、跳广场舞等,都是不错的方式。老年人进行室外活动,既有利于放松心情,还能活跃大脑,起到促进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效果。

总结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其实就是给老年人警示,让老年人认识到肾精对身体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通过生活调理,稳住最后还没有流失的精气,延缓身体衰老、维持健康状态。

需要提醒老年人的是,有时腰酸背痛、乏力、失眠盗汗也未必就是精气不足的表现,也可能与器质性病变有关。因此,老年人有身体不适,应当先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后,再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调理。

参考文献

【1】《论"肾生精"》. 上海中医药杂志.林水淼.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2002-8

【2】《养肾益精正其时》. 农家科技.黎晓曼.2012-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健康   精气   寓意   老年人   衰老   不适   古人   睡眠   习惯   身体   饮食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