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相见恨晚的科普童书,讲解科普不枯燥,解惑还能保留探索精神

孩子最可贵的是什么?

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孩子如果能保有好奇心的同时,保持可贵的童心和探索精神,是我最希望的。

所以,虽然我家娃是一个5岁的科普直男,但是我一直希望他阅读的科普童书,都是那种有科普性同时又具备童心和趣味性的书。

这套新东方童书出品的《启明星科学馆》做到了。这套从韩国引进的童书,用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串联起科普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养成探索的意识。

整个科普读物分为上下两辑,总共有37册。他从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物质、科学等多个角度给孩子们讲解了植物、动物、环境、地球宇宙、人体、生物、能量等各方面的知识。

我儿子最喜欢这套《启明星科学馆》,是关于它讲述人体的内容部分。

要知道,像我儿子这样5岁的读大班的孩子,这几年体验了太多的居家、排队、疫苗,关于人体的知识空前丰富。这种“丰富”更激发了他们对于人体的好奇心。

比如,我儿子就有无穷无尽的问题:

我们是怎么样品尝到味道的?


细胞里到底是什么样子?


人体是怎样对抗细菌的?

这套《启明星科普馆》这方面就做得极好。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很多很多的人体知识。

而且,不仅每个分册有故事,后面还有专门的启明星科学课堂和我想知道更多两个栏目来进行知识回顾和拓展讲解;而且各个分册中的知识也能够相互的重复,便于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比如,其中的《我们的大脑指挥官》提到了人体的大脑,不仅用图画方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大脑的结构,而且告诉了孩子们大脑不同结构所对应的不同的功能。

我儿子看了这册书,很轻松的就理解了左脑控制右边的身体,右脑控制左边的身体。

关于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内容也很有趣。我儿子读了以后,和我有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你说过blabla~


我怎么不记得我说过。


那是因为你是短期记忆,你只记住了18秒。我一直记一直记,就变成了长期记忆,就记住了。

又比如,讲解人体消化系统的《食物的旅行》分册,不仅模拟人体用竖着的图画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了整个食物的消化过程,还有一个关于“舌头地图”的澄清。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我们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应着不同的味道,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

画风虽然略有点“特别”。但亲测孩子接受度很高。而且他对消化系统中的那些精灵们的各种工作很感兴趣,也无意识中掌握了许多相关的知识。

关于舌头地图的知识,儿子读了《奇妙的五感》,惊奇的发现其他分册中也提到了这个知识点。儿子一口可以说出来这是错误的观点。

绘本最后的“启明星科学讲堂”部分。也非常精彩,用对比、填空的方式让孩子们开动脑筋,回顾相关的知识。如果孩子们学有余力,还可以看后面的“我想知道更多”栏目进行拓展学习。

而且这套书不仅仅是一套科普书,同时也有助于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好的习惯为什么“好”。

比如在提到细菌和病毒的时候,就提到细菌和病毒也有细胞质,它们的细胞质可以被肥皂溶液。小朋友们由此就可以知道,看似比较经常甚至步骤比较“麻烦”的洗手原来有那么大的用处。

又比如,小朋友们可能好害怕打疫苗。但是,当他们理解了抗体、抗原这些复杂的原理,他们对于一名也许就不那么抗拒,反而很骄傲自己比同龄的小朋友知道更多这方面的原理。

其他的内容也非常的精彩。

不同的绘本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演绎方式。比如,《食物的旅行》分册的人物看起来丑丑的,但却采用了和食物消化过程类似的竖式图画排版方式。

而《池塘生物真聪明》故事中,小男孩和爸爸一起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池塘边观察生物,整个绘画风格很有田园色彩。

《哇,是恐龙耶》则是浓郁的科学探索风格。其中,关于恐龙的脚印,可以让我们判断可能是群居动物还是独居动物,是在奔跑还是在走路?关于恐龙的大便,可以让我们了解他是草食还是食肉性动物。

这些有意思的内容,不仅我儿子很感兴趣,连我这个来自恐龙之乡的老母亲都倍感新鲜。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这些非常精彩的科普读物,让孩子们既能了解知识又觉得有趣,更想探索更多。

而作为老母亲的我,看起来唯一的不满意就是自己赚的太少。

不过,买书,似乎是最合算的教育方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细胞质   启明星   相见恨晚   分册   枯燥   恐龙   人体   记忆   精神   方式   孩子   科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