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意外?科学家研究了17年的电磁波,却来自地球上的微波炉

1998年,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检测到了一个诡异的电磁波信号,研究人员激动不已,对数据进行了整合研究,发现这是从未检测过的信号波,频率先高后低,最后再趋于平静

每一段与众不同的信号波可能是天文学中的重大发现,它们通常情况转瞬即逝,想要再次检测到几乎不可能。然而让研究员意外的是,这段电磁波在第二日的中午又被检测到,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从1998年到2015年,帕克斯射电望远镜几乎每天都能够检测到这段怪异的电磁波信号,难道是外星生物在尝试着与我们取得联系?这段电磁波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很多权威性的论文、研究报告频出,都在用不同的观点、理论去猜测它的来源,并将它命名为“佩里顿(perythons)”。

2015年,一位研究员挑战权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发现这段电磁波竟然是一个微波炉发出的,至此,这个长达17年的乌龙事件结束,曾经发表过论文的专家们得知真相后也是哭笑不得。

微波炉发出的电磁波信号怎么会干扰到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为什么这段电磁波会在固定的时间发出?如此长的时间内,为何科研人员一直没有发现呢?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研究员掉以轻心

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帕克斯镇以北的帕克斯天文台,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是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最大的一块陆地,跟其他的大陆板块并不接壤,这就非常有利于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检测宇宙中的电磁波,从而排除大部分来自地球电磁波的干扰。

地球上的物质发出的电磁波对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干扰到底有多大?电磁波又被称为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形式,无论是人类制造出来的电器还是各种动物、人,都是可以发出电磁波的,在物理上对此有明确的定义,“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什么是绝对零度呢?是指0K的热力学温度,换算成摄氏度,约为-273.15 ,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在宇宙中找到绝对零度的物质,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万物都能够发射出电磁波,包括咱们随手捡的一块小石头。

帕克斯射电望远镜之所以被建立在帕克斯镇以北的帕克斯天文台,就是尽可能地排除一些手机、电视、信号塔等人造物产生的电磁波,研究员再把每天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把无用的电磁波过滤掉,留下有用的。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研究员在发现佩里顿电磁波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和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建立联系。

“佩里顿”电磁波是微波炉在特定环境下发出的

地球上的每一种人造器具的电磁波频率都有固定的数值,天文研究所也会根据这个特点进行过滤毫无价值的电磁波,然而佩里顿电磁波是微波炉在特定环境下发出的,不然不可能闹出这个乌龙事件。

起初,研究人员将电磁波的频率和一些电器产品进行了比对,发现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他们就很自然地认为佩里顿是来自宇宙的声音,随后便展开了漫长的原因。

直到2015年,距离发现佩里顿电磁波已经过去17年,在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帕克斯天文台的一位研究员就抱着怀疑的态度提出了质疑,他首先做的就是排除天文台里面所有的家电器,鉴于“佩里顿”电磁波出现的时间都是在每天中午的饭店,他就把目光放在了微波炉上。

在最初的一轮筛选中,帕克斯天文台里所有的家电器都被排除,包括为数不多的几个电磁炉,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他注意到有些员工会在微波炉没有加热结束的情况下,强行打开舱门,这导致微波炉提前停止工作。

灵感乍现,他重复了那位员工的动作,然后对这种情况下的微波炉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就是先高频、后低频、最后趋于稳定的“佩里顿”电磁波,至此真相大白。

又一乌龙事件:GN-z11的大爆炸

这种事情并不是科学界中的第一件,在2017年,科学家通过夏威夷的凯克望远镜观测到了GN-z11的大爆炸,认为这是一场来自130亿光年的星系大爆炸,其规模程度足以载入宇宙史中。

无数的学者对这起“宇宙星系爆炸”展开了研究,各种权威性的论文铺天盖地地袭来,在学术界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波。

在面对众多著名学者的权威时,一位名叫查尔斯·斯坦哈特的教授并没有选择跟风、妥协,而是另辟蹊径,想办法推翻这个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不仅拿出了有力的证据,还给出了最终的答案,“宇宙中根本不存在GN-z11星系大爆炸事件,你们在凯克望远镜中看到的亮斑就是一块宇宙垃圾反射的太阳光,只不过被凯克望远镜捕捉到了。”

学术界再次掀起了一场求证的行动,在大量的证据和研究数据面前,查尔斯·斯坦哈特的推论完全正确,这就是一场乌龙事件。

这些乌龙事件说明了什么?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肯定会心生疑问,搞学术研究的人几乎都是顶尖人才,为何还会闹出这些乌龙事件呢?

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是理论性很强的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它们是基于猜想、推理、演绎、证实而发展起来的,外界很小的一个因素就能够改变整个结果。

人类的认知就是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开阔,这两起乌龙事件并不能够说明科研工作者的水平有限,而恰恰相反,这更能够体验出他们求真的一种态度,在不断的试错中蹒跚前行,这也是作为科研者的必要的精神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电磁波   微波炉   射电望远镜   天文台   乌龙   研究员   科学家   宇宙   信号   意外   事件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