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定痛汤》治疗急性胃痛见效快,效果好

急性胃痛,常是由于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或受寒凉刺激,或情绪波动、肝气犯胃,而导致突然胃脘剧痛,上则但干呕,不能呕吐;下则但腹胀,无矢气及下泻。首先排除肝胆及胰腺疾患,在饮食不当,犯寒受冷之后,每发作,剧痛数日,始能缓解。

其痛楚不亚于胆道蛔虫、胆囊炎、胆石症之痛势。由于伤食受寒诱发者,每以寒证论治,不但收效甚微,甚至反趋加重之势。冥思之后,方悟寒邪化热之理,亦适用于此等病,察其舌脉,或伴口臭,或脘痛拒按,或大便燥结,或小便黄短,甚至伴有发热等,一派实证热证之象,故在治疗上更弦易辙,用清热定痛汤治疗,竟收到很好效果。

方药组成:北柴胡,黄芩,栀子,白芍,蒲公英,枳实,槟榔,木香,五灵脂,玄胡,川楝子。

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柴胡、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枳实行气消痞;栀子、槟榔清热降火,通利三焦;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与枳实配伍可以理气和胃,木香行气降逆,川楝子泄肝气以和胃气,配合大量蒲公英清解郁热;玄胡、五灵脂行瘀活血止痛。

病案举例:

1.李某,女,28岁。胃脘疼痛阵发加剧3天,痛连两胁,纳呆微泛呕,心烦易怒,多梦,咽干,舌质红,苔黄微燥,大便不畅,小便黄赤,脉弦数。

方用:清热定痛汤。

1剂胃痛减去大半,2剂诸证皆除。

2.王某,男,46岁。发病之日,系于午饭前腹空饥饿,吃冷糕一块,稍片刻即用午餐,下午突发胃痛。根据患者主诉,辨证为受寒伤食 用理中汤加消导之品,服1剂不但未见寸效,反而痛势加剧。转医用止痛针剂及止痛药片,也无效果。

再次详诊:脉象洪数,舌质红,苔黄燥,胃脘疼痛拒按,大便2日未行。处方:清热定痛汤加大黄。

急速煎服,服后1小时痛减,4小时后服第二煎,痛大减,仅遗留少许不适,继服1剂痊愈。

按:一诊投理中汤是以患者主诉为依据,未加详审舌脉及病史等,故药不中的,犯“实实”之错。如系寒中伤食,用药并不悖谬,然药后病情反剧,即值得推敲。细询之,知有感冒史,察舌脉、按脘腹,断为郁热夹食,故在大剂清热、疏邪、消导、泻实之品中,加入数味柔肝抑肝之药,是效法前人所言“治胃脘痛胀,不能远离肝木”的启发,徐灵胎又有“胃痛急症,必有外邪内炽,不宜轻补”之说。叶天士亦云:“腑以通为补,肝用宜泄,胃腑宜通。”

综合前人教导及临床经验,对胃痛之急性发作,必须详加辨证,固然寒者、虚者宜温补。千万勿忘,热证、实证之宜清宜泻,需在临床细察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胃痛   汤加   川楝子   枳实   肝气   白芍   黄芩   柴胡   木香   大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