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中老年人:少喝绿茶咖啡,常喝这3种茶叶,茶性温和好处多多

建议中老年人:少喝绿茶咖啡,常喝这3种茶叶,茶性温和好处多多。

茶叶浑身都是宝,茶叶中含有很多的营养元素,常喝茶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地方,身边的茶叶有很多,随时都可以喝到好茶。

茶叶按照发酵的程度,可以简单地分为六大茶类,每一类茶叶的味道和特征又各不相同。发酵程度低的茶叶清爽新鲜,香气高扬;发酵程度高的茶叶,香气略有损失,但是好在汤汁醇厚。茶性也随着发酵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大致随着发酵程度的提升,由凉转温。

上了年纪之后,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了,不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无所禁忌,喝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茶叶。年纪大了之后,消化系统是最容易退化的,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肠胃不好的问题,这时候就不能喝太刺激的茶叶了,绿茶是完全没有发酵的茶叶,茶多酚和茶碱的含量很高,对肠胃的刺激很大,建议中老年朋友要少喝

咖啡也是刺激性的饮料,咖啡中的咖啡碱含量很高,会刺激到肠胃,肠胃不好的朋友,容易肠胃不适,咖啡碱还是兴奋类物质,还容易引起兴奋和失眠。中老年人更适合温性的茶叶,比如这3款,建议可以多喝。

正山小种

红茶是所有茶叶中最温和的茶叶,红茶的发酵程度很高,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不高,已经转化为其他温性的物质了。红茶中含有比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清理身体内的自由基,对于维护细胞的活性很有帮助。

红茶不仅不伤胃还能养胃,常喝红茶会在肠胃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胃黏膜。同时还能促进消化,增强肠胃的蠕动能力。

红茶的兼容性很强,还可以搭配其他调味品,加红糖养胃效果更好,如果想喝奶茶,可以自己加点牛奶,外面的奶茶店之所以不营养,是因为追求口感加了很多的糖精,自己在家调就很健康了。

说到红茶,不得不提的是正山小种,正山小种来源于福建的武夷山,是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正山小种是所有红茶的鼻祖,其他红茶都是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正山小种有独特的桂圆味道,干茶茶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茶汤颜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正山小种的价格不高,性价比很高。

普洱茶熟茶

普洱茶是比较高级的茶叶,市面上的普洱茶价格都不低,普洱茶经过了长时间的储存,茶味和茶性会有所转变,变得更好喝了,不过这只对于普洱茶生茶而言,普洱熟茶在渥堆之后茶性就已经定下来了,虽然储存有助于提升茶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普洱熟茶没什么收藏的价值,2-3年的熟普就很稳定了

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区别在于,熟茶多了一个渥堆发酵的程序,渥堆字面好像有点看不懂,其实说白了,就是利用人工营造一个适合微生物快速繁殖的环境,类似于种蘑菇。

让茶叶中的有益细菌和微生物,对茶叶中的茶多酚、糖类物质等成分发生氧化聚合水解反应,去除掉茶叶中的苦涩味,消除青草气,使滋味变醇,最终形成云南普洱茶熟茶的特殊的风味。

普洱熟茶茶味温和,不像普洱生茶那么“冲”,茶汤颜色呈黑褐或者红褐,冲泡后汤色深红稍带黑,入口无苦涩感,滑顺回甘,略微有黏稠感,熟茶的叶底呈红棕色或深褐色,质地较硬。熟茶中的茶多酚几乎转化殆尽,所以普洱熟茶是很温和的,没有刺激感,很适合中老年人养胃。

陈年铁观音

铁观音是十大名茶之一,是乌龙茶的代表茶叶品种,铁观音香气高远,茶汤醇正,有独特的“观音韵”,观音韵是茶香、香气、茶味各种元素的综合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办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反正就是好喝。

在大众的认知中,铁观音好像只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的,清香型茶色翠绿香气更好,浓香型焙火比较重,茶汤醇厚。其实不止的,铁观音还有陈年型铁观音,之所以不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市面上太少了,都是好茶舍不得喝才会做成陈年型的铁观音,一般只有茶农家里珍藏。

茶叶要达到长期收藏的标准,需要控制茶叶中水分的含量,铁观音茶叶经过再次烘焙、冷却、密封后储存于特定条件的茶叶仓库。储藏超过10年的茶叶,质量最好。

陈年铁观音,干茶色泽枯暗,而且随着年份的增加,色泽越发枯暗。味道温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平和。虽然十多年的收藏,但是干茶还是很清香,带有微弱的花香,冲泡后香味更加浓郁。陈年型铁观音对肠胃非常友好,即使茶汤的温度不是很高,但是一小杯下肚,肚子暖暖的。

建议中老年人肠胃不舒服,刺激性的茶叶少喝点,多喝这3款茶叶,舒服暖暖养肠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中老年人   普洱   茶叶   茶汤   铁观音   普洱茶   红茶   肠胃   绿茶   香气   温和   好处   程度   咖啡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