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黔绿滇蓝走云贵

险峻的山水环境避免了外族的侵略,山与山的阻隔使得迁徙而至的部落可以自由繁衍生息,渐渐地便造就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加之云贵地区纳入 中国 版图的时间较晚,受汉文化影响迟,由此,云贵高原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地区。这里的民族密度之高,恐怕不仅在我国首屈一指,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

中国 的四大高原中,云贵高原以其“地无三尺平”的地表特征,被授予了最“崎岖”高原的称号。而 中国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中原战乱不断,这片位处西南边陲的沃野,反倒成了躲避战乱的人们乐于寻找的净土。丰富的地貌资源与多样的人文风情共振,营造出了纷繁多彩的旅游环境,云贵地区是一个可以吸引游者一去再去的秘境。

遇龙河

每次西进都有一段“甲天下”的山水长廊迎接,喀斯特地貌的姿彩,在蔚蓝天下展示得淋漓尽致。

遇龙河畔美丽的民宿,是最佳下榻地。

特殊时期出行几无游人,在遇龙河的日落时分包场,可以把人灌醉。

肇兴侗寨

广西 与 贵州 相邻,进入云贵高原的第一站,来到了与 阳朔 相距186公里的侗乡第一寨:肇兴 侗寨。

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千年山寨因2018年的春晚分会场而走红。不过热闹过后回复平静,如今的古寨游人不多,依然是原住民在劳作生息。

建于山中盆地的寨子四面环山,老建筑密集,花桥、鼓楼、溪水、吊脚楼相间。刚一进入寨子的我即被飞阁垂檐的鼓楼吸引。

鼓楼正是侗寨的灵魂所在,细细观察,寨中的鼓楼均以杉木凿榫衔接,排枋纵横交错,上下贴合,层层叠叠而上,整个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却坚固严密,百年不朽不斜,确实是苗人智慧之作。

“未建寨,先建楼”,每一个侗族古寨的诞生和发展,都围绕着鼓楼展开。 肇兴 共有五座鼓楼,分别叫仁、义、礼、智、信。这五座鼓楼像征着寨内的五大族系,又称为五大村团。
过去如果遇到土匪骚扰或寨火山害,便会有专人上楼击鼓预警,一闻鼓鸣,村寨相传,百姓们应声而至,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如今,“踩堂祭祖”、“集众议事”、“嫁娶丧葬”、“迎宾送客”等所有寨民的人生大事都在这里举办。而平日,鼓楼则成了社民闲话家常和休闲娱乐之地。

鼓楼中间均有一个大火塘,冬天侗寨人围在火塘边取暖畅谈。据说不时还有寨民在上面架起自家的腊肉,想想那些渗出的滋滋油滴定是香溢满堂,让人垂涎。

有鼓楼的地方必然伴有花桥和戏楼,族中老人说,这三大件是侗族人民的宝物,缺一不成寨。

花桥又称风雨桥,是一种古老的廊桥式建筑,桥梁上均绘有体现当地民俗风情的彩画,廊道两侧设长凳,供人休憩。花桥又是幽会和对歌的地方,侗族人都希望年轻人在桥上拾得好姻缘,因此各团都将花桥建在了寨头村尾最富“灵性”的溪河上。

骄阳似火的正午,当我走上风雨桥时才发现,沿着溪水吹来的阵阵山风清凉透心,犹如走进了一个大空调间,而且还满带负离子的清新气息,舒爽透了,难怪这么多寨民在纳凉。

走出寨子,顺着满眼翠绿的山间小路徒步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山顶的 堂安 侗寨。又或者,可以选择乘坐连接两寨间的中巴。

寨中干栏式吊脚楼顺山而建,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相比已成名兼且粉饰过的 肇兴堂安 更保留着那份难得的原始风,倒是适合喜欢寻味原生态的我们闲逛。

寨子中心广场就在泉水的出口处,泉水叠级而下贯穿寨子。泉边的侗族阿婆售卖自家种的青瓜2元一条,吃上一根既解渴也可帮帮阿婆早点卖完回家,顺便坐下歇息一会,与寨民搭讪几句,唠嗑唠嗑。

傍晚时分回到 肇兴 侗寨村口,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寨子在古意中泛着亮色,给人和谐的舒适美。

隆里古城

了解到在 黔东南 重重叠叠的苗寨侗寨中,存在一个完全汉族的村落: 隆里 古城,让我好奇而来。

隆里 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屯堡。古城因军而兴,其建筑布局也与军事紧密相关。城中最大特色是遵循作战需要,以千户所衙门为中心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三街、六巷、九院子”格局,为了在战争情况下方便传播信息,民居户户相通。

城堡不大,设有清阳、迎恩、 正阳 三道城门以及常年闭而不开的北门,镇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即是精致小巧,宛若来到了 皖南 小街。

城内多为徽派建筑,街道均用鹅卵石铺成龟背形花街路面,镶嵌出各种图案。历经数百年的踩磨,鹅卵石已经光滑,却天晴不灰,天雨不泥。

城内的道路虽是街巷相连,不过在城里转了半天的我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不像其它的古城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这里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十字路口,所有的路口都是丁字形。了解一下才知,原来是为了避讳“十”与“失”的谐音。“失”对于军事屯堡来说并不吉利,而“丁”有人丁兴旺之意,所以在路口布局上皆设置为丁字路口,也是少有的讲究。

六百年沧桑岁月六百年斗转星移,现在城中居民仍为明代屯军的后裔,有些宅子的大门上还标有屋主籍贯、身份的匾额,如“ 关西 第”、“书香第”、“ 洛阳 第”等。他们的祖先多来自 江南 的江浙、 安徽 等省,在垦屯戍边的同时,也把 江南 的先进技术带到了苗侗腹地,让汉文化在 隆里 生根发芽, 同时也揉杂当地苗、侗文化的内容,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

与门楼下纳凉的大叔闲聊得知,他们的生活方式仍沿用着古老的汉式习俗,这么多代下来,虽然深藏苗侗腹地,堡内仍然只用汉语交流,因此, 隆里 古城也被誉为“苗乡侗寨的汉文化孤岛”,这也彰显着屯军后裔们难能可贵的韧性传承。

镇远

与 隆里 相距165公里的 舞阳 河畔,也有一座威名远播的军事要塞,驱车两小时,来到了这座苗乡古城: 镇远 。滇楚锁钥、黔东门户。 镇远 是古代 中国 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 缅甸 、暹罗、 印度 等国往返的捷径和必经之地。

“一江碧水绕城过,古朴飞檐挂青山。” 有2000多年历史的 镇远 四周皆山, 舞阳 河以“S”形穿流而过,俯瞰颇似太极图。

城中最著名的要数建城之初即有的祝圣桥,全青石打造的祝圣桥惋如一条长龙,横卧在 舞阳 河上。祝圣桥已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座桥,更多的是对 镇远 历史的鉴证。

桥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颇具特色。

古城因军而起、因商而兴。当年的军事要塞如今已成旅游名城,给我的感觉总是人声鼎沸。避开人群的最佳方式是不走寻常线路,于是我们拐进了小巷深处。

巷子的静谧与外面判若两城,石牌坊巷、四方井这些狭长幽深古巷道仍完好保存着。

沿途这些安静的石路、房门、牌匾,又或是朱门、灰瓦,似乎在向我们默默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漫步古城一圈得花上半天时间,回酒店歇息后晚上找了个江边雅座,一边吹着悠悠江风,一边品尝着 镇远 名菜,倒是为我们带来惬意享受。

镇远 的建筑风格多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楼阁崖上立,小舟波中行,华灯下的 镇远 似乎有几分秦淮河的风情。

梵净山

从 镇远 往北2小时的车程,便来到已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梵净山。高知名度使得梵净山旅游人气相当高涨,尤其在炎炎夏日,森林覆盖率达95% 的梵净山清凉游主题,已成为了游者追逐的目的地。为了保护好这片梵天净土,景区实施限流,旺季一票难求。景区开放三天门票预定,保险起见,我们第一时间抢闸订好了门票。
一早到达景区并没有看见传说中人山人海的场面,无需排队等待,旅游观光车加索道,很快便到达新老金顶之间的山顶广场。后来才知今天遇贵人了,景区限流,人数比平时大为减少。

梵净山是 弥勒 道场,始建于明初的承恩寺便位于此,寺庙内香火萦绕,佛塔上“普度众生”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此时的山上云蒸雾绕,菩提、寺庙、殿宇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正是那“天上宫阙”。

顺着台阶一直攀登,即来到了梵净山的地标:蘑菇石。

耸立崖边的蘑菇石上大下小,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是地下生长而出。不过之我所见,大石应该参透了佛家平常心之真谛,才能数十亿年我自岿然不动。

梵净山的地质展现着沧海桑田的演变,14亿年前这里本是汪洋大海,由于不断的地壳运动,才铸就了这一方的山体。原始洪荒是梵净山的景观特征,山上的岩体,都是从海底抬升起来的原石。


越是往上的路越是陡峭,大概攀爬一小时后到达最高峰:老金顶。

老金顶海拔2493米,建有燃灯殿,不过此时的我们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云雾的笼罩倒是让我恍如置身仙界,放眼远望全是虚无缥缈。

与之遥相呼应的便是梵净山核心:红云金顶。云雾缠绕下的 佛山 若隐若现,时而掩影在浓雾中,时而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当云雾散尽远远望去,山体就像云海中高高耸起的一只巨大的感叹号!

红云金顶海拔2336米,山峰拔地而起,据说晨间的山顶经常被红云瑞气围绕,故有此名。山顶的垂直高差达百多米,上山的路很是陡峭,得手脚并用借助铁链攀爬而上,可想而知当时在山顶建设佛殿经历多少困难险阻。

红云金顶的独特之处是山顶一分为二,其间相距仅三、四米,由天桥连接,绝世仅有,似从天上坠落凡间的的美丽盆景。传说,金顶原是一块完整的 石柱 ,释迦佛与 弥勒 佛都要把它作为修行之地。二佛争执不下,就上天宫告御状,玉皇大帝用金刀将金顶劈为两半,释迦分得左岩, 弥勒 占了右边,这场纠纷才算平息。由此,现在的山顶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 弥勒 佛。绝峰上两殿鼎峙,两佛临銮,无边法界。

下山小路上。

西江千户苗寨

距离梵净山255公里,有一个由10余条依山而建的自然村落相连而成的苗族聚居地,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这个自诩“天下第一寨”的西江千户苗寨。

从古至今,诗与酒天生一对, 中国 的文化离不开酒。那么,对于苗族人而言,他们又有着怎样的酒文化呢?到达西江千户寨门,迎接游人的便是早有所闻的“十二道拦门酒”。据说这是苗寨的一种古老习俗,苗族人成亲时为了显示隆重,所以就给上门送礼贺喜的亲朋好友设置了十二道拦门酒,以此来宴请广大宾客。苗族同胞们身穿盛装,小伙子们有序地排列在景区门口,吹起了悠扬的芦笙,姑娘们跟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喜欢体验民族风情的我们乐于参与其中,免不了被灌上几杯。

西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蚩尤与黄帝大战,蚩尤战败后率民向南迁徙,搬进了 贵州 的大山之中,随着时间推移,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合并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村落,寨子就是如此演变而来,千户苗寨的人们也都称自己是蚩尤的后代。

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其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走进寨子后,那个热闹的景象也是出乎意料,寨里的花桥全被游客占据,满大街挤满了穿着苗服的游人玩旅拍。

苗寨的建筑主要是以木质结构的吊脚楼为主。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可惜,在寨子里走过,只见旅馆、商铺和餐厅,已找不到一间原著民居。

下司古镇

而与之相距30公里的苗寨古镇:下司。

苗寨通常都藏于山区,唯有下司地处清水江河畔。下司所处的位置正是“古苗疆栈道”东线的区域,是当时黄金水道的“末端良港”。

天时地利的优势让镇子逐渐发展成为水岸码头和物资集散地。使得当年的镇子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完善开放的商业环境驱动了小镇文化的百家齐放,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带来了南北西东的建筑风格。

历经600百年岁月沧桑繁华落幕,商人离去,却给下司留下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景象。如今走进古镇,既看到苗族的吊脚楼、侗家的鼓楼,又看到徽派、粤系等风格建筑,而西式的洋楼教堂在镇上也不突兀,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镇子还保留着清乾隆年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建筑。

坐在禹王宫老屋的走廊上仰望,阳光从云层里穿透而出,打在精雕细琢的木刻上,氤氲出老时光的味道,让置身其中的我直感时空交错的奇妙。

走进古老的阳明书院,耳边也不自觉的便起伏着朗朗的读书声。几百年前,就有一位大儒在这里潜心讲学,而此刻,我仿佛就端坐在教室里与他的弟子一起,从先生抑扬顿挫的语调里,认真体会知行合一的深刻含义。

茂兰

从下司一路向南穿山越岭2个多小时,便来到了地处 中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茂兰地区。

茂兰是 中国 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茂密。在这片世内 桃源 里还居住着布依族、水族、瑶族等原住民。千百年来,她们以山为邻,傍水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繁衍,造就了古朴浓郁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小七孔景区

有一种绿叫 荔波 绿,位处茂兰地区的 荔波 大小七孔景区,可谓 贵州 绿的点睛处。
小七孔景区有着“山水贵族”之美誉,素来人气鼎盛,为了错开人群,乘上景区交通车的我们,第一站便直抵终点的卧龙潭,与旅行团逆向而行。

在伊水碧波的卧龙潭前一站,便领悟到为什么这里有“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美誉。卧龙潭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上却不显踪影,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潭外川流不息的渠水,才感到卧龙河在潭底翻动。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四周高山紧锁,水潭犹如地底深渊,即便是夏天洪水高发期,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

清流不绝的响水河贯穿了整个景区,跟随观光车便可一站一站打卡各大景点。

一路有密林镶嵌的鸳鸯湖、盘根错节的龟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飞流狂泻的拉雅瀑布等等,尽可环看山林苍翠,俯看微波漾青。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游走半天时间,便来到了潭瀑交错的68级跌水瀑布。一级级跌水宛若流动的琥珀,灵秀的翡翠,正是飞白还复绿,绿里飞花开。

最后一站是景区地标:小七孔古桥。
这座小巧玲珑的古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已爬满藤蔓和蕨类,桥下更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

溪水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老桥伸臂,形如巨伞,远处一看,宛如一座玲珑秀丽的“超级盆景”。 漫步小七孔古桥是游人的指定动作,正是一步一换景、一景一画面、人人是美景、景景惹人爱。

怎样的丹青妙笔能创造出如此丰富流变的绿,而且绿得鲜活,绿得清灵,绿出亮泽,绿来神韵,在 荔波 游走一天,就是“醉绿”的一天。

位处 黔南 喀斯特腹地的 荔波 ,已 成功 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来这里访山问水。适逢假期,景区里人潮如鲫是常态,祈望如此天籁之绿能永恒。

荔波

茂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 荔波 成为了一座山环水绕的美丽小城,樟江澄澈如练呈S形贯穿县城,两岸绿树葱茏,青瓦屋舍俨然。

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 建造起来的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口径达500米,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用于探索无穷的宇宙。这样的国家级高科技产物对我们充满诱惑,于是安排了半天时间前往一睹真容。
按导航驱车而至只能到达游客中心,在售票处我们被告知,天眼免费参观但必须购买景区交通车进入。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曾经,高山深谷带给 贵州 人的不是悠闲惬意,而是封闭和落后。要想富,先修路,但在 贵州 修路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复杂的地形地貌,带来的是高昂的建设成本。不过,如今的 贵州 却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数不胜数的逆天桥梁横空出世搭通天地。

沿着S315及X464一路翻山越岭走村进寨,200多公里的路途足足行驶了大半天,让我们看到了 贵州 最原生态的山水和最地道的人文风情。

黄果树瀑布作为世界著名的大瀑布。

晴隆二十四道拐

离开黄果树瀑布后一个转身,便来到了 晴隆 县史迪威公路的二十四道拐。

“晴山千峰翠,隆地万物华”。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是抗日战争期间,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 通道 ,而 晴隆 二十四道拐便是其中的核心段。这段被誉为抗战生命线的公路,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4道拐在抗战胜利后曾一度“消失”,仅流传一张出自 美国 随军记者之手的 中国 公路照片。在二战期间承载了无数军用物资运输,为二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这条公路究竟在哪里?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学者在云贵两省寻找未果。在2002底经过不懈努力,找寻了20多年的 云南 二战学者戈叔亚经过实地考察,终于确认了 晴隆 县的24道拐盘山公路,即是当年的抗战生命线。

山顶是俯瞰24拐的最佳位置。这段古称“鸦关”的道路历来以雄、奇、险、峻著称。由关口向远处眺望,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气势磅礴。向关下俯视,二十四道弯仿佛游蛇下山,弯道犹如白龙盘山。

万峰林

这晚,来到了距离 晴隆 县190公里的 兴义 万峰林下榻。
380多年前,祖师爷徐霞客便为万峰林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这广告的威力强大,延续几百年一直有效,影响着一波又一波游客络绎而至。

犹如海洋波涛似的万峰林,堪称 中国 锥状喀斯特博物馆,我们选择了藏在峰林深处的下 纳灰村 ,一个田园牧歌般的布衣族村寨入住。

万峰林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了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

自然形成的八卦田就位于纳灰寨农 田中 央,是喀斯特地貌的漏斗地形。八卦 田中 有三个天然地漏,深不见底,农田耕地以漏斗为中心,弧型展布,构成了奇异的天然八卦图案,其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层叠有序。

而秀丽的纳灰河宛若一条银链滋润着农田,纳灰河穿田而过,却又神秘地消失在田野中。

罗平

离开万峰林后,我们也从 贵州 进入到了 云南 境内的 罗平 。
罗平 地处滇、桂、黔三省结合部,有着“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而延续着万峰林的喀斯特地貌,这一带也是峰丛林立,最著名的便是金鸡峰丛。 罗平 又是著名油菜花欣赏区,每年的花开季节,都是各地摄影家纷至沓来的一块摄影宝地和热土。可惜盛夏而至的我们却吃了个闭门羹,不知何解,所有进入金鸡峰丛的道路全被围封。幸亏美景无处不在,即便不是油菜花的季节,沿途也令人爽心悦目,尤其是著名的牛街螺丝田。

螺丝田是由串珠岩溶漏斗地质地貌构成的自然景观,梯田呈圈状,远远看去梯田形状呈层层迭迭的弧形,貌似螺丝的纹路而得名。地处山坳之中的螺丝梯田,从高处望下去特别有层次感。此地漏斗如此密集,形态如此奇特,也属少见。在不同的季节中,不同的农作物形成各种不同的色块造型。夏天的螺丝田不似春天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满山尽是黄金甲,却是满目翡翠感,养眼极了。反季节出游可以包场,倒是让我们享受了无人打扰的清幽。当然,如果不惧人潮如鲫,更推荐油菜花季去看看,一定美的不可方物。

弥渡县

在 弥渡 有一宝贝:南诏铁柱,史料价值甚高的铁柱不但是镇县之宝,还是国内仅有的珍贵文物,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宗教信仰和冶铁技术水平。

相传这件重达2069公斤的铁柱,是诸葛亮 平定 南蛮时缴兵器而铸,后由南诏时期重铸。祭柱是 云南 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形式,源远流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四山八寨的彝民便来此踏歌,祭柱成了附近彝民一种平衡和寄托。

藏宝的铁柱庙亦是一座三进三院的古建筑群,环境清幽,古榕高大翠绿,梅树古朴优美,一派肃穆的故刹氛围。

密祉乡文盛街

只要有意思的地方,不管藏在什么犄角旮旯,我们都会去。即便前一段时间发生过地震,加上连场大雨引发沿途落石不断,咱们还是排除困难,来到了被称为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密祉乡文盛街。

穿越街心的石板路便是当年的古驿道,全长700多米,中间以引马 石首 尾相连,大大小小的石块镶嵌两旁,上千年的文明便是通过这条小小的驿道予以传承。我们沿着青石板铺就而成的小路蜿蜒前行,深深浅浅的马蹄印仍随处可见。

声声马蹄,千万里的征途,铸建了一条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长廊。如今,道路两旁遗留的聂家马店、杨家马店都是曾经马帮繁荣遗留下的产物。

不过繁华落幕,这里有关茶马古道遗迹的院落已有些冷清,只有烟火为柱子染着墨色,阳光时常来光顾一下。

文盛街原名马食铺,据传明朝末年,朝廷督学戴宏慈巡察 云南 途径这里,他看到街口魁星阁有一联:“翰院书香取文章学士,魁星助笔盼金榜题名”,详询之下得知此地出过文魁武举、学士多人。并看到众多文人学士香案跪迎,满眼花羚顶戴,再看到乡人在街道铺面上的文墨对联便得出:此乃文明昌盛之地,便询问:“此地多少文人科举”。乡人一一道出众多科甲第士。督学感到:如此昌盛之地,却名为“马食铺”实在有伤文雅,即更名为“文宫镇”。民国期间再次将“文宫镇”改名为“文盛街”,从此“文盛街”之名延续至今。

村里出过一位名人:尹宜公。这个土生土长的文盛街人是 弥渡 地下党的主要领导,而他最被人记住的则是整理改编填词的著名歌曲《小河淌水》。

不朽的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就这样诞生了,这首歌曲带着 弥渡 山歌及花灯的风韵,含着 弥渡 乡音的浓郁芬芳,如涓涓流水流淌到世界各地。民歌以清悠的旋律,美妙的意境,朦胧的情调,给人们构筑起理性爱情中一个美丽的桃花源。

文盛街的起点是珍珠泉,赶马老倌们经常吃水的地方。泉水清汪汪的,汩汩地从泉底岩层往上冒,确实像串串的珍珠。珍珠泉旁边就是那条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名曲《小河淌水》所歌唱的小河。

文盛街古驿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便是已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的凤凰桥。造型精巧别致的凤凰桥中间的桥礅成棱形,向桥东西突出,犹如桥的两翼名为“雁翅”,真正体现了“凤凰桥”的形态内涵,既起到装饰作用,又符合力学的原理。

桥面上立着的用于保平安的镇水神兽已经饱经沧桑,细看既不像狮也不像虎,倒是有几分似狗又似猫,估计这就是传说中的四不像了。山洪爆发期间,桥下的河水也无可避免的成了浊流。

巍山古城

一部《天龙八部》让我知道了南诏国,南诏历史离我们很远,古城 巍山 就在身边。从文盛街驱车70公里,即来到了南诏国发源地: 巍山 古城。

南诏历史已有千年,但时至今日, 巍山 似乎刻意与“外界”保持“距离”,虽然历经多次修缮,仍保持着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城中房子多为土木结构,瓦坡顶屋,结合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朴依然。

在古城中穿行,感觉阳光总是恰到好处地照射在巷道中,又以最佳的角度映入院舍里,好奇心使然,我便拿出手机自带的指南针测量了一下,发现这 里港 道的朝向都为南偏西15度, 巍山 地处北纬25度左右,这样的角度实属当地地理位置的最佳采光方向,佩服千年前的建城者已具备了地理学上的智慧。

怒江大峡谷

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 并流区。发源于青藏高原的三条大江金沙江、 澜沧 江和 怒江 ,以万马奔腾的狂野气势一路狂奔至 云南 ,然后一头插进横断山脉的雪峰纵谷之中。三条大江携手并行向南而去,相依相傍却从不相交,形成了“ 三江 并流,四山并立”的自然奇观。在卫星遥感图上可以看到这个举世罕见的世界自然遗产,在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地面上横卧着四座山脉,三条大江,实属壮观。

其中,在 云南 西北 方有一条近乎垂直的大河由北向南飘坠而下,将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切开,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缝,这就是我们将要驶进的 怒江 大峡谷。

天堑变通途,从 泸水丙中洛 ,全程约290公里的“美丽公里”蜿蜒于 怒江 大峡谷中,串联起了无限风光和特色村寨,让 怒江 变得触手可及。

山是 怒江 的灵魂,水是 怒江 的生命,这条汹涌澎湃的大江,从远古洪荒中流来,把高山流成峡谷,把岁月流成沧桑,把石头流成精灵。但见野性的 怒江 奔腾咆哮,两岸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峡谷幽静深邃,满眼是风光。

“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 怒江 之怒,也是地动山摇。被誉为 怒江 第一险滩的“老虎跳”江面突然变窄,两岸峰峦重叠,怪 石林 立,峭壁如削。站在横卧江心的巨石上俯瞰,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浪花飞溅,惊涛拍岸,轰鸣声震耳欲聋,响彻峡谷,那个惊心动魄历历在目。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谷高深”的格局导致了东西向交通的不便。驾游其中,深深感受到了“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的生动写照。相传,一对分别居住于江两岸的僳僳族恋人,在无法相会的苦恼之中,受到彩虹的启发,拉起了 怒江 上的第一条溜索。从此,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被两岸的人民钟爱,至今流传。

怒江 直下,在西岸高黎贡山脉海拔2720米至2850米之间的山峰中,有一个又大又圆的行洞,就是著名的“石月亮”,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

丙中洛

离开贡山,便驶向了峡谷 桃园 : 丙中洛 。被誉为人神共居的 丙中洛 位于 三江 并流的核心区,历史上由于通行困难人迹罕至,因此这里的风景自然纯朴,没有任何人为破坏的痕迹,一直是令我神往之地。

遗世而独立的 丙中洛 坐落在 怒江 边上,这里住着怒、藏、独龙、傈僳等多种少数民族,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方,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像合龙的双手将 丙中洛 捧在手心。

怒江第一湾

浑然天成的 怒江 第一湾就位于 丙中洛 , 怒江 从 西藏 奔腾而至,在 丙中洛 遇悬崖绝壁阻挡,在这里文静而优雅地转出了个 大湾 ,形成了“ 怒江 第一弯”。这里江面宽阔, 水流平缓,让人根本感觉不到眼前就是“怒”江,而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然图画。

怒江 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以前传教士建造的教堂。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始建于1896年的 丙中洛 重丁教堂即是其中之一。重丁教堂是中西结合的建筑结构,采用厚重的墙壁和拱形门窗,制成尖细高耸的整体轮廓,装饰美观。但毕竟是受环境条件所限,材料和做工都显粗糙。不可幸免,重丁教堂在十年特殊时期也遭受到破坏,现在的教堂于1997年重修。教堂旁边有棵巨大的板栗树,树的下面安葬着 法国 的传教士任安守。这位传教士将 瑞士 的板栗种子带到了这里,从而造就了 怒江 州最有名的板栗。

过了村子往北,便是险峻的石门关,当地人称之为“纳依强”,意思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 怒江 从石门关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气势磅礴。在没有修通公路之前, 西藏 察隅 县察瓦龙乡的马帮都要通过这条险峻的人马驿道来往 云南 托运物资。

无欲则仙,藏在深山中的 怒江 人家远离尘世,过着简单而祥和的生活。每个小村子那些棕褐色的木屋,静静地躺在雪山脚下,充满着古朴傈僳族村落的风情,真如一幅幅绝美的风情画卷。

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脱俗的小村庄,村子仅有60户人家,却包含有藏族、怒族和傈僳族,村前屋后都是成片农田,一座座如积木般散落的木屋,伴随着光影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效果,仿似人间仙境。

雾里村旁有一条在山崖上开凿的栈道,贴着崖壁的路极窄,奔流的 怒江 就在栈道下翻腾,这是雾里村以前通往外界的唯一 通道

秋那桶是 云南 怒江 前往 西藏 的最后一个村庄,这个怒族人的家园是当年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歇脚点,如今则是沿 怒江 进入 西藏 路上, 云南 境内的最后一站。在 怒江 ,凡称为“桶”的,是怒族、傈僳族聚居地,凡称为“当”的,是独龙族聚居地,称为“洛”的,则是藏族聚居地。和 怒江 所有的村寨一样,秋那桶村里也有一座天主教堂。

诺邓

一部《舌尖上的 中国 》把我们引到180多公里以外的千年白族古村: 诺邓 。这个深藏横断山区的古村因盐井而兴盛,因火脚而网红。

古村依山而建,进入村子全是台阶坡路,只能徒步而上,背着行囊爬过半里山路,才到达入住的客栈。

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 诺邓 ”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历史上古村是盐马古道的重要贸易地,商贾云集,由此留下了大量的精美建筑。其中最显眼的是进出村子都必须经过的“提举衙门”。 诺邓 曾经是“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的旧址所在地,后来外迁,这里演变成了黄氏家族的住宅。清代,黄氏家族一共出了两进士、五举人以及上百名的秀才,于是,家族人便将提举衙门改造成了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以示炫耀。

爬过一段山坡走进雄踞山顶的古建筑群时,竟然藏着这样一组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小小的 诺邓 村庄由于拥有盐井,达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状态,于是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布衣孔庙、关帝庙、进士第、棂星门及 腾蛟 与起凤牌楼。

古建筑群在村子的最高处,这里古木参天,殿阁如聚,周围全是高大的古黄连木。 诺邓 非州非县,是村建孔庙的特例。由于科举时代 诺邓 考出了多名进士、举人,故 诺邓 孔庙在滇西久负盛名。这些庙宇建筑极尽手工匠人的工艺之美,特别是木雕、砖雕。

玉皇阁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地方。大殿顶层上现存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谓 诺邓 的镇村之宝。迄今为止还没有在 云南 其他地方发现有类似的壁画遗存,将近200年过去,28星宿图仍然清晰可见。

据说, 诺邓 的古建筑群没有被毁掉,得感谢当年村中的留守老人。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小将们来到这里欲破四旧,是村中的老人誓死不从,用生命把老祖宗的宝贝保留了下来。

村中的街巷道路,因山就势,纵横交错。当我走进错落有致的房舍却意外发现这里的古民居充满了人情味,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楼院重接,台梯相连。

诺邓 有一种特殊的院落叫“N滴水四合院”,由于 诺邓 古镇民居大多是依山而建,和一般内陆的四合院不同,正房与厢房、面房都不在一个平面,因此屋檐上下高低不一,层层递接。下雨天,雨水要经过四次、五次甚至六次,水滴才能落到地面,由此有“四滴水”“五滴水”“六滴水”等屋檐现象。

另外院子还有一种与别处不同的现象就是多台院落, 诺邓 民居皆建于陡坡之上,天井之内有二、三层台面,逐级上堂,便形成了这种风格独特的“台梯式四合院”。

在村子里闲逛,擦肩而过的房子随便一座都有几百年历史,都藏着故事。

贡爷院前堂有清代中期遗留的屋梁焚烧痕迹,传说是无人在家时大楼失火但仅焚毁一梁即自灭,该贡生家族即以此保留作代代家教样本,告诫后人须重视文化、遵守礼乐、行义好善。

诺邓 村口就是汉代所置的古盐井,两千多年历史了,也记录着 诺邓 因盐而兴的起源,一口盐井繁荣了一个村子。

沘江太极图

在旅馆管家姑娘的推荐下,得知距离 诺邓 10多公里的沘江流域有一个天然太极图,好生好奇的我们驱车而至。山顶观景台俯瞰,但见沘江自 东北 蜿蜒而来,江水围着村庄绕了一个“S”的 大湾 ,天然弯曲将两边村庄分成阴阳两仪,形成了道家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奇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

看着那浑然天成的太极图,真心叹服大自然的神工杰作。由于在天然太极图 东北 面有 诺邓 玉皇阁道家建筑群,南面有石门虎头山道家建筑群, 西北 面还有著名的滇西高原明珠天池,所以 云龙 人民赋予这个天然太极图以很多美丽的故事与传说。

离开 诺邓 后我们沿着 澜沧 江的支流:沘江而行, 两水交汇处泾渭分明。

沘江发源于 怒江 ,流经 云龙 县境内上百公里,最后在 云龙 县一个叫功果的地方注入 澜沧 江。因为河网密报,千百年来 云龙 人民修建了众多跨江过河的桥梁,有藤桥、木桥、石桥、铁链桥等各式各样的吊、浮、梁、拱古桥,由于各种古桥的风格形式变化多端,被称为“古桥梁艺术博物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通京桥,又名“通金桥”。通京桥为悬臂式单孔木梁木桥,其出众之处是这座跨度达40米的古桥,桥身采用木枋交错架叠,整座桥不用一颗铁钉,全部是木桁扣榫。因为桥亭、走廊及木凳都可供行人纳凉、歇息和避雨,因此,通京桥又是一座“风雨桥”。

据记载,清乾隆时间,该地银矿开采鼎盛,中原地区大量人员涌入矿区,绝大部分粗银要运往 大理昆明 冶炼。该桥是矿区通往 大理 府的必经桥梁,因此,那时的“通金桥”对于深山里热闹、繁荣的矿区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但通“金”,还要通“米”、通“油”、通“盐”,并且还要通百姓、通马帮、通官员,于是便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通金桥”。后来,人们认为金银运往京城,也叫“通京桥”,所以一桥两名也正是此桥的特点。

沘江古桥群中另一座比较有特色的古桥,便是松水藤桥。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的藤桥全是用山葡萄藤来编造,关于这个藤桥,当地还有一个十分美好的习俗。因为干枯后葡萄藤的韧劲会逐年下降,所以这个藤桥每隔三四年就要修整一次,当地村子会出一些青壮年,组队走好几十公里,上山砍葡萄藤,然后带回来替换之前的藤条。而这些年轻人在经过一些村庄看到自己心仪的姑娘时,就会将自己手上最好最漂亮的藤条送给女孩子,象征着两人的爱情像藤条一样柔韧。如果女孩刚好也看上了这个年轻人,就可以约上男孩一块走一走藤桥,象征两人的爱情会像河水一样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所以藤桥又被称为爱情桥。

藤桥中心只有一块窄长的木条,仅容得下一人通过。看着脚下蜿蜒流淌的沘江水,想到这样美好的爱情故事,我也不自觉地迈步走上了古老的藤桥。

同乐村

在 三江 并流区,有很多遗落云端之上的村庄,一个个飘逸宁谧恍如天境。据说在峡谷世居的人们信奉这样一条道理,居家住所越高离天越近,获得上天庇护就能越多。千百年来,峡谷人家高高在上,与祥云仙岚为伴,过着简单而祥和的生活。一个遛弯离开S233县道,我们又进了深山,开过一段迂回盘升的山路后,来到了云端上的山寨:同乐村。

初到同乐村,视觉上首先被震憾到的是藏在大山中的一片密集房屋,一间间用木板搭建而成的房子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上,依山势而建的房屋鳞次栉比,炊烟从木屋中袅袅升起,仿若与世隔绝。

隐匿大山的同乐村是 维西 县最具代表和较为古老的傈僳族村寨,由于村子地处遥远而偏僻的大山中,鲜为人知,受到外界文明冲击较小,从而使得这里仍保留着良好的生态、原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同乐淳朴的傈僳族村民依旧保持着最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住着最原始的干栏式民居,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生活遵照自然规律,延续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茨中教堂

在 三江 并流区游走,发现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腹地,非主流的基督教文化居然能逆江而上,渗透到村村寨寨,让当地的村民皈依外教,令我深感意外。历经100多年的各种动乱、流血,这期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让人难以想象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还有几座教堂保持至今,其中著名的就有 澜沧 江畔的茨中教堂。

建于1867年的茨中教堂屋顶有着典型的 中国 式传统飞檐,而钟楼的最高处竖立着十字架,墙壁上都绘有明显藏族风格的花纹和图案。

梅里雪山

从2000米的海拔一路爬升至3600米的梅里雪山观景区,身边一直是浓雾环绕,心里不禁戚戚然。

随着太阳的升起,雪山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的过程也是挺美妙,可惜,9点过后又是大雾笼罩,雪山彻底被遮挡。据本地人说,雨季的梅里雪山能见到主峰已属难得。听这一值话也让我的心宽了不少,虽然看不到最精采的 日照 金山,终归也是见到了神山的梅里雪山主峰。

独特的低纬度冰川雪山、错综复杂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湿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使梅里山区成为了自驾天堂。

梅里雪山四大冰川中最长最大的明永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带,绵延11.7公里。不过据资料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和游客过多,冰川融化速度加剧,正在以每年五六百米左右的速度消退,换句话说,不久的将来,明永冰川便会消失。

继续往北驶进山谷,景观完全变了个样,道路两旁全是高峻山岭。原计划今天的行程是沿着梅里地区走一个小众环线,向峡谷深处慢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发现道路上仅剩我们一辆车,手机也没有了信号。

巴拉格宗

离开高山区进入 迪庆 后天才放晴。从214国道转向一条无名小道,走进 香格里拉 大峡谷,这晚我们来到了藏区的 巴拉 格宗下榻。

背靠大山的景区配套酒店朴素无华、藏风古韵,四周清澈的河水哗啦啦流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觉舒心惬意,确是一个度假的好地方。

秘境 巴拉 格宗是一个曾经与世隔绝、连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地方。第二天早起,坐上景区大巴,便一路带我们攀爬山路走进秘境,来到了《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说的“蓝月亮峡谷”。

曾经的 巴拉 格宗没有路,就是传说中的“通讯靠吼、交通靠走”。至上世纪70年代绝壁上才修筑了一条人马驿道,宽不到一米,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滚滚奔腾的岗曲河。如今,随着景区的开发路通了,这条深山里的路一共43个急转弯,在山间与沟壑间盘踞。一路上水声轰鸣,雾气空蒙,两岸尽是坡度为70度至90度的悬崖绝壁,仰观摇摇欲坠。

进入 巴拉 格宗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的白塔,而在这里,玛尼堆、经幡、哈达随处可见,处处飘散着藏式宗教的气息。

相传,1300多年前的 巴塘 土司斯那多吉骁勇善战,是康巴地区赫赫有名的藏族部落首领。斯那多吉有位年轻貌美的妻子名为拉姆,拉姆厌倦战争,追随部落里的老喇嘛去寻找与世隔绝的净土。斯那多吉得知后,放弃财富、放弃权利、放弃了广袤的疆土,为寻找一个远离战争,与世无争的人间胜地,循着拉姆的步伐,从遥远的 巴塘 一路南下。他们翻过崩波岗格宗雪山时已是深夜,断粮缺水、精疲力竭的人们一一昏倒在地,第二天醒来不禁惊喜万分,眼前这个山峰环绕,隔离尘世,依山傍水的地方,不正是他们要找的理想家园吗?于是,他们在此定居了下来。从此 巴塘 少了一支声势显赫的家族,而在 巴拉 格宗峡谷尽头的雪山脚下却多了一个平静的小村庄: 巴拉 村。千百年来,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景区开发者便是 巴拉 村人。

景区分为峡谷区和 巴拉 村两部分,继续随观光车登上山顶,走过一段山间徒步道后转头一看,幽深蜿蜒的大峡谷赫然在目。

巴拉 格宗雪山与金沙江河谷高差达3300米,属深切割极高山地貌,极目远望,一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乔灌木填满山间,葱茏翠绿,点缀山崖,甚是养目润眼。

峡谷尽头海拔5545米的 巴拉 格宗雪山是康巴地区的三大神山之一

香格里拉大峡谷

香格里拉 大峡谷以高深险、奇雄特、神妙秀著称,从山上下来,还可以循悬崖栈道徒步进入壁立陡峭的大峡谷深处。

峡谷如一条蜿蜒曲折的深巷,最窄处仅10余米,几欲相撞。而抬头仰望,两翼群峰直通天际,悬崖峭壁直劈江中。两侧山体似画中的仙山神域,进入这种未经人类斧锯侵扰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古森林怀抱,会觉得真正地回归自然了。

路上可见,部分峰壁风化严重,有大片高山流石滩地形。留意观察,在峭壁上隐约能见雕刻粗犷的岩画。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民族迁移时留下的符号,其营造下的某种文化氛围,使峡谷平添了几分悠久古朴的人文意蕴。

巴拉 格宗风景区的董事长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董事长利用自己的故事做景区代言,实为明智之举。每个到访者坐上景区大巴,都不自觉的被车上播放着的“董事长立志为家乡修路”的励志故事吸引难免生出些感动。

金沙江

金沙江因江中沙土呈黄色得名,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的金沙江落差达3000多米,流急坎陡,江势惊险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离开 香格里拉 后金沙江与G215国道并行。

怒江 辗转 澜沧 江再迂回金沙江,千回百转走过横断山区到达 丽江 ,我们也走出了 三江 并流的横断山世界自然遗产区。

宝山石头城

鉴于 丽江 古城的热度已无意再游。在 丽江 休息一天后,我们奔向了依然保持纯净的天险之城: 宝山 石 头城 。

山村的风光最纯美,从国道转省道再走乡道,这一路是越走越美。

不过,通往最美风光的道路,往往都很艰险。“人走一个月,鸟飞十八天,猴子爬坡掉眼泪”,这是对前往石 头城 道路的写照。

到达村口居高临下俯瞰, 宝山头城 三面悬崖峭壁,一面直插金沙江,这架势瞬间震慑了我。

金沙江畔的这块风水宝地是纳西族先民的原著地,勤劳勇敢的纳西人就在这样一块险峻的石头上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在悬崖上建一座有城墙的城池呢?石 头城 的初衷是抵抗外来入侵。村子仅有两座石门可供出入,一门朝东,气势磅礴地倚傍着金沙江;一门入村,紧靠 西北 面的山峰,而通向村子也只有一条路,又窄又弯,非常陡峭。

头城 居住着100多个家庭,居民建筑大都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用青石构建而成,形成了高低参差鳞次错落的格局。城中民宅二层居多,一层以青石构建,上层木楞木板撘就,瓦屋粼粼,阁楼吱吱,环廊漏窗,明台透檐,还真有独具的匠心之风。

头城 的石字还表现在村民对石材的运用,城内纳西族居民均辟岩建屋,房屋柱石和房沿石均随势打成,有些院中还有依石就势而凿的石桌、石凳、石臼、石缸,就连栽种花草的花盆,喂食牲口的料槽也是依形就石开凿而成,这无疑是石 头城 的真正本色。

在这座壁垒森严的山城行走,跨出院门就是台阶道,整个城中上上下下的街巷全是在这块蘑菇青石上开凿而成的台阶路,石阶经过上千年的磨砺,残留着岁月的沧桑,阶面既有坑洼又异常光滑,踏走台阶得小心迈步。

头城 中道路纵横交错,一不留神就会偏离主干道。不过走错了不重要,村子并不大,朝着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定能找到出入石 头城 的其中一门,这过程,也正是悠闲地欣赏沿途风景的好时光。可以与村头听小曲的老婆婆闲聊几句;与迎面走来的牵马阿叔打个招呼;看看猪圈中熟睡的肥猪崽;又或者找个地方坐下发发呆,也可给自己留下一段与世无争的时光。

临离开前,我们登上了城中最高点:烽火瞭望台。阳光透过移动的云层洒落大地,忽明忽暗。但见石 头城 东临奔腾咆哮的金沙江,南扼陡绝如削的岩可渡,西依层峦叠嶂的牦牛岭,北据峭拔险峻的太子关,四周山坡上辟有重叠连绵的层层梯田,犹如一朵秀丽的灵芝挺立在 千山 万壑之中。

沙溪古镇

蓝天白云、流淌清溪、青瓦红墙、参天古树,走进 沙溪 的瞬间即感觉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人间 桃源 。目之所及,是连绵不断的山峰,是碧绿如镜的湖水 和美 的没有一点瑕疵的蓝天。

很开心,有这样一个依偎在大山深处的村落,静静的以她的最美,迎接我们的到来。

沙溪 的历史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古镇,曾经繁华一时,如今仍遗留有保存完好的客栈、寺院、寨门、戏台等古建筑。

清澈的黑惠江绕城而过,河上是古老的玉津桥,桥上蹄印仍在,这是过 沙溪 前往 西藏 的必经之桥。桥头留有碑刻,班驳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些筑桥护桥的历史。

寺登街意思是“寺院所在地方的街”,这个寺院就是历史悠久的兴教寺,而寺中吸引我的是明代精美的彩绘壁画。

大雄宝殿四周殿壁内外遗存的16副壁画,这些明代壁画均出自 剑川 白族画师之手,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 云南 最早的佛教密宗壁画。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由于还没有被过度开发, 沙溪 的景色与古镇中的居民都保留着那份原始质朴的美。

欧阳家气派的五星级大马店,还在向来人炫耀着这个当年经贸繁荣之地豪门大户的辉煌。

古戏台是镇子中心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戏台结构精巧,逸出十二角,翼然若飞,与兴教寺遥相辉映。在 沙溪 一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规矩,没有到四方街古戏台上表演过,不能称是 沙溪 人,可见古戏台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每一个 沙溪 人都以能够登上古戏台表演为荣,这样的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艺人、歌手、舞者,使 沙溪 人才辈出,成为外人眼里的“歌舞之乡”。

沙溪 的诱人,在于自然却又无处不在的恬静。这恬静就停在溪边,悬在屋檐,落在壁上,让人不想离开。

屏边人字桥

为了一睹百年前 法国 人建造滇越铁路时在峭壁上架起的天险之桥:人字桥,我们又拐进了深山。穿越崇山峻岭的滇越米轨铁路被称为世界上最艰巨的工程之一,而最艰难的一段当属飞架于两山绝壁间的“人字桥”。

弥勒 到屏边全程高速一路高歌猛进,过了 屏边苗族自治县 后便是崎岖狭窄的山路。雨季过后,路上仍见不少落石,有些道路还需自行下车搬走大石头。

这座桥梁是由一位 法国 女工程师设计,其建造结构理念及建造时代与 法国 埃菲尔铁塔同出一辙。整个人字桥桥身没有一根支撑的骨梁,共由2万余组的钢板、槽、角钢构件和铆钉铆制而成。所用上百吨钢制部件全在 法国 制成,运到 中国 后由劳工一段一段地背上山崖,其中有两根用来牵引架桥,长355米、总重达5000多公斤的构件,竟动用了200名劳工用肩抗,排成数百米长的队列,如巨龙蜿蜒爬行在崎岖的小路上缓缓而行,历时3天才运到工地。因施工地势的艰险,劳工死亡800多人,伤残更大,人字桥的建造可谓“死亡上的舞蹈”。

一个月的旅途,八千里路艳阳天,换来的是一路的美景和看不完的民俗风情,以及一身古铜色肌肤!旅途总有点小插曲,例如车子陷入泥潭需要村民帮忙推车走出困境、轮胎被扎破、遇到山体落石拦路自行清理、高速公路堵车5小时一动不动等等。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享受这样的闹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傈僳族   镇远   花桥   怒江   金沙江   苗族   鼓楼   云南   景区   峡谷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