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渐重,凉燥伤人,3招帮助慢病患者健康度秋

按照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的中分点,平分了秋季,所以称为秋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等长。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气温开始下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免会出现皮肤干燥、脾胃不适、感冒、情绪低落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提前预防,以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呢?


01“湿”润皮肤

《逸周书·时训解》中记载道:“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这意味着,自秋分始,随着雨量减少,空气日渐干燥。此时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是各类皮肤病的高发之季。

单纯喝水并不能直接为皮肤“补水”,水分的蒸发会将原有的水分也带走,造成越补越干的情况。因此,在多喝水的基础上,保持皮肤湿润是关键——给皮肤表面涂上一层护肤霜,薄薄的油脂会阻止表皮细胞水分的丢失。


此外,由于空气湿度降低,皮肤与衣服、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建议选用纯棉、真丝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洗完澡之后擦一些润肤膏或止痒霜等,室内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02“食”暖脾胃

秋季燥邪当令。与白露的温“燥”不同,秋分多为凉“燥”,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是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与复发时节。

为防止秋燥,可以多吃以清润、温和为主的食物,例如雪梨、蜂蜜、百合、银耳、芝麻、核桃、栗子等。同时多喝一些温润的养生粥或养生汤,在补水的同时,还能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

患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要忌食虾蟹等海产品;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更要特别注意脾胃保暖,忌食生冷。

与此同时,由于昼夜温差大,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适时添衣,不宜再睡凉席,晚上睡觉时盖好薄被。不过,添衣无需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寒能力。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


03“释”纾情绪

秋分开始日照减少,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再加上秋季草木凋零,一副衰败颓废的景象,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低落、焦虑不安、恶心、头晕头痛、胸闷气促、疲倦、失眠等症状。

这种情况常称秋季抑郁,又名“秋悲”,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从而引发胃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问题,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要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生活作息上,早睡早起,规律三餐,饮食以富含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食物为主。运动方面,坚持每次户外运动30分钟以上,增加日照时间,也可登高远眺。另外,扩大生活圈,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同样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昼夜等长的秋分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当顺应阴阳平衡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除标注外,文中图片源自摄图网,已获平台授权

参考资料:

[1] 段阿里.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DOI:10.27213/d.cnki.glnzc.2021.000028.

[2] 飞扬.秋分时节养生的几个要点[J].青春期健康,2017(18):36-37.

[3] 程南方.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秋分[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1(09):36.

[4] 让秋季抑郁晒晒太阳[J].人人健康,2009(20):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日照   秋分   脾胃   寒气   昼夜   伤人   水分   秋季   抑郁   患者   情绪   皮肤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