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皖南屏山村

屏山因村北之山状如屏风,得名屏山村,又因古时建制曾属黟县九都,故又名九都舒村。屏山是以舒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200余幢。整个村落按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建造而成,素有“小桥流水,田园人家”之美称。2007年,屏山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屏山

屏山位于皖南黟县东北,距黟县县城约4公里,因村北之山状如屏风,得名屏山村,又因古时建制曾属黟县九都,故又名九都舒村。屏山是以舒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村中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200余幢、祠堂7座;此外,还有三姑庙、红庙、舒绣文故居、小绣楼、玉兰庭、长宁湖、葫芦井等名胜古迹。

民居

祠堂

整个村落按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建造而成,村中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8座古桥连接一幢幢古民居,构成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特有的风韵。

小桥、流水、人家

屏山村风尊义重文,诗礼传家,人才辈出。据记载,黟县屏山由科举而中进士的自宋至清有舒介夫、舒升中、舒彦中、舒夷中、舒宾王、舒擢、舒叔宝、舒荣都、舒崇功、舒斯笏等人。

屏山村位于世界遗产地西递和宏村之间,由于西递、宏村的名声实在太大,游人便往往忽略了这个美丽的山村,因此保留住了小村的一份宁静与淳朴。屏山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古村落,走进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新与幽雅的景致既充满灵性又无比生动。

河水穿村而过

在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后因村北的屏风山状如屏风,而得名屏山村,又因明清建制曾属徽州府黟县九都,故又称九都舒村。村内居民多姓舒,据屏山村《舒氏梁源实录》和《舒氏梁谱录》等史料记载,舒姓是伏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朝末年由庐江迁居此地,踞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据说,清末鼎盛时期的屏山村,舒氏宗族发展成“八百烟灶、三千丁男、五里长街”的黟县第一大村,当时村中有12条街、60条巷、24口井、18幢祠堂、16座牌楼和400多幢民居。

御前侍卫祠堂(九檐门楼)

祠堂

屏山村的民居建筑也别具一格,渗透着浓厚的风水意识。村内保存有200多幢明清古民居,从古民居建筑特色看,舒绣文故居可谓别具一格。

民居

民居

民居

民居

舒绣文故居:舒绣文故居“黍谷堂”,位于村南的中央部位,是一座前后两进、上下两层,带有花园和小院。故居呈三间结构排列,前厅、后厅左右两侧辟有卧室和书房。室内均以八仙桌、太师椅等徽派木雕布置陈设,透出缕缕幽古雅趣。

舒绣文故居

舒绣文故居

故居门楣上“春回黍谷”四字,当时舒绣文的祖辈建房子,风水师预测该屋建成后当出一代奇才,因此用春秋时燕国“邹衍在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居之,吹律而温至生黍”的典故,同时喻“春回大地”、“春到人间”。以后此户果真出人才,清末进士舒斯笏的孙女舒绣文以其精湛的表演天赋,成功地扮演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中的角色,成为人民艺术家。

舒绣文故居

舒绣文1915年生于屏山,后随父舒子胄迁居北京,进入影视圈,因其天生丽质和表演天才,成功塑造了各类女性角色,深得观众喜爱的演员。

本文作者在舒绣文故居

屏山村现仍留有祠堂7座,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光裕堂和庆余堂。

光裕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九都舒氏宗祠的总祠,总祠下有子祠,将族人按辈份划房而治,如三房厅、四房厅等。门楼上部中间最醒目的“恩荣”二字和下方“世科甲第”四字,彰显舒氏 “皇恩浩荡、家庭繁荣”,历代仕途坦荡。

光裕堂

光裕堂

庆余堂:建于明万历年间,为五开间大祠堂,占地480多平方米,整个祠堂气势宏大。庆余堂坐北朝南,墙体高大,梁柱雄伟,雕刻精美。

庆余堂

庆余堂

屏山村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精致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内涵,从高高的马头墙到幽深小巷,想到那些久远的年代的人和事,让人浮想联翩。在历史的岁月里,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来了;然而村落中发生的一些故事仍在演绎着……

孙克勤、孙博撰文和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孙博,2013,探访中国最美古村落。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屏山   黟县   皖南   长宁   祠堂   民居   故居   屏风   村落   小桥   明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