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第十九节 不讲读

今天咱们讲父母支持孩子自主阅读的第六个方法,不给孩子讲读。

讲读这个词,意思是讲习诵读,历来主要用于教师给学生讲课的场景,我原本不知道它还能用在孩子的阅读培养上。近几年遇到不少在做亲子共读的妈妈,她们经常问我:“我给孩子讲读的时候,孩子根本不配合,我该怎么做呢?”我就问她们什么是讲读,这才明白,原来就是一边给孩子讲解,一边带着孩子阅读。这是有些亲子共读推广者最鼓励父母做的事,也是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在培养孩子阅读时最应该做的事。

但我认为,这事儿完全不符合阅读常识。讲解就是讲解,阅读就是阅读,非把它们拼在一起,嵌入孩子的阅读活动,甚至替代孩子的自主阅读,那阅读和上语文课还有什么区别呢?说直接点如果孩子的阅读活动只是通过父母讲读进行,那根本就不叫孩子阅读。

前面课程中,我讲过了父母应该做个好听众、好讨论对象、好答疑解惑者,好支持者,没有说父母要做讲读者,我认为,这是父母最不应该的角色。父母讲读的负面作用大到无法估量,它会摧毁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发展的最大阻力,基本上就是造成孩子不会自己读的最直接原因。

先来说讲读如何摧毁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原本是很有趣的活动,即便孩子不到一岁,当他从卡片书里发现一个认识的动物时,也会觉得很兴奋;两三岁的孩子自己只看画面就看懂了这个故事,他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孩子再大点,能从书上看懂一些新知识了,成就感会更大。

但在父母讲书时,孩子会失去这种相当私人的乐趣,他得按照大人的要求乖乖坐好,不能乱翻乱动,还得配合大人的讲解,时不时表示我在听、我听到了、我听懂了,他头脑中的奇思妙想会经常被打断,当他沉浸在自己乐趣里、表现得有点走神时,又常常被大人批评不专心,这些,都会让孩子很不愉悦。

而且阅读时,孩子能读到的内容,其实远比讲读获得的多,世界著名早教专家蒙台梭利就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15个月大的小男孩给她看一些明信片,跟他说“汽车”。但他只看到风景、人物、动物,于是对小男孩说:“我没有看到汽车。”小男孩就挑出张明信片,很得意地指给她看:“喏,这里!”画面中央是一只猎狗,远处有一个猎人,角落里有一座小屋和一条弯弯曲曲的线,线上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小黑点,但从画面上理解,真的就是远处路上的汽车。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已经非常懂得运用自己的常识和想象,从画面中“读”到丰富的内容,成人给孩子讲解时,注意力却常常放在画面中那些最醒目的东西,还有大人一厢情愿地想让孩子知道、了解的那些东西上,当然会让孩子觉得很无趣。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对阅读没兴趣,其实孩子的兴趣是被大人自以为是的讲解给扼杀掉了

再来说讲读如何阻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孩子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自主阅读,同时,自主阅读也是有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活动。

每个孩子对图画都有天然的理解能力,还不认字时,他会努力通过画面理解书上的内容,如果自己搞不明白,会使用身边最容易获得的阅读资源,也就是大人,他会问大人“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思考过程,如果提问时父母给他提供了有效的解释,孩子的这次小小的思考活动就完成了。

但如果父母认为孩子不认字,不给他讲他就看不明白,孩子就没有办法主导自己的阅读实践,没有办法进行这样的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爱思考也不会思考了。很多孩子表现得不爱自己动脑筋,原因在于,在他想自己动脑筋时父母总是阻止他。

除了影响孩子自己的思考活动,父母的讲解,还会让孩子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变得相对固定或者僵化,把孩子变成一个充满成见甚至偏见的人。

成人的理解能力,当然比绝大多数学龄前孩子强,能理解的事情,也远比学龄前孩子多,但同时,成人对任何事情的理解,都不可避免地受成长经历、学识、专业、经验的限制,而带上成见。倒不是说这些成见一定“不对”,但它们常常相对固定或者僵化,不够多元也不够开放。

但孩子的看法不一定和成人相同,父母通过讲书,把成人的见解灌输给孩子,会把孩子对书的理解,限定在成人给他的框架中。这个框架里,很可能充满“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对”“错”的判断。如果孩子的头脑里只有这些,独立思考简直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了。

说过讲读如何阻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再来说它如何限制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些父母认为,大人带着读、边读边讲,孩子才能更好地读完一本书而且收获更大。我想这是个很大的误解。让孩子自主阅读,他读到的东西再少,也是“自己”读到的,大人带着读、给他讲读到的东西再多,也是你“喂”给他的。能自己从书中获取信息,才叫阅读能力,只会听别人讲,那叫只会听课,不叫会阅读。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刚开始读时,他能从书上获得的东西,肯定不像大人期待得那么多。但如果父母能允许孩子自己慢慢读慢慢尝试,孩子能读到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也会一点一点提升。如果一开始就不给孩子自己读的机会,只靠讲读来培养孩子阅读,那么很大可能,你培养出的是一个一直在读,但从不会读的孩子。

关于讲读对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负面作用,我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讲书如同嚼饭喂娃”。

嚼饭喂娃会影响孩子自己咀嚼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获取营养,说不定还会传染病菌给孩子。给孩子讲书也一样。

此外,大人给讲,实际上是阻碍了孩子直接接触书中内容,只接触到父母自己能理解的部分,而我们需要承认,绝大部分优秀童书的作者,都比普通父母高明,如果只让孩子接触到父母能理解的部分,那还让孩子读书做什么呢?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发展得更好,但如此讲读说得不客气点,叫“屋檐底下放风筝,飞也飞不高。”

所以,如果你一直在做讲读,我建议你一点一点减少,直到完全停止,让孩子逐渐实现自己读。

那么,不给孩子讲书,孩子阅读时,大人到底该怎么做呢?你可以掌握一个原则:只在孩子要求父母协助或参与时才介入,而且介入的程度,由孩子来决定。不要求孩子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坐下来,和父母一起读书;让孩子随意选择时间,自己阅读;孩子自己读时,父母不去主动给他讲解,也不要让孩子来汇报读到什么、学到什么;只在孩子提问时解释,不主动给孩子讲解在孩子想讨论时和他讨论,孩子不发起讨论,大人就不和他讨论。这样,孩子更容易进入自己读的状态,习惯自己读。

你可能会有一个小疑惑,现在知识付费这么发达,很多成人都付费订阅“讲书”专栏听别人讲书,为什么父母就不能给孩子“讲书”呢?

这不一样。成人听别人讲书,是为了快速了解书中内容、获得“干货”。有人是有阅读习惯,但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自己花时间一本读,有些书听别人讲讲主要内容就够了;有人是没有阅读习惯,觉得自己读书太费劲,不如听别人讲,又快又明白。

但培养孩子阅读,是为了让他愿意自己读、有能力自己读,让他用“听讲”的方式来读,在方法上,就是南辕北辙了。

说到这儿,我想再多说几句。给孩子讲书背后,其实也隐藏着父母控制孩子的动机,就是让孩子只能用父母教给他的思考方式、思考框架去思考,只能思考父母认为他应该想、父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这不是教育,是对孩子独立自我发展的扼杀。

把父母的所知、所想,都传递给孩子,自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我认为,这项工作应该更多地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而给孩子讲书,其实是一种“灌输”,有的父母,甚至把它发展成种类似“洗脑”的方式。在我看来,父母做这样的事做得越积极,背后的动机就越可怕。

来小结一下。给孩子讲读是很多父母培养孩子阅读的常规做法,但这不符合阅读的常识,会摧毁孩子的阅读兴趣、阻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限制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自己阅读,父母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扮演讲读者的角色,应该只在孩子要求父母协助或参与时才介入,为孩子解答疑问或者和孩子一起讨论,具体介入到什么程度,应该由孩子而不是父母来决定。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或者感悟,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孩子   成见   成人   大人   画面   自主   父母   兴趣   习惯   能力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