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的“隐形首富”:手握全球十万亿矿产,一年进账6919亿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马云、王健林,明面上的富豪很多,可你知道谁才是中国真正的“隐形首富”吗?

他曾是同学们嘲笑的“猪大王”,也曾揣着10块钱在深圳闯荡,最终白手起家创造了世界500强集团,手握全球十万亿亿矿产,一年进账6919亿元。

他,就是有着“世界铜王”之称的王文银。

王文银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隐形首富”的?在他的身上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读书改变命运

1968年,王文银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由于家里贫困,所以在上学时,他每天天不亮就得下地割草喂猪,身上永远带着一股猪粪味。

同学们嘲笑他,说他是“猪大王”,他只能低下头默默承受。

但老师却告诉他,“不要自卑,书香能盖住一切味道。”

带着这样的叮咛,王文银一直刻苦求学,成绩在同学间也是名列前茅。

1989年,他顺利考上了南京大学,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可到了学校后才发现,“差别”依旧是存在的。

同学们大多来自于大城市,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甚至还有先进的电子产品。

不过此时的王文银,始终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在同学们完了休息的时候,他依旧在苦读。

这份付出,在他毕业后得到了回报。

由于成绩优异,所以他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了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成为了月薪4000元的机关干部。

按理说,这时候他完全可以“躺平”了,毕竟他只要在机关里熬熬资历,晋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天一杯茶,一份报,每天悠哉游哉过一天,这样的生活岂不快哉?

可王文银似乎过不了这样的生活,他早就萌发了出去闯一闯、赚钱的念头。

这些年从书中汲取到的知识,更是开拓了他的眼界、滋长了他的智慧,使他对赚钱有着充分的自信。

恰好当时掀起了市场经济浪潮,很多知识分子都选择下海经商、自主创业了。

于是倍感煎熬的王文银,最终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然后带着几百块钱就朝着自己梦想中的地方“深圳”,进发了。

逆境加速成长

王文银带着一腔热情来到了深圳,可是很快就被现实泼了盆冷水。

由于路途遥远,所以赶到深圳的时候,他兜里的400块已经花了只剩10块钱了。

人生地不熟的,工作也难找,最艰苦的时候,他甚至睡过大街和桥洞。

好在他最后顺利进入了一家工厂,成为了管理人员。

可王文银却带领工人闹罢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家工厂的老板虽然对管理层不错,但是对待普通工人却压榨得非常严重。

不仅以极低的薪酬压迫工人加班,甚至搞出了工伤还不负责,让工人自己承担。

这让王文银非常愤怒,他是想赚钱,但不想跟着这种没良心的老板赚钱,于是直接组织工人搞起了罢工。

最终老板迫于工人压力,同意了改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

只不过王文银就惨了,作为组织者直接被开除,再次流落街头,就连投出去的简历都如石沉大海。

考虑到可能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王文银索性放低要求,拿着自己的高中毕业证书去应聘。

果然成功应聘上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避免流浪街头。

不过这份工作就是典型的“活多钱少”,还非常累,每天要登记的物品高达上千件,各种物料编码更是达到上万种。

没有计算机,王文银只能一笔一笔来记,旁人都觉得枯燥,只有他能耐得下性子。

到最后,关于仓库里各种物料的信息,他已经烂熟于心了,哪怕不翻本,他也能随时报出各种物料的编号和数量。

正是凭借这番本事,他才在大老板前来视察的时候一鸣惊人,连升数级。

从一名小小的仓库管理员,到管控所有物料的总经理,王文银初步实现了级别跨越。

但这并不是他的终点,而是起点。

接触到更大的平台后,他很快就和公司最大的客户日本日立公司旗下的一家电线企业交流,对方看出他是可造之材,以高价将他挖走。

此后王文银负责销售工作,每年光是提成,就能拿到数百万,几年下来他也攒了2000多万元。

这时候的王文银,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初始积累,也不再甘心于当一个小小的销售了。

于是他从该公司辞职,成立了携威实业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售卖电源线。

早年工作间,他就已经对这一块相当熟悉了,也攒下了一定的客户,因此公司成立后,凭借着当初的人脉,也算是顺风顺水。

中间虽然偶有波折,有客户赊货不付款,卷走了价值数百万元的货物,但好在他平日里诚信经营,很受客户和供货商认可,最终顺利挺了过来。

当携威实业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王文银开始开设工厂,数次“逆流而上”,彻底奠定了他“世界铜王”的地位。

不冒险是最大的冒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骤然来袭,很多企业都想着保全自身,等待寒冬过去。

可是王文银不一样,他将这是做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有很多企业在金融风暴到来之前向供应商预定设备,金融危机到来后,又因为企业资金链断裂而无力支付。

王文银盯上了这些设备,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大量购买,同时他还收购了大量工厂。

等到这次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他一跃成为了珠三角地区最大的电源工厂拥有者。

也正是这次豪赌,使得他资产过亿,且将原先的众多工厂组建成了正威国际集团。

通过这次抄底,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经营秘诀。

当2003年非典来袭,各产业陷入低迷,尤其是矿产濒临倒闭的时候,他将目光盯向了自家企业需求量最大的铜矿。

当时有很多人认为他在瞎胡闹,因为铜价一路暴跌,已经跌到2万一吨了,这时候入手很容易亏损。

再加上当时谁也不知道非典什么时候过去,大量购买铜矿,很可能会使正威国际集团度不过这个“寒冬”。

可耐不过王文银坚持,于是最终正威集团还是先后购入了10多个铜矿以及众多相关产业项目。

光是一个铜陵铜杆线生产项目,王文银就在里面投了28亿,一度耗光正威集团的现金流。

事实证明,幸运女神再度眷顾了王文银,非典迅速过去,铜的价格也迎来暴涨。

当铜价升到8万元一吨的时候,王文银开始大量抛售,单是这一项每月就能为他收入数百万元。

更不用说,大量的铜矿还促进了正威集团的转型,使得它从原先的电源线生产公司,转变为了铜业加工企业。

很快,正威集团发展成了安徽第1家营收破百亿的民营企业。

至于第3次“逆流而上”,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这一次他的操作,和非典期间的操作基本相同,在别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他大量购入铜矿和现铜,再次抄底。

等待市场上的铜价回暖后,他再度进行现铜抛售,赚了个盆满钵满。

至于那些铜矿,则大多被他留了下来,据悉目前正威集团拥有的铜矿储量,已经达到了全球铜资源的12%。

这些同框的总价值,预计在十万亿以上,正威集团一年进账更是高达6919亿。

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属实令人惊叹。

至于王文银本人,更是被誉作我国最大的隐形富豪,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铜王。

在2022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他以177亿美元的资产排名第91位,而2021年的时候,他仅仅排在161位。

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可见正威集团正在蓬勃发展,而就这还是在该集团没上市的情况下统计的。

一旦正威集团上市,王文银的个人资产还将迎来暴涨,便是“首富”也并非遥不可期。

纵观其个人发展,数次豪赌都显得有些冒险,可是当记者问及他时,他却是这么说的,

“在我看来,不冒险才是最大的冒险。”

那么除了要用于拼搏外,在王文银的成功之路上,还有什么秘诀呢?

王文银的成功秘诀

根据王文银的个人访谈来看,他的成功秘诀主要分为6点。

第一,要不断深化改革,实现自我突破。

在商业领域,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你不能成功自我改革,别的企业就会将你淘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手机行业,20年前摩托摩拉称霸一时,15年前就已经到了诺基亚的时代了。

10年前,三星也一度登顶,如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却是苹果。

手机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亦如是,时代发展得很快,企业必须不断改革,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第二,个人要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

这一块主要讲的是企业管理,有些人刚刚觉得成功就把企业变成了家族产业,不断往公司里安插亲人。

这样的企业是不长久的,公司需要的往往不是高管的亲人,而是流淌着公司文化血液的人。

只有在不同阶段,老板知道任用合适的人,才能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第三,随着企业发展,管理者也得不断进步。

管理者的能力与格局,对于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就像你无法在鱼缸里养出鲸鱼一样,先打开自身格局,才能带领企业迈上新的台阶。

比如说王文银,他在工作之余就在不停学习,每年起码要读100本书以上,而且是细读,书上做满了笔记。

通过学习,他在不断提升自己,紧接着才能把控企业方向,带领企业进步。

第四,要注重企业的成长性。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很多人就开始找不到方向了,想着短期变现,什么行业都想插一脚。

这样的行业在短期内的确能大量增加营收,可这却是以牺牲企业成长性为代价的。

王文银不赞同这种做法,他所做的是不断深耕一个行业,企业可以发展得慢一点,但是成长性一定要有保障。

比如说铜,只能卖8万一吨,可是铜箔却可以买80万一吨,单晶纳米铜线更是可以卖到800万一吨。

因为正威集团做的够专业,所以他们才能拥有定价权,才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第五,要注重企业文化。

重视企业文化,都是装样子,更不是喊口号,而是身体力行的带领员工进步。

王文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用透明手机壳,每周都在手机背部贴一个学习贴纸,一年要换52张。

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进步了,也带动了企业的员工们,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第六,要重视规律,不能蛮干。

王文银曾说过这么一番话,

“企业想做到10亿规模,得把握好人生成长规律,要做到百亿规模,要把握好行业规律,要做到千亿规模,得把握经济规律。”

“企业要做到万亿规模,就得把握国家经济增长规律;要做到十万亿规模,就得掌握世界经济运行规律。”

由此可见,没有超前的眼光,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想将企业做大做强是非常困难的。

反过来说,只要眼光到位了,规律摸清楚了,企业的发展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一位低调的实业家,平日里埋头苦干,在人们不经意间就将企业发展到了如此规模,属实令人赞叹。

我们也应该学习王文银这种精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三星   铜矿   深圳   首富   中国   矿产   工人   规律   工厂   规模   集团   全球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