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渐趋疲软,新华三千亿目标难落地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需求日益旺盛,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走入公众视野,企业数字化产业升级愈发火热。数字化产业升级转型赛道的巨大发展空间,为众多科技公司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近些年来,我国科技企业也得以飞速发展。

在众多科技企业之中,新华三集团便是借助数字化浪潮快速崛起的典型企业之一。近几年来,背靠紫光股份,新华三广泛布局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等数字化基础设施业务,可谓跑得飞快,更是高调提出“进军千亿级企业”的目标。

虽然新华三2022年上半年财报的营收数据也有亮点,但是行业内外也开始注意到,在飞速发展的背后,新华三似乎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在市场拓展方面表现也不及预期。“千亿目标”究竟是新华三脚踏实地的五年计划,还是炒作噱头呢?外界颇多质疑之声。

增收不增利,千亿目标落地难

新华三集团正式成立距今已经7年。2016年4月,随着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股份对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交割手续的完成,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整合成为新华三集团。

新华三集团正式成立后,借力于紫光系得以飞速发展。去年四月,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集团CEO于英涛更是在2021NAVIGATE领航者峰会上提出了“做到市场份额前三”、“进军千亿级企业”的发展目标。可见集团方面对于自身发展保持了十分乐观的态度。

但是,业内对于新华三发展情况的看法与集团自身的看法并不一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当前新华三的发展状况而言,千亿目标过于“激进”。同时,质疑“全国前三”、“千亿级企业”是否只是纸上谈兵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事实上,人们对于新华三发展的质疑有据可依。早在去年7月,紫光集团就因为债务违约发布了破产重组公告,而后作为紫光集团旗下重要企业,有关新华三集团“经营状况不好”、“增收不增利”的说法,便传得沸沸扬扬。

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也再次印证了公众质疑。数据显示,本年度上半年,新华三企业归母净利润共计9.6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单从2022年第二季度来看,新华三今年二季度企业归母净利润5.9 亿元,同比下降了9.8%,归母扣非净利润5.1 亿元,同比下降7.6%。也就是说,近期的新华三的确正在面临净利润下滑,增收不增利的尴尬。

除了出现净利润下滑问题外,细看新华三近两年企业财报数据,不难发现新华三还在面临着企业营收增速下滑的难题。2021年,新华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43亿元,同比增长20.5%,2022年上半年企业营收总额344亿元,同比2021年上半年增长11.9%。相比2021年企业营收增速,2022年上半年企业营收增速涨幅缩水了接近一倍,增速明显减缓。

针对企业净利润下滑和企业营收增速下滑的问题,新华三方面更多地将其归因于疫情影响带来的客户采购意愿降低、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政府补贴减少造成的非经常性损益等。

但是,在这些外部环境影响的背后,盈利能力不足,恐怕才是影响新华三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原因。

2021年,新华三在信息技术行业的毛利率为19.5%,其中,ICT基础设计及服务业务毛利率达到了为25.7%,而IT产品分销与供应链服务业务毛利率只有7.9%。2022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1.7%,没有显著改善。再看同期同行业达到千亿级的企业,华为2021年综合毛利率为48.3%,近期思科的毛利率更是高达63.3%。

相比同行业企业盈利能力而言,新华三的毛利率表现远远不够。同时,从新华三的业务结构上看,新华三一直在ICT领域相关的低毛利业务上持续发力,没有走上利用高科技盈利的康庄大道。想要提升盈利能力,新华三需要尽快走出依靠低毛利业务赚钱的困局。

另外,企业经营与人员管理成本的增加也是造成新华三盈利能力承压的原因之一。早年,新华三还曾因为企业人员加班费的管理问题在微博上大闹一场。

研发人员借加班之名大肆吐槽企业薪资水平低,涨薪幅度小,对此集团CEO于英涛直接在微博公开怒怼。加班事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但此次事件却暴露出了新华三企业经营与人员管理方面的疏漏。

而今,在新华三“激进”的发展步伐之下,企业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随着企业项目增加不断扩充,这无疑大幅再次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使得企业净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新华三的企业经营与人员管理压力更将只增不减。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三还在始终保持着高研发投入的策略,2022年上半年企业研发投入接近二十五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1.7%。虽然企业加大投入对于促进行业发展而言是好事,但是对于当前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承压、毛利率表现不佳的新华三来说,高投入高成本可能会是进一步加剧企业经营压力的导火索。

总的来说,当前新华三想要冲击千亿级企业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愿新华三能够在加快前进步伐的同时,冷静思考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局。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能够脚踏实地,争取早日迈进千亿门槛。

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确实带给了我国科技企业许多快速崛起的机会。但如今科技企业之间越来越“内卷”,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在为拓展市场版图而殚精竭虑。对于新华三而言,下沉市场与出海布局成为企业主要的市场拓展方式。

下沉市场方面,目前相比于一线和新一线数字转型升级进展较快的城市,三四五线城市与乡镇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数字化转型进程慢,对于提出数字化转型方案的科技企业需求更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将目光聚焦在了下沉市场之上,这其中也包括新华三。

今年4月,在新华三集团对外的《数智新商业,链通新未来》报告中,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商业BG总裁王鑫便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了新华三要“在数智时代大举开拓下沉市场”的计划目标。

然而,想要向三四五线城市与乡镇拓展市场绝非易事。主要原因在于,下沉市场的客户类型存在数量较大、分布范围广的服务难题。同时,下沉市场数字化发展基础差,伴随发展能力弱、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实力差异大等问题。

为了能够实现市场拓展,新华三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上线了新华三商城。但从目前应用效果上看,新华三在下沉市场的表现不及预期。

一方面,新华三的自身服务能力仍然没有下沉,下游渠道不够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新华三集团副总裁、商业BG总裁王鑫也强调当前行业下沉市场的管理仍然不够精细,难以保证合作伙伴的利益。

再看新华三在海外布局方面的表现。2019年4月,新华三就在2019Navigate 领航者峰会上正式公布了将以H3C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计划,并在展区积极展示了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一系列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早早将海外布局提上了日程。

今年5月,在2022 NAVIGATE领航者国际峰会上,新华三再次对外公开发布了2022年国际业务战略布局,从生态战略和场景化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入手继续贯彻了“出海战略”。

新华三官宣开拓海外市场计划至今已经四年有余,在这四年中,新华三主要还是借助着企业的硬件优势产品来加速出海计划,通过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等ICT领域产品打造市场竞争力。虽然ICT基础帮助新华三在海外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但也进一步加强了新华三传统ICT厂商的标签。

加强传统ICT厂商标签,对于新华三而言并不是好消息。主要原因在于,新华三想要实现千亿目标,就需要打造较强的数字化品牌认知。新华三的发力方向也一直是通过数字化服务推动数字化转型。当下这样不断依靠ICT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的方式,对于想要强化数字化品牌形象的新华三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

市场拓展的确是企业想要实现高速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选择攻略下沉市场和进军海外市场也是正确的选择。而如何在跑马圈地的同时,保证企业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维持品牌形象对于新华三而言,是一个需要慢下来思考的问题。

结语

无论如何,数字化升级转型浪潮的来临都为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目前来看,新华三存在发展渐趋疲软的问题,但作为我国经验丰富、发展迅速的科技企业之一,新华三未来也是大有可为。

想要成就千亿目标的梦想,新华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企业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承压、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都是新华三冲击千亿级企业的难题。但愿未来新华三能够保持初心,寻找到企业高速发展与打造可持续品牌形象的平衡点,真正走出千亿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紫光   目标   毛利率   疲软   净利润   上半年   海外   集团   市场   科技   企业   华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