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比火还快?“羊了个羊”,是对行业认真做游戏的人的侮辱

羊了个羊,火出圈了!


它是怎么火的,游戏公司狂砸钱买营销。通过达人们的“试玩”视频,带火热度,算法推荐;网友吐槽讨论游戏、“通关率0.1%”“通关的人智商都超过180”之类的宣传,又成功带火了话题。


于是,羊了个羊成为最近的社交货币,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和娱乐。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小游戏,翻车比爆火还快!越来越多的玩家直呼“上当”,为什么?

听玩家说:“第一关是小学数学,第二关是大学微积分。”懂的都懂!


别的游戏,你玩的是快乐,而羊了个羊呢,是游戏玩你,小丑竟然是你自己。


系统很鸡贼,当游戏进入死局,系统会提示玩家观看一段30秒左右的广告来获取道具。使用道具可以移动格子、倒退一步或重新开始。如果不想看广告,就需要把游戏分享给好友,才可以继续,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就不可再分享,还是只能看广告。


于是,你被迫陷入“玩游戏-看广告“的死循环。

毕导按照每局用三个道具计算,得出玩家看广告的时长表。/公众号“毕导”


最后,你会发现,这游戏和拼多多“砍一刀”套路太像了,感觉永远有希望,但希望永远在路上。每次距离胜利只剩一点点,但就是不给奖励。明明只要3个相同的方块,系统偏偏就不给你。

所以说,这游戏不是宣传的“测智商”,相反,是靠运气,但是大部分情况是,系统让你过不了关,骗你看广告而已。每点一次广告,游戏就有收入。而你,就是被资本薅羊毛的那只羊,被游戏气,替资本赚了钱。


小游戏的研发成本并不高,而六千多万的玩家带来的广告收入却很客观。这个小游戏靠糊弄玩家,圈一波钱就跑,随波逐流的玩家就成了韭菜。

难道有网友说:这东西就是对行业里认真做游戏的人的侮辱!


有人设计游戏,是为了圈钱,有人设计游戏,是为了让玩家体验快乐,还有人通过设计某些游戏,帮用户治愈心理疾病。


好的游戏,都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让用户获益的游戏,才是真正的好游戏。


1.转移焦点,缓解疼痛


医学研究人员在临床试验中测试了一款叫做“冰雪世界”的3D虚拟现实游戏。他们发现,这款游戏可以减轻烧伤病人30%到50%的疼痛感,而且,在92%的游戏时间中,病人都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电脑游戏比药物更能缓解身体的疼痛。

这项试验背后的心理学现象被称为“关注焦点理论”。也就是说,人类的注意力像一个焦点。你只能在一个时间关注一个信息源,而忽略其他事情。


所以对烧伤患者来说,当他们玩“冰雪世界”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有效屏蔽了处理疼痛信号的资源。


2. 英雄属性:“自我效能”


有一款叫Re-Mission的游戏,它是专门给青少年肿瘤患者坚持化疗和抗生素疗法设计的游戏。坚持化疗和抗生素疗法虽然过程非常艰难,但却能最有效地挽救生命。在这款3D游戏中,玩家通过操控一个名叫罗西的英雄,让罗西在人体中飞行,同时用『化疗枪』攻击癌细胞。这款游戏的效果就非常明显:相比起普通的患者,玩过这个游戏哪怕只有两小时的病人,都能更好的坚持治疗三个月以上。

那么,为什么短暂的虚拟游戏能引发长期的行为改变呢?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其实通过游戏,玩家会明显感到自己更强大、更乐观、更有正面影响自己健康的能力。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叫做“自我效能”。


通俗的说,就是对用具体技能和能力解决具体问题或者达成某种目标的信心。自我效能可以把动力转变成持续有效的行为,而游戏恰恰是激发自我效能最快、最可靠的方式。还有个好消息是,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一旦被激发,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事实上,所有游戏都是为建立玩家的自我效能而设计的。游戏引导玩家接受一个目标,为目标付出努力,然后获得反馈,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提高相应技术、坚持尝试,最终取得胜利。这些正是提高自我效能的经典途径。

而且,科学家们发现,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会让人脑中的多巴胺含量激增,多巴胺呢,就是咱们大脑中传递快感的神经物质。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能确保玩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多巴胺的释放还能有效提高人的学习能力。所以对玩家来说,这个时候可以更轻松地提高游戏技能,并且最终实现目标。


最重要的是,游戏中的多巴胺增多是可以转变到处理实际问题和挑战中去的。也就是说,游戏中的自我效能可以变成一种思考方式,编入我们的大脑。所以,如果你想让大脑变得更强大,就去玩更多的游戏。或者至少,创造与好的游戏类似的、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从而激发大脑活动。


3. 游戏的社交属性


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两个人一起玩一款游戏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表情、心率、呼吸,甚至是神经活动,都会趋于高度同步。这种同步会在游戏结束以后增进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关系。事实上,任何一款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上玩的游戏都能创造这种身心同步的状态,成为游戏玩家间建立强大良好关系的基础。


通过一起玩游戏,例如《王者荣耀》、吃鸡,你可以让任何人,甚至是陌生人和你不喜欢的人,都变成你的盟友。

线上游戏,比如社交网络游戏,也是一种强大的关系管理工具;这些游戏让我们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管理更活跃的社交关系。研究表明,和朋友玩线上社交游戏会增进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动和互助。


所以总的来说,游戏是练习行为同步技能、增强社交情商和发展同理心的最好方式。从游戏中你能学到很多强大的能力,并可将这些能力应用在游戏中或游戏外的任何社交场合。


4.做更好的自己


知名游戏设计师简·米加尼格因为事故遭受了严重的脑震荡。她无法下床活动,甚至也无法清晰地思考和工作。渐渐地,她开始变得焦虑和抑郁,甚至产生了自杀的想法。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沉沦,米加尼格决定通过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来恢复。于是,她把自己的恢复过程设计成一个游戏,取名为《做更好的自己》。如今,已有将近50万人通过玩《做更好的自己》,变得更强、更快乐、更健康。

通过玩游戏,米加尼格介绍了7个『做更好的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会帮助我们在现实中应用游戏式思维和行为,让我们更好地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控制。


首先,你需要挑战你自己。把困难当做挑战而不是威胁,是获得『挑战式思维』的关键所在。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感到绝望,因为游戏自然而然的能让我们有效地控制焦虑感,让我们专注于机会而不是威胁。


其次,你还要善用道具。道具是电脑游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给你更强的实力、力量,甚至是额外的生命。而现实生活的道具,是那些我们可以简单做到、几乎不花成本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比如,观看可爱动物的视频,向窗外看30秒,听一首喜欢的音乐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道具。经常做这些事请能给我们更多正面情绪,让我们在压力面前更从容。


当然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都是顺利的时候。有时候你会面对很多“坏家伙”,在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坏家伙。它们可以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糟糕的情绪,或者是让你疼痛的病症。你有五种方法去对抗他们:避免、抵制、适应、挑战,和改变。不过在真正和“坏家伙”对抗前,你需要试验每一种方法来确定哪一种才是最有效的。

英雄的旅程总是充满着无穷无尽的任务。一次次任务让英雄们更有智慧,更加强壮,也让他们为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任务不仅仅是躺在你任务栏里的待办事项。它们是有目的的行动,包括去实现更强健的体格,更融洽的关系,以及新的冒险。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让你离目标更近一步。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需要周围人帮忙。直接开口寻求帮助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邀请别人一起游戏成为你的同盟就简单多了。生活中的盟友像游戏中的一样,他们了解你的处境、压力和面临的挑战,他们还可以和你共同分享、庆祝胜利。


在游戏里,你还需要给自己增加一个秘密身份。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起一个有英雄气质的别称,这样你就可以激发出更多自身所具备的重要品质,比如决心、勇气、同情心等等。

最后,你还需要完成一次突破自我极限的胜利,这种胜利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比如减肥10斤,或者是在公开场合做一次演讲,也可以是完成一次马拉松。赢得一次突破性的自我胜利之后,你会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它让你知道你的能力远不止你以为的那样,并且能给你增加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现在你知道了《做更好的自己》这七项游戏规则,那别忘了每天练习和给自己计分。你可以每天记录你的游戏进度。比如,你可以要求自己每天至少使用三个生活『道具』,战胜一个坏家伙,完成至少一个任务。你还可以记录自己的最高成绩,以激励自己不断挑战下去。


编辑:凉三

路上读书: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多巴胺   翻车   游戏   效能   社交   侮辱   道具   自我   目标   能力   玩家   广告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