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毕业之作:记嘟嘟成长一二事-家园共育受益多

俗话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嘟嘟——我们的第一个宝宝,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定律。

由于第一次为人父母,毫无育儿经验,从怀孕开始,我们就一直参照各类育儿书籍来不断摸索,在与长辈育儿理念碰撞磨合下艰难前行,很多时候都在书上的育儿理论和婆婆的育儿经验中摇摆不定……


自从嘟嘟上了幼儿园,老师们通过家长会和每周带回家的家园联系手册《小脚印》不断传递“家园共育”的育儿理念,指导我们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帮助我们一家两代人转变教育观念,这就如同一根定海神针扎在了我们家,从此,我们一家人坚定地走向了科学育儿的道路上。

口说无凭,唯有孩子行为的改变才是最具说服力的,下面就记录嘟嘟成长一二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一、家长会——定期交流,强搭建沟通桥梁

嘟嘟在幼儿园刚上中班不久,老师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宣讲了幼儿园教育中对中班小朋友的培养目标及要求,面对面地详细汇报了下我家嘟嘟在幼儿园的近期情况,特别针对自理能力这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举例说明了我家嘟嘟在这方面有待提高的几点:比如上中班了们依然等着老师过来喂饭才肯吃,也不主动穿脱衣服鞋袜等,都是等着老师来帮忙等等。

于是,我开始回忆嘟嘟在家的点点滴滴……



犹记得刚断奶不久,我们就参照着婴儿每日喂养的育儿书做辅食,一日吃多少餐,吃多少量,完全按书来。

后来,由于工作繁忙,吃喝拉撒就由奶奶来负责了,渐渐地发现他,在一岁左右的时候还是自己吃饭,到了两三岁却变成了被满屋追着喂饭的小孩了,每一餐都得吃上好长时间,要么不肯张口,要么就边吃边玩,还要把饭菜当鱼饵玩钓鱼游戏才肯吃几口。

看着嘟嘟日渐消瘦,奶奶更想追着喂,嘴里念叨着:吃一口算一口,总比不吃要好。看来嘟嘟已然已经习惯了这样喂饭的方式。



怎么样才能让嘟嘟主动爱上吃饭呢?

对于我这个新手妈妈而言,算是个棘手的问题,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开始寻求老师帮忙。

“你们听说过‘5+2=0’吗?”老师问。

我当时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什么。

老师解释道:

“所谓的‘5+2=0’是指:5天的幼儿园教育颇有成效,但2天的家庭教育没跟上,那么孩子的教育始终会在原地打转。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可以自己吃饭、整理床铺、穿脱衣服鞋袜,回到家家长还是要全程包办,长此以往的话,幼师在幼儿园的教育只会徒劳。”


听完这一解释,我恍然大悟,于是便和老师商量好,我们兵分两路,分头行动。

在幼儿园,老师耐心地引导嘟嘟自己动手吃饭、温柔的教嘟嘟如何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给嘟嘟强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理念。

在家,我们多次跟奶奶做思想工作,尽快改掉追着喂饭的坏习惯,在行动上引导嘟嘟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放手让他做他想做的事情,提升他的自主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嘟嘟终于养成了自己吃饭的好习惯,不仅不需要奶奶追着喂饭了,也不怎么挑食了,还解锁了很多新技能。不仅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整理收纳自己的玩具,还能经常主动帮忙大人做家务了。

眼见他自理能力越来越强,我们都很欣慰。这些点滴成长离不开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付出,为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意识到了配合幼师共同助孩子成长的必要性。



二、《小脚印》——每周反馈,实现家园互相配合

没上幼儿园之前,我们都觉得嘟嘟好可爱、好聪明、好懂事哦,反正看着哪儿哪儿都好,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父母滤镜”吧!

上幼儿园后,老师每周都会让嘟嘟带回一本《小脚印》,上面老师会给嘟嘟做每周表现的反馈,很好奇老师会给我家嘟嘟做怎样的评语。没想到“上课坐不住”、“喜欢东张西望”这样的句子会频繁出现在上面。

直到有一天,老师特地打电话过来沟通嘟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才引起我们的重视,开始反思他在家里的行为举止。


记忆中的嘟嘟从小生性好动,在家除了画画、搭积木和看电视时是安静的,其他时候在家都是上蹿下跳,就连我带他看绘本时他都是在我周围绕圈圈动个不停。

我们原以为男孩子大多都调皮好动些,这样很正常,不像我小时候那么安静。我小时候最爱玩的就是过家家,而嘟嘟爱玩的游戏全都离不开蹦蹦跳跳、打打闹闹。

他最热衷的就是让我这妈妈当小怪兽,他当奥特曼,然后把我打得抱头鼠窜。

“妈妈,快来抓我!”

“妈妈,我要向你发起进攻啦!”

“妈妈,快来追我啊,打我啊!”


天天跟他这样玩,自己嗓门都变大了。开始怀疑那些育儿书籍到底适不适用于我儿子,什么“不吼不叫,教育好孩子”,“心平气和养育孩子”,怎么在我儿子身上都不管用呢?

但了解到“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而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就慢慢意识到因为这些物理构造不同以及各个孩子个性不同,对应的养育方法自然也要不一样。所以,我从没怀疑他是不是有多动症,也没那么重视他坐不住的问题。既然我们也不太懂小孩子的一些问题,就交给老师来指导吧!



老师在电话中陈述了嘟嘟的表现,建议我们先带嘟嘟去省妇幼检查了身体,医生排除了体质上的因素,说男孩子大多好动,要多引导和改善各种行为习惯。

于是,我们按嘟嘟的兴趣点在家里新增了很多智力拼图和积木的玩具,他爱画画,也给他报了线上绘画班,后来又新增了青少年宫的专注力课程,嘟嘟对此也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认真很投入地完成,慢慢地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变久了。

一切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和老师继续在《小脚印》里实时记录着嘟嘟的各种表现,用心观察着他的成长和变化,积极肯定他的一点点小进步……


慢慢地,每周评语很少出现他“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的句子,渐渐地由“专心听讲,认真背诵儿歌”取代了。

在此特别感谢老师们的主动出击,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将班级孩子近期情况作以总结,积极寻找时机与家长沟通。


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应该主动和老师沟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教育的基础是家庭。”

我想说,每一个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产物,也是学校教育的因果,更是是社会能量的馈赠。

我们全家倾尽所能以提供嘟嘟成长的养分,嘟嘟的成长更离不开学校的的熏染和浇灌。愿大家积极配合家园共育,双方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而适宜的教育环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我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 END .

喜欢的请点个赞+关注哦!

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动力!

(注:文章原创,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幼儿园   家园   鞋袜   中班   家长会   好动   主动   妈妈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