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重算补发即将开始,基数相差四千、补发金额会相差多少呢?

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即将启动!计发基数相差4000,下半年补发金额的差距是多少?(附最新的各省养老金计发基数汇总表、附计算结果对比)

9月已经过一半了,今年一月份以来办退休手续、养老金是按照2021年旧的计发基数核发养老金的退休城镇职工,即将迎来养老金的重新核算补发。

这意味着,这部分人下半年到手的待遇又要上涨了。那么,到了九月中旬,到底有哪些省份已经公布了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呢?有你的家乡吗?如果两个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相差4000元,具体补发金额又会相差多少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张各省份的计发基数统计汇总表,看看其中你的家乡的新基数已经出来了吗?在全国排名算不算偏高的呢?

近日,北京市最新发布了《关于2022年本市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通告》,公布了本市2022年的养老金新计发基数,从上表中也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的今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已经超过了10000元,在全国是遥遥领先的。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各地今年的计发基数涨幅还是挺高的,要知道今年7月份养老金集中调整总体涨幅才4%,而上表中多地计发基数的涨幅比例、其实都超过了6%

这个计发基数到底是啥?是怎样影响咱们的养老金补发金额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养老金的具体计算公式: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后,主要是影响的是基础养老金部分的金额,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 计发月数,可见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养老金计发基数没有关系,退休时就可以直接算出来,而且是每月固定发放的,不会因为每年计发基数的变动而产生变化。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

计发基数如果相差4000元,今年养老金的补发金额会相差多少?

假如退休人员王大爷和张大爷,今年2022年的新计发基数分别是10000元和6000元,那么也就是刚好相差4000元,他们两人下半年养老金补发金额会有多大差距呢?我们通过具体演算对比来看看结果。

但是,只知道新基数,是无法对比出结果的。

因为养老金重算的补发差额还与退休时间、计发基数的水平、以及计发基数今年上涨的数额有关,还与个人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是否有过渡性养老金都有关系。

所以我们设定,王大爷去年的计发基数是8500元,张大爷去年的计发基数是5500元;两人工龄都是30年、缴费指数都是0.6、均无过渡性养老金、都是2022年1月份退休的,那么就可以直接算出来了。演算如下:

(1)王大爷在今年养老金新基数公布之后,他的补发金额计算如下

他今年正式待遇的基础养老金=10000 (1+0.6) 2 30 1%=2400元;而按去年的旧基数8500元计算,他临时预发的基础养老金=8500 (1+0.6) 2 30 1%= 2040元。

可见每月相当于给王大爷少发了2400-2040=360元,如果10月份补发,那么他就会补发9个月的差额、即360 9=3240元,下面再看看张大爷的;

(2)张大爷在今年养老金新基数公布之后,他的补发金额计算如下

正式待遇的基础养老金=6000 (1+0.6) 2 30 1%=1440元,而按去年旧基数5500元计算,他临时预发的基础养老金=5500 (1+0.6) 2 30 1%= 1320元。

可见每月相当于给张大爷少发了基础养老金1440-1320=120元,只有王大爷的三分之一的金额,同样10月份补发,那么就会补发到账120 9=1080元、也只有王大爷三分之一的水准。

由案例计算可见,养老金计发基数相差四千、补发实际金额居然差了几倍,但是实际上你能够补发多少钱,还需要看个人的条件,如果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幅度大、你本人补发月数更多(也就是要看你的退休的月份和本省补发到位的时间起止时间点而定)。

同时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高、工龄长的话,那么你的养老金的补发金额必然也会高一些,因此发达地区的退休人员基数高一般会直接收益,反之则更低。最后还有个提醒。

9月中旬、在继北京之后,其他的24个省份新的计算基数也将会陆续出炉,每年都是差不多的进程,届时也都会按照上面的算法给大家补发,大家可以提前代入自己的数据、用上述算法提前演算、看看自己今年到底能补发多少钱。

对此,你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我,更多实用的社保和养老金知识,后续会持续为您带来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养老金   基数   金额   过渡性   涨幅   大爷   下半年   待遇   去年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