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人就“废了一半”?脾虚的人,身体常有4个变化,你占几个

脾虚,人就废了一半?真有这么严重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说说关于脾虚的问题。

有时人碰到某桩事情损失很大,会说“大伤脾胃”,说明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先理一下中医脾胃的概念,中医的脾是五脏六腑中的脏,胃是五脏六腑的腑。脾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把消化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和运化水湿(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

古人称“脾为中洲之土,灌溉四旁”。

意思是说全身脏腑组织都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胃的功能是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把吃下去的食物磨碎,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一步由脾来运化。

脾和胃是一对儿,“脾气宜升则健,胃气宜降则和”。脾和胃一脏一腑,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津液。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中医的脾在哪里?

“大腹属脾”,笼统说大腹就是脾的位置。

现在医学的脾在左腹。所以中医的脾指功能单位,而不是解剖学上的脾。中医脾的功能含义广泛,就消化功能而言,就包括胃肠、胰、胆及部分肝的功能。

现代医学的脾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切除(如脾功能亢进、外伤脾破裂),而中医的脾是“后天之本”,切不得,也切不了!

脾虚的症状一:舌苔有变化。

舌头的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

如果舌头边缘已经出现明显的齿痕,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脾虚的症状二:食欲下降,腹部发胀。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的感觉,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脾虚的症状三:早起不适。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脾虚的症状四:湿气重。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的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脾虚的症状五:如厕宿便异常。

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也就是说,如果大便粘马桶的话,一般就是身体有痰湿,也反应了脾胃功能不好。另一方面,其实脾虚很容易导致人长结节,为何这么说呢?

脾虚,就容易使身体出现痰湿的情况,而痰湿则正是导致身体长结节肌瘤囊肿的祸首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脾虚的症状介绍,如果你出现以上这些症状,那你就是真的脾虚了,要及时补脾。

脾气虚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也可能是因为久病耗伤脾气。

主要表现是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倦怠无力、少气懒言、脘腹胀痛,尤其是吃过东西以后,大便溏薄或者腹泻,舌淡苔白,脉虚弱。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常用四君子汤来治疗,这是补气健脾的第一名方!

如果是脾阳虚,则可以使用常用方附子理中丸。

这种脾胃问题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当然了,脾胃问题的症型也很多,所用的方子也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下面给大家说两个可以调理脾胃的食疗方法。

一、常喝薏米山药粥

食材:红芸豆、薏米、山药。

做法:先将薏米、红芸豆清洗,大火煮开后小火煮30分钟后加入山药(去皮、切小块),继续煮至米熟汤稠即可。

功效:其具有健脾渗湿的功效。

二、常喝冬瓜汤

冬瓜全身都是宝,冬瓜皮、冬瓜子都是能利水消肿的常用中药材,经常喝冬瓜瘦肉汤可以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湿气。

体内湿气重的根本原因是保养不当,因此在平时要少吃生冷的食物,淋雨涉水以后及时更换干爽的衣物,这样才能避免体内的湿气越聚越多。

当然,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食疗仅仅能起到养护的作用,如果真的是脾胃出了问题,还是要及时调理为好。

注:文章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仅作为科普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如果你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化生   身体   舌苔   薏米   湿气   脾胃   症状   体内   中医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