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男4女被关在封闭空间进行实验,“人造生物圈”结局如何?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1个进入太空并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后,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开始了新的阶段,一艘艘火箭腾空而起,一个个探测器飞向宇宙的深处,月球也有了人类的足迹。为了在未来能顺利移民火星,科学家们在地球上建造了前进基地,尽最大可能的模拟未来可能要面对的外星环境并在其中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首次开始了该项实验,并被称作“人造生物圈”计划

为了尽量模拟火星生活状态,实验地点被放在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荒漠中,那里遍布砂砾、寸草不生,千百年来无人踏足,与火星的地表环境极为类似。这个耗资巨大的工程,前后耗时八年才将整座基地建成,整个基地占地20多亩,完全按照地球的环境和地貌进行设置,山脉、雨林、草地、湖泊甚至海洋,所有在地球上能看到的地貌在这里都能找到相应的区域,俨然将缩小版的地球搬到了火星表面。

前进基地刚刚建造完成时,处处鸟语花香,上百种动物在人工森林里栖息,无数的鱼儿游弋在人工海洋里,简直就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科学家们对基地内的生态进行了合理分配和改造,人工形成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态模式,在这种平衡的环境动态下,动植物之间可以达到有机平衡,并在新家中完成种族繁衍。包含微生物在内,一共有4000个物种被放入基地,成为生态链的一部分。首批被选中的四男四女8名科学家,成了人们艳羡的对象,这哪里是在搞科学研究,明明是在度假嘛!

人造生物圈计划的一期目标设定为两年,科学家们将在玻璃打造的基地中独立生活,完全脱离外部对其进行补给。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许多差异,安逸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基地仅仅运行一个月后,基地内的氧气含量就因不明的原因开始大幅度下降,根据仪器显示,氧气含量下降至19%,距离原本氧气含量设定的20%~23%舒适区间有了明显的差异。在设计中大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已达到空气循环的效果并没出现。虽然经过大量的排查,氧气下降依然是一个谜。

缺氧让整个基地就像进入了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几名科学家先后出现了高原缺氧的反应。形势在继续恶化,又持续了一个月,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到了16%,再这样下去,将会危及实验人员的生命。万般无奈之下,人们只得通过循环系统向基地内输氧,以维持基地的空气质量。

解决了氧气问题之后,基地内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整个基地内部的水循环系统也陷入了危机。在原本的设计中,人工海洋和湖泊在烈日下蒸发后在基地高处预冷凝结,再通过人工云进行降雨,在整个基地内部达到水的自然循环,这也是“人造生物圈”的得意之作。问题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水分的蒸发、凝结都按照设想在运行,人工云层也漂浮在空中,可不管采取任何措施,云层中的水滴却迟迟没有降下来。

随着蒸发的加剧,人工海洋的水位渐渐降低,海水中盐分的浓度也随着水量的减少而急剧升高。大部分海洋生物随着盐分的升高纷纷死亡,生机已从这片蔚蓝中消失,人工海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死海。挽救海洋成了实验开始后科学家们的第二大工作,每天,人们定时向海洋内大量补充淡水用于稀释海水盐分。补充淡水、测量海水盐度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人们的耐心逐渐被耗光,原本就没有洋流循环的人工海洋,在失去了人为淡水的补充后,逐渐萎缩,水位褪下后,只剩下一片盐碱地。

形势也随着水蒸气的大量蒸发进一步恶化,蒸发的水汽没有宣泄的渠道。整个玻璃基地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温室,白天的高温时常超过40摄氏度,热射病已经开始在研究人员中出现。

气候危机终于在小小的基地内张开了獠牙。在高温下农作物以及植物大量死亡导致了生态链中的“生产者”的环节断裂,精心设计的人工生态链,被打出了一个大大的缺口。大量的动物因食物短缺死亡,基地内的物种多样性急速锐减,噩梦并没有结束,动植物的尸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分解,又产生了新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共同将温室效应推向新的高潮。

这时的“人造生物圈”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鸟语花香,变成了处处散发着湿热腐烂气息的大蒸笼。地狱般的环境,已经无法继续实验,“人造生物圈”计划持续了21个月,便被迫宣告停止。

2022年,世界极端天气不断,科学家也大呼我们已经进入了“气候危机时代”,其实我们面临的气候危机早在30多年前就已在“人造生物圈”里上演,只不过那时的人们可以通过停止计划而获救,而现在的我们又将何去何从?毕竟,我们是被“困”在地球上。


“材料之王”碳纤维,遭到美日联合垄断,中国如何打破封锁?

中国实力再次彰显,未来中国“三大工程”将令欧美心服口服

花300亿吹沙造的永暑岛发现大量淡水,外媒:缺啥就来啥

关注我,一起来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吧!

本文章属于作者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分享!

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生物圈   火星   盐分   淡水   氧气   含量   结局   海洋   生态   环境   基地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