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座美丽的教堂-苍霞基督堂

2022年9月11日,中秋假期第二天,想着上次是晚上去的青年广场,还想再看看蓝天下的青青草地,于是乘坐20路公交车去了。一下车,沿着人行道走,想通过青年桥到对面的青年广场,不经意间,眼光瞄到路边建筑群中有座红色房子的一角,造型独特。是什么房子呢,好像还很特别的样子,心里想着,忙走过去瞧瞧。走近一看,真的很惊艳,面前是一座美丽的教堂——苍霞基督堂。

同治九年(1870年),英国安立间会(即圣公会)在苍霞洲广裕楼租房设立布道所,开始传教。光绪八年(1882年),原广裕楼堂容纳不下日益增加的教徒,教会就买下倚霞桥1号的一家旧茶仓库,加以修缮作为教堂,名为苍霞基督堂。民国七年(1918年),圣公会福建教区召开教区议会,决定把苍霞基督堂重建为主教座堂(就是设有主教座位的教堂)。民国十三年11月1日(1924年)举行奠基典礼,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成。

在革命战争时期,教堂曾支持、掩护党的地下活动,1984年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时曾说:“苍霞基督教堂掩护党的地下活动,对解放事业有贡献”。1958年后,教堂部分场所被台江制药厂占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6年8月17日起,座堂停止宗教活动。全部教堂被占用为药厂厂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教会收回产权,经修缮整理后,于1985年8月11日正式恢复宗教活动。

苍霞基督堂占地1000多平方米,红砖砌筑,立面呈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立面三开间,中开间外观为两层,一层为石质尖券门,上有石质牌匾书“基督堂”;二层为三个相连的尖券窗,两侧开间为三层高的塔楼,每层可见墙面均为三联哥特式尖券窗。

离开苍霞基督堂,穿过小弄子,去青年桥,居然有电梯上桥。

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地,阳光照耀着,很美。

上次夜游青年广场时已介绍过青年会了,这次我们进到了青年会的内部,里面多是餐饮店,还有一家电影院。

今天原本是来青年广场的,可是路上的惊鸿一瞥,让我邂逅美丽的苍霞基督堂。

(注:苍霞基督堂的介绍均摘自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基督   教堂   教区   哥特式   开间   英国   主教   民国   广场   青年   美丽   苍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