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股价跌去5000亿,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2年转眼只剩3个月,在这过去的8个月,疫情反弹、生活消费不断升级,而普通人最能感到压力剧增的,或许还是一再上涨的成本和支出。数字经济下没有概念的支出,往往比以往的“明目账单”更觉艰辛。

早前的8月初,一向以食用油出名的金龙鱼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营收1195亿元,同比增长15.74%;实现净利润19.76亿元,但同比下跌33.47%。几乎相同的字眼,“增收不增利”成了这家A股食用油巨头的代名词,而这样的方式已经不止一次的出现过。但相对于第一季度的表现不佳,第二季度营收629.5亿元,同比增长20.17%,净利润18.62亿元,同比增长32.97%。第二季度贡献了大部分的业绩,而第一季度则显得较为惨淡。

与第一季度业绩发布后的股价拉低不同,半年财报迎来了久违的股价大涨,财报公布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收盘上涨5.99%,但这种“昙花一现”的涨势好像股市常说的“快乐一日游”。截止8月31日,金龙鱼股价仍低到45.68元,与2021年最高点时的145.43元相比,跌幅接近70%,短短一年间,市值已经蒸发了超过5000亿。A股最大的食用油企业,2年前上市市值直接涨超8000亿,一举被冠以“油中茅台”的称号;2年后消费潮退去,倍受投资者追捧的金龙鱼大起大落,这到底生了什么?股民们直接惊呆。

相对于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人为的因素催生的股市“地震”,更加让人心碎,尤其是那些在股市望梅止渴到望眼欲穿的人,市场行情不佳,股市失意,人生就意味着凋敝。从8000亿高峰跌落的金龙鱼,2年来急转直下,的确超乎许多人的意料。成也它,败也它,这家食用油巨头高开低走,还能否“王者归来”,辉煌再现?

拷问一:金龙鱼什么来头?

无论是广告做到了家喻户晓,常常在各种电视上露面,还是冠名各种活动,消费者最熟悉的无疑都是金龙鱼,倒是它的母公司益海嘉里,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士,可能甚少知晓。而这个听起来耳熟能详的名字,其背景居然是一家外资公司,实际控股人是新加坡的丰益国际。

早在24年前,这家新加坡的“外资企业”就和国内巨头中粮开展合作,但此后由于双方分歧,丰益国际向左,孕育出益海嘉里产出的金龙鱼;而中粮向右,才有了金龙鱼的同门师弟——福临门。消费者更熟悉金龙鱼,也信赖该品牌,自然是源于推广时间更早、市场占有率更高的缘故。也正是凭借强大的市场份额加持,2020年金龙鱼在A股成功上市,募集140亿资金的“壮举”创下创业板最大IPO纪录。刚上市股价就从39.32元一路暴涨到145.43元,总市值突破7885亿元,直接超越了美的、海天这样的巨头,位列A股第11位。

拷问一:急转直下发生了什么?

2020年以来诸多企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影响,不是业绩不佳,就是面临市场萎缩、成本高涨等巨大压力,金龙鱼无疑属于后者。因为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为大豆、棕榈油,而中国每年依赖进口的大豆、棕榈油的数量都极为庞大,以此为本的食用油受到原材料大幅上涨的影响,成本不断攀升,盈利也会因此而下降。

2022年上半年大豆价格为5369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821元,由此引发的金龙鱼“增收不增利”最大的原因就是成本增加、原材料支出上涨,但毛利率下降,上半年财报净利润下降33.47%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其中可能还包含运输成本等燃油的上涨因素。虽然披着“油中茅台”的外号,但茅台的毛利率高达92.11%,净利率为52.99%;而金龙鱼毛利率仅为7.53%,净利率更是低到1.81%,成本控制不佳、原材料价格上涨随时可能带来的亏损,让这个A股“油茅”压力山大。

结语:左右在盈利受挤压和业绩震荡之间的金龙鱼可以说“有苦难言”,它既不能像涪陵榨菜、海天酱油那样涨价来寻求平衡,也无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增加毛利率,唯一的途径就只能多元化,寄希望在其他产品上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可惜产业链拓展到油脂科技、饲料原料、调味品、预制菜等领域,也尝试过高端路线、多品类开发,但效果并不佳,无奈之下,每年高达30亿的销售费用削减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在寻求收支平衡、销售费用降低的同时,金龙鱼还面临被同行超越的压力,步履蹒跚中,如今的A股“油茅”一样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股价   毛利率   茅台   食用油   不佳   原材料   巨头   股市   业绩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