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别再披着“互联网”的外衣,装扮高科技公司了


所谓"科技企业"实际上就是在某一个阶段能够快速发展,快速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公司,这样的企业才能被称为科技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呢,其“高”是指技术含量高,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高,主营业务利润率高;“新”是与旧相对应,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组织、新制度等方面,分别在企业的产品、服务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是以人、财、物三个要素为基础,要求企业必须有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研发条件(软件及硬件),具备一定的技术准入门槛,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从3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往海外开始,从信息的获得和传递到资金的支付,互联网首先从PC端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进行了第一次覆盖和改造。紧接着,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迭代,几乎所有人都获得了“网民"的称呼,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对中国人的生活和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干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卷入到了互联网世界~

至今,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社会从生产到生活到娱乐的全方位覆盖,这种覆盖已经很难找到死角。互联网渗透到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是渗透到每一笔交易当中,无论是其发展速度还是覆盖密度甚至超过了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只不过,中国互联网的这种渗透、覆盖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日益呈现出其畸形发展的弊端~

在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成为技术含量最高、对人们生活和工作改变最大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在最近的十年里,互联网大厂更是成为了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创新能力、员工薪酬最高的行业。而且,不论在哪个领域,似乎只要沾上"互联网" 这三个字就必然风光无限,成为了投资者追捧的目标。

但是,时至今日,互联网公司天然是"科技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的前提已经发生变化。很多打着互联网旗号的创业公司,本质上已经不具备科技企业的基本特征,而且曾经野蛮生长的大量互联网公司,其发展前景也已经越过了高点,今后或将沦为普通企业,而不再是高增长的科技企业。

其实,自互联网行业在中国诞生之日,就打着“伪科技”的旗号,几乎全部都是走的抄袭之路。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以“电商”为主后,表面上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低价,实则是通过疯狂透支和收割着实体经济得以发展,再通过巨量资本的加持完成了野蛮扩张。可以说是,富了一个行业,毁了所有实体企业。

高科技,似乎从来没有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里诞生过,更是没有创新。把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深究,几乎都不过是传统实体商业的套路,只不过是通过“互联网+”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只不过,互联网通过信息沟通显现出的高效,并不能无限制地体现在所有的商业领域当中,在很多销售和服务领域,很难再通过互联网本身的使用,能够让这个行业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些依然宣称带着互联网的基因对传统行业进行降维打击的所谓网企,已经越来越发现,互联网其实并不能覆盖经营过程中的大部分环节,只能被迫进入自己既缺乏认知更缺乏经验的实体领域~

比如从事零售的“电商”企业,无论再如何变换方式,从PC端到手机端,从网页到APP,从图片到直播......所有的“电商”都只有一个利器——低价,低价,再低价!只是商品就是产品,再怎样也不可能是零成本的,无端地疯狂压低生产方的供货价,只能是以次充好,山寨遍地,或是日益失去了生产的兴趣,不赚钱啊!谁还做实体,都去投机吧~

在服务业,几乎所有能想到的领域都被互联网公司占领。比如从事服务的代表企业“美团”,以其最主要的外卖业务为例,当其APP完成了用户、餐馆和外卖小哥的三方打通后,但在服务完成过程中还有多项“工作”待完成,包括且不限于,菜品的制作、打包、外卖小哥取货、配送、客户拆验、进食。这些非线上的过程可是要比配送服务要复杂得多~而这些线下的工作,互联网技术在其中并不能发挥进一步的作用。

而且随着中国步入生育率下降及深度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导致外卖小哥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同时餐饮业的经营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最终会导致每一单外卖订单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了(如果不偷工减料的话)。在未来的高人力成本社会中,如果一份价格便宜的快餐由一个高成本人力专程送一趟,这样的商业模式过于低效,也显得奢侈,因此只要是依然还涉及到大量人力的商业场景将会逐渐萎缩而不是扩大,其发展的瓶颈也就会十分明显。

还有曾经非常红火的“共享经济”,打着互联网的旗号,似乎天下无不可以共享。只是到头来,共享经济运行中的生产、运维、折旧等成本是无法回避的硬伤,仅靠资本贴补去超低空圈猎市场,到最后落得个入不敷出~除了那些被资本抛弃的倒闭共享企业,残存的共享经济都在悄默声地一次次涨价~同时,共享经济从之前“跑马圈地”的增量竞争阶段进入到了存量竞争阶段,也是涨价的重要因素。

曾经非常热捧的“互联网+”再也不见有人提了,只是因为“互联网"对众多商业模式的支持程度已经临近了边界,互联网带来的效率增长已经不再明显。也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也到了瓶颈期,现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互联网"已经从以往的高科技日趋成为了一种社会基础设施和日常工具

这与20世纪前20年,电力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普及之时,完全改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产方式有很强的相似性。那时,所有从事电力传输的公司自然成为了当时风头最劲的科技企业。在那个时代,掌握了电力的技术就等同于掌握了世界发展最关键的科学技术。互联网的发展跟电力的发展何其相似,今后,那些带着“互联网”标签的企业,其发展前景无疑将会发生巨大的分化——

从人类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旦某项科技成为通用工具和基础设施以后,就意味着其高速发展阶段的结束,而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企业也就很难再被称作为"科技企业"。如何衡量哪些公司算科技企业,哪些不算呢?

是企业总的人力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例,如果公司对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大于人员的工资那么就不是科技企业,更应该归于实体行业。

就是在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总的员工人数中的比例,如果研发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少于50%,就很难称作科技企业了,也就是“伪科技”了。

用这两个标准衡量,腾讯、阿里、百度等公司目前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科技企业特征,不断努力向信息技术领域的上游延伸,不断强化其科技企业的特征,无论是人力成本还是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都超过了60%,只是未来说也不好说。那么,京东、美团作为科技企业的特征就较为勉强了。而瑞幸咖啡、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公司就已经完全不具备科技企业的基本特征。

当然那些已经不再具备科技企业资格的互联网公司也并不一定就没有发展前途了,但是如果继续试图按照以往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去发展和经营,这种逻辑混乱带来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那么在投资、融资、估值、管理、发展速度和路径上,其就不能再按照科技企业成长的逻辑来计划,而是要回到传统行业创业发展的逻辑上。

毋庸置疑,互联网在未来工作、生活和其它领域仍然会有大量空间,仍然可以成为优秀的企业,仍然是可以主宰着各种交易和沟通的平台,只是曾经高速的发展阶段已经彻底结束了!

今后,互联网在所有领域的利用更多的是存量的应用和竞争。所以,大家要清楚认识到互联网行业已经不再是资本投资的重要对象了,更不是谋职的好行业了。至于那些在职的网蚁们,还有正在高校学习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娃们,最好是赶紧多学一项本事,未雨绸缪,否则等到被裁了或毕业了也就只能转行,或是去送外卖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小哥   低价   高科技   公司   外卖   中国   外衣   成本   领域   行业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