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皖南(一)绩溪-高铁三分之一的绩溪仁里村,你去过了吗?

我祖籍四川重庆,但是在安徽屯溪出生,这很小就听父母说的。他们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分别来到安徽,从此工作生活就在此地,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江淮大地。我退休后,一直想找个机会去我的出生地——屯溪我父亲曾经工作的单位看看,去看看我们生活和工作过的大院,虽然我没有任何记忆。2018年11月12日启程,终于和妈妈一起来到了屯溪。


因为我们有的是时间,所以选择了空调快客,价格是高铁的三分之一,路上还可以欣赏风景,不错。
由于我事先没有计划完美,是先将车票订下,再回头看线路,觉得应该是绩溪——歙县——黟县——屯溪,最适合本次出行。也是因为我早早在网上抢到了4星级酒店的打折房间,所以将最后一晚订在屯溪,因此提前下了火车,懒得改签了,就3元不到的差价。




临窗拍摄美景

车轮不熄


路入千山

山河万里


火车除了动车高铁外基本都晚点。这次也一样。晚了不到半小时,很幸运。
出了站台,立刻就有出租车师傅上来拉客。我手机查看附近旅游景点,发现古村落仁里村离得不远,时间来得及,此时14:36,打车来到了绩溪县瀛洲乡仁里村(别问为啥精确到分钟,因为手机支付记录里明明白白),不打表,和司机师傅商量的,约6公里,他要价20元,我扬了扬手机说公交直接到,他就说15元吧。成交。

绩溪仁里是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

绩溪仁里依山傍水,文化积淀深厚,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

历史上绩溪仁里是徽商会集的水陆码头,聚财蓄气,千丁万灶,

素有“小小绩溪县,大大仁里村”之说,系徽杭古道上的重镇,

村内有古城门、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书院、

古码头、桃花古坝、古井等历史遗存,

足可见绩溪仁里村在徽州历史上的商业重镇形象。
同时,仁里也是工部尚书看中的地方。

仁里原是绩溪耿姓的发源地。据《鱼川耿氏宗谱》载,

南朝梁大同五年(539),

工部尚书耿源进、柱国镇天大将军(曾任杭州太守)衣锦还乡途中,

因雅慕新安山水,与弟耿汝进游历于此。在梁安(绩溪)仁里,见其地山环水抱,风光旖旎,不惜轻弃生长里居,迁至这里,并取村名为“仁里”。后来这里成为程姓世居之村,故又名程里。由于人口迅速膨胀,明末清初曾改称大仁里。
仁里程姓来自歙县篁墩,一世祖为药公,名药一,字东升,为程忠壮公十八世孙。唐光化元年(898),被举荐为金乡县尹,因羡慕仁里一带秀丽山水,于是举家迁来定居。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现仅存2座,其中以皇门公牌坊最为引人注目(现存遗迹)。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在皇帝身边服务的官员)的村人所立。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这是绩溪现存唯一的文字完整的一座墓道坊,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牌坊。(来自网络)








很美的村落,少有人烟。


南瓜爬到了高高的树上

肥沃的黑土,长势喜人的蔬菜



此时河里的水位很浅,我想,夏天雨季时一定河水一定更美!


岸边新建房屋

白墙黛瓦

河面像是印象派油画

在村里转了一圈,真的没有见到超过二十人,游客连我们也就五个。








村里整洁有序

真想摘个尝尝

可惜树太高

猫儿挺肥


此时此刻的野菊花开得正好





又见到红彤彤的柿子,事事如意哦!











转了一圈,回到了售票处。

再见,仁里村。从这里步行十多分钟来到马路上,乘公交车回县城。














再见,仁里村。步行至此,即到了公路。






在等候巴士期间远摄美景。两人4元车费便到了县城,我立地搜寻离同学推荐的晚餐餐饮地绩溪最有代表性的饭店“品悦”最近的旅店住宿,放下行李即去晚餐。到了饭店才知道原来该酒店是有住宿的,否则我直接订在此地住宿了。









餐后,我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列于酒店的徽菜介绍厅








之后,步行至旅馆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绩溪   金乡县   绩溪县   歙县   皖南   徽州   牌坊   墓道   工部   安徽   村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